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化学   3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5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3篇
综合类   27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研究了柴北缘地区逆冲推覆构造的发育背景、发育模式 ,平面、剖面展布特征及其分带性 ,并对主干逆冲断裂带及其间的推覆体带、逆冲席带和低应变区的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 ,同时通过野外观察和室内构造反演来研究推覆构造的发展演变模式及其形成机理 ,指出其逆冲叠瓦扇带和隐伏逆冲前缘带是最有利的油气勘探目标 图 6,参 8  相似文献   
72.
73.
基于中国北方中部地区150个气象站点的气象数据,对该地区近50年来气温和降水量的倾向率及其空间分布运用线性趋势分析和空间插值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气温在近50年呈现出整体上升趋势,且2月份的升温最为显著;气温变化趋势的分布格局上,东南部升温速率较西北部低;平均最低气温上升趋势明显,对气温升高的贡献率较大;降水量呈下降趋势,下降区域主要集中在35~40°N之间,且主要与7、8月份降水量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74.
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对河北省昌黎县城北外环路至碣石山脚下的鸟类进行了初步调查,共记录野生鸟类14目37科99种。其中古北种72种,东洋种7种,广布种20种;留鸟22种,夏候鸟21种,冬候鸟11种,旅鸟45种;家燕(Hirundorustica)、喜鹊(Picapica)和麻雀(Passermontanus)为优势种;灰斑鸠(Strep.topdiadecaocto)、金腰燕(Hinmdodaurica)、白头鹎(Pycnonotussinensis)、红尾伯劳(Laniuscristatus)、红嘴蓝鹊(Urocissaerythrorhyncha)、红嘴山鸦( Pyrrhocorax pyrrhocorax )、红尾鸫(Turdus naumanni)、黄眉柳莺(PhyUosco-pusinornatus)和小鸦(Emberizapusilla)为常见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7种,河北省重点保护鸟类19种。  相似文献   
75.
东营凹陷民丰北带地区砂砾岩体发育广泛,其岩电关系不明显;加之常规层序地层研究方法具有主观人为因素过多的弊端,制约了该地区层序地层研究工作的深化。基于测井资料的小波变换技术与基于地震资料的时频分析技术,与常规方法相比,具有定量划分层序地层的优势。在常规层序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综合利用以上两种技术,准确定量地划分了东营凹陷民丰北带地区沙四上亚段的四级层序。研究表明:基于测井资料的小波变换技术和基于地震资料的时频分析技术本质上具有一致性,都是在频率域定量划分层序地层;小波变换技术分辨率高,适用于有井区,地震时频分析技术适用性广,但分辨率低,两者需结合使用。东营凹陷民丰北带地区沙四上亚段地层为一个完整的三级层序,进一步可细分为5个四级层序,每个四级层序都具有粒度向上变细的正旋回的沉积特点。  相似文献   
76.
基于气候变化的影响和自身特殊的地理构造,分析了明代陕北地区自然灾害的特点和对民生的影响,以及明政府与陕北地方政府采取的多种形式的救济。指出随着国力的衰耗和民间自救能力的减弱,加之部分官员的舞弊,灾害给陕北民众的生活带来严重的困扰,是一系列社会问题的根源,导致了农民起义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77.
本文详细论述了北祁连山西段大黄沟-带石炭纪和二叠纪地层剖面,阐明了该套地层的正确层序,并运用推覆构造的观点,解释了造成其层序复杂的原因。  相似文献   
78.
In the context of historical climate records of China and early meteorological measurements of Beijing discovered recently in Europe, a study is undertaken on the 1743 hottest summer of north China over the last 700 a, covering Beijing, Tianjin, and the provinces of Hebei, Shanxi and Shandong, with the highest temperature reaching 44.4℃ in July 1743 in Beijing, in excess of the maximum climate record in the 20th century.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lated weather/climate features of the 1743 heat wave, e.g., flood/drought distribution and Meiyu activity and the external forcings, such as solar activity and equatorial Pacific SST condition are the same as those of the 1942 and 1999 heat events. It is noted that the 1743 burning summer event occurs in a relatively warm climate background prior to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with a lower level of CO2 release.  相似文献   
79.
The Qiashikansayi granodiorite is foliated resulting in a granodioritic gneiss. Its geochemical features, such as alumina saturation index(A/CNK) of 0.81-0.99, Na2O/K2O values>1, TiO2 contents <1.0%, LREE enrichment with high fractionation factors, weakly negative or no Eu anomalies, and significant Ba and Ti negative anomalies, suggest that it is similar to a typical island arc pluton. The trace elements of the Qiashikansayi granodiorite are plotted in the island arc field in the tectonic setting discrimination diagrams as well. Cathodoluminescence images demonstrated that the zircons have clear rhythmic crystallized zoning, without any remnant core and new crystallized rim, suggesting the zircons be magmatic ones. Their U and Th contents vary in the range of 574-870 μg/g, and 279-556μg/g respectively, with the Th/U ratio in the range of 0.52-0.68. SHRIMP zircon U-Pb dating yielded the 481.5±5.3 Ma age for the intrusion of the granodiorite, which is coeval with the island arc volcanic rocks in the no  相似文献   
80.
中国北方晚新生代红粘土研究之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中国北方地区晚第三纪以来沉积的红粘土的成因,近年来不少学者通过对其粒度、地球化学及古生物等替代性指标的研究,认为该套沉积物为风尘沉积.通过大量野外考察、理论与室内分析测定,认为粒度、地球化学等指标存有多解性,而古生物证据与所谓风成的干旱化环境不相一致,上述指标并不足以成为红粘土风成的确凿证据因此,进一步深入研究相关替代性指标的研究是今后努力的方向,对红粘土成因的确认不能仅局限于青藏高原的可能影响,全球环境的变化才有可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途径.参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