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1篇
化学   3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6篇
物理学   35篇
综合类   11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美国自然主义源于现实主义.随着<嘉莉妹妹>的面世,德莱塞投身到了一个漫长的历程之中,这一历程最终使其成为后来被称为自然主义流派中最重要的美国作家之一.他的文学思想和追求在这部小说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62.
企业应用集成(简称EAI)是企业的一个老问题,传统的EAI技术缺少一种通用而又灵活的方法来实现企业在复杂异构环境下的集成。webServices技术的出现给EAI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论述了EAI的集成方法,给出了一个基于XML的通用集成方案和模型。  相似文献   
63.
64.
心理学法学是以心理现象来解释法律特征的总称,它对法学的推进是功不可没的,法律现实主义得以诞生大多是由于法学中使用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尽管如此,但心理学法学并没有因为自身对法学推进的功绩而获得相应的名声,甚至在法学发展的潮流中有着湮没的迹象。经过对这一议题的历史考察,可以发现,这并非法学不再需要进行心理现象的解释了,而是这一研究取向已既成范式且融人到其他法学流派之中了。  相似文献   
65.
国际体系层次的分析是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主流范式。新古典现实主义是现实主义流派的分支之一,融合了结构现实主义与古典现实主义的诸多观点,从单元层次分析入手,力图找到一条解决体系分析与单元分析相分离这一问题的途径。运用这一理论分析工具,解释单元层次以及其与体系层次的互动如何影响国际格局与国际体系的变动,具有现实意义。以雅尔塔体系的形成与终结为例进行分析,富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66.
67.
西方马克思主义作为西方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理论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西方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重要的理论被学者们引入中国。由于西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背景与当时中国社会环境的契合,从而在中国现当代文坛上引发了一系列的争论,开拓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上的创新。  相似文献   
68.
七哥和拉斯蒂涅都是野心家,但他们欲望的性质、产生演变的过程和实现的手段或途径不同,原因在于中西方社会文化的差异.由此可见,方方的创作受批判现实主义影响之深,虽然"风景"时期和"过程"时期有明显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色彩,但批判现实主义是方方创作的更浓郁更持久的底色.这是由中国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中国文化的中庸传统和作者学生时代所受教育决定的.  相似文献   
69.
当代欧美及日本一些研究中国法制史的学者,通过新的研究资料以及新的研究思路,开始对以往传统的马克斯·韦伯式讨论中国问题方法进行反思,进而重新评价早期中国的一些法律制度和思想。以美国哈佛大学的肯尼斯·温斯顿和日本京都大学的冒谷至对《韩非子》研究为例,他们采用不同以往的研究思路,去发现《韩非子》这类著作中具有“法治”意义的现代性因素。  相似文献   
70.
When we use a PSM what is it we are actually doing? An answer to this question would enable the PSM community to considerably enlarge the available source of case studies by the inclusion of examples of non-codified PSM use. We start from Checkland’s own proposal for a “constitutive definition” of SSM, which originated from trying to answer the question of knowing when a claim of SSM use was legitimate. By extending this idea to a generic constitutive definition for all PSMs leads us to propose a self-consistent labelling schema for observed phenomena arising from PSMs in action. This consists of a set of testable propositions, which, through observation of putative PSM use, can be used to assess validity of claims of PSM use. Such evidential support for the propositions as may be found in putative PSM use can then make it back into a broader axiomatic formulation of PSMs through the use of a set-theoretic approach, which enables our method to scale to large data sets. The theoretical underpinning to our work is in causal realism and middle range theory. We illustrate our approach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ree case studies drawn from engineering organisations, a rich source of possible non-codified PSM use. The combination of a method for judging cases of non-codified PSM use, sound theoretical underpinning, and scalability to large data sets, we believe leads to a demystification of PSMs and should encourage their wider u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