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4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162篇
化学   570篇
晶体学   9篇
力学   94篇
综合类   6篇
数学   7篇
物理学   89篇
综合类   100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碱性水蒸气处理的ZSM-5沸石酸性质及孔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采用XRD,NH3-TPD,比表面积和孔结构测定等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下用含10%NH3的水蒸气处理时HZSM-5沸石n(Si)/n(Al)=25)酸性质及孔结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提高,HZSM-5的结构未发生明显的变化;样品的总酸量下降很快,但弱酸分布量相对提高,而强酸分布量相对下降;提高处理温度,样品的比表面积和微孔体积减小,二次孔或中孔体积及外表面积有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2.
针对一个花岗岩残积土边坡的简化模型,基于非饱和渗流理论和Bishop条分法,利用Geo-Studio软件,对4种不同降雨模式下的边坡孔隙水压力和稳定安全系数进行计算与分析,得到主要结论:(1)降雨入渗对花岗岩残积土边坡的中上部有较显著的不利影响;(2)不同降雨模式对花岗岩残积土边坡的影响时效差异较大,前峰型和均布型、中峰型、后峰型降雨的最不利影响时刻分别在降雨后1.0~1.5d、1.5~2.0d、2.5~3.5d;(3)降雨入渗引起的花岗岩残积土边坡失稳形式,极可能是从坡体中部诱发的浅层滑坡。  相似文献   
143.
煤焦在燃烧过程中孔隙结构变化的模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煤焦在燃烧过程中的物理特性,如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会发生连续变化,直接测量煤焦在燃烧过程中的孔隙结构变化很困难,但可以通过合适的数学模型来观察,二维的圆柱孔模型已大量用来对煤焦气化与燃烧过程中表面积和孔隙结构的变化进行模拟,这个模型把孔隙分成两大部分--大孔与小孔,因为小孔构成比表面的绝大部分,所以在反应过程中比表面积的变化可以由单一小孔模型来拟合,本文采用了用Tseng和Edgar提出的孔模型对几  相似文献   
144.
研究水泥熟料超细粉磨后的结构和性能变化,以及对掺加一定量超细矿渣和硅灰后水化系统的性能影响。测定了水泥浆体的物理力学性能,应用DTA,SEM,XRD分析了不同龄期硬化水泥浆体中水化产物及其微观结构,利用压汞测孔仪测定了硬化水泥浆体的孔结构参数。结果分析认为:水泥熟料超细粉磨后,二水石膏已难以控制其凝结速度;系统中加入一定量的超细矿渣和硅灰后,硬化水泥浆体与骨料的界面层富集结晶Ca(OH)2的现象消失,硬化水泥浆体的孔分布更加均匀细微。  相似文献   
145.
辽东湾地区古近系砂岩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辽东湾地区古近系砂岩储层为近岸水下扇、(扇)三角洲和浊积扇的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岩石主要经历了压实、胶结、溶蚀和交代等成岩作用,溶蚀作用主要为有机质热成熟演化形成的有机酸和黏土矿物转化脱出的水对易溶物质的溶蚀.成岩阶段可分为早成岩A期,早成岩B期和中成岩A期.中成岩A期又分为中成岩A1亚期和A2亚期,中成岩A1亚期是溶蚀作用发生的主要时期.孔隙类型包括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次生孔隙主要由碳酸盐胶结物、长石及部分岩屑溶蚀形成.次生孔隙在现今埋深2000~2500m的砂岩中最发育,其形成主要受成岩演化阶段控制.  相似文献   
146.
孔隙压力作用下圆形巷道围岩的蠕变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梁冰  李平 《力学与实践》2006,28(5):69-72,27
在原有的岩土流变理论基础上,与渗流力学原理相结合,考虑孔隙压力及孔隙度在岩石蠕变过程中对于岩体变形的影响,在弹性解答的基础上,通过Laplace变换(对应性原理)得出解析解.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利用弹性力学基本方程、蠕变方程及有效应力原理(Terzaghi有效应力方程),采用H-K体模型作为本构方程,将孔隙压力引入到围岩蠕变方程中.给出在孔隙压力作用下的蠕变曲线,并与不考虑孔隙压力和定孔隙压力条件下蠕变曲线相比,其更接近于实际.  相似文献   
147.
Cu/SiO2 catalysts with different bimodal pore structures adjusted by the ratio of HMS and silica sol were prepared via modified impregnation method. Structure evolutions of the catalyst were systematically characterized by N2-physisorption, X-ray diffraction, H2 temperature-programmed reduction, N2O titration an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posite silica supported copper catalysts showed remarkably enhanced catalytic performance in the selective hydrogenation of dimethyl oxalate to ethylene glycol compared to the individual silica supported ones obtained by the same method. The dimethyl oxalate conversion and the ethylene glycol selectivity can reach 100% and 98% at 473 K with 2.5 MPa H2 pressure and 1.5 h−1 liquid hour space velocity of dimethyl oxalate over the optimized Cu/SiO2 catalyst. The remarkably enhanced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Cu/SiO2 catalysts might be attributed to the homogeneous dispersion and uniformity of the active copper species and to the larger copper surface areas attained on the HMS supports with large pore diameters and surface areas.  相似文献   
148.
柴东石炭系页岩微观孔隙结构与页岩气等温吸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柴达木盆地东部石炭系泥页岩的孔隙结构分析,结合甲烷和二氧化碳在泥页岩中的高压等温吸附实验,对超临界条件下页岩气等温吸附特征进行研究,探讨页岩气的吸附机制。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东部石炭系泥页岩具有多尺度孔隙结构,微孔比较发育,微孔比表面积对BET比表面积有较大的贡献;甲烷Langmuir吸附量随微孔比表面积或微孔体积的增加而增加,两者呈正相关性,同时受到微孔大小分布的影响;在超临界条件下,简单的Langmuir方程可近似拟合甲烷吸附的实验数据,而修改的微孔充填(Dubinin Radushkevich,D-R+K)超临界吸附模型对甲烷和二氧化碳吸附数据的拟合效果最好;吸附气可能主要以微孔充填的方式存在,而微孔为吸附气的主要储集空间。  相似文献   
149.
150.
The axial dispersion of a liquid fluidized bed of controlled pore silica (CPS) particles has been determined by the pulse tracer method. The CPS used was the same as for enzyme immobilization, having an average diameter of 0.436 mm and mean pore size of 37.5 nm. The fluidization liquid is α-amylase liquefied manioc starch, 30% w/v, 45°C pH=4.5. Nominal bed porosities tested were 0.7 and 0.8.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xial dispersion coefficient increases with greater superficial liquid velocities. Various available correlations tested disagree with each other to a large extent and are unable to represent collected experimental dat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