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3篇
物理学   8篇
综合类   15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验证发生事故隧道纵向通风、非事故隧道正压送风的气流防烟模式的有效性,通过以类矩形地铁区间隧道为原型,建立了1:3的实体试验平台,对两种纵向通风模式的防烟效果、非事故隧道沿程温度及联络通道口温度变化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事故隧道纵向通风、非事故隧道正压送风这种有效的气流防烟方法既可在无空间设置防火门的地铁区间隧道得以应用,也可以作为常规地铁区间隧道防火门损坏后降低火灾危害的应急手段。可见在有效的正压送风模式下,事故隧道纵向通风临界风速为1.6m/s,1#A联络通道口临界风速为1.7m/s,1#B联络通道口临界风速为1.8m/s,该参数可以为地铁区间隧道风机提供选型依据。  相似文献   
2.
城区地铁车辆段进行上盖物业开发可节约、集约利用地铁用地,缓解城市土地资源稀缺问题。地铁车辆段特别是其咽喉区振动是上盖物业开发的环境制约因素。为研究地铁车辆段咽喉区对上盖建筑的振动影响,建立轨道-地基土-上盖建筑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等效荷载法,将实地采样的钢轨铅垂向振动加速度转化为列车钢轨铅垂向振动线荷载,作用于轨道上。在结合实测数据验证模型合理性的基础上,定量研究上盖平台厚度和离地高度、上盖建筑层数和结构等因素对室内环境振动(铅垂向Z振级VLZmax)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铁车辆段咽喉区对高层建筑的振动影响整体大于多层建筑;由于振动波在屋顶自由端发生反射并与入射波叠加,导致不同楼层楼板中央VLZmax随楼层升高略有增加;框架结构建筑室内VLZmax大于剪力墙结构;增加上盖平台厚度可减小建筑室内VLZmax;上盖建筑室内VLZmax随上盖平台离地高度增加而增加(即随建筑楼层绝对离地高度增加而增大)。研究结果可为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振动污染防治提供理论和工程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迂回风道对安全门地铁环控能耗的影响,首先建立了地铁车站三维模型,并采用示踪气体的方法,结合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技术对迂回风道开启或关闭情况下的气流组织进行模拟,得出开启和关闭迂回风道的掺混系数值分别为19.79%和39.10%,表明开启迂回风道能有效降低站台活塞风的进入;然后根据地铁线路系统特性,建立了通风空调网络模型,运用地铁热湿负荷分析模拟软件(STESS)进行能耗模拟分析,重点探讨了不同季节迂回风道的启闭对地铁环控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采用夏季开启,过渡季、冬季关迂回风道的运营模式后,初期每年节省电量1 284 800kW·h,近期每年节省电量2 106 300kW·h,远期每年节省电量711 400kW·h,该措施对安全门地铁环控能耗的降低作用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4.
采用地铁列车移动轮载、激振力函数法和数定分析法计算得到上海地铁列车荷载时程,考虑管片-土体及管片间的接触特性和纵向螺栓的连接作用,建立道床-管片-土体系统的三维动力有限元模型,分析比较了3种计算方法所得隧道结构动力响应的差异.研究表明:3种方法所得道床和土体单元动应力以及道床点位移时程曲线基本一致;基于实测数据的数定分析法适用于地铁列车荷载引起的环境振动评价,移动轮载和激振力函数法均会导致加速度频谱分布产生误差.  相似文献   
5.
从地铁站出口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重要性出发,根据郑州市的地域特征和郑州市轨道交通一号线郑州大学(南区)地铁站的周边环境,结合ETFE膜材料与编织型钢结构,将"折纸"的美感与神韵运用到地铁站出口的设计造型之中,以使其能够为场所注入新的活力并体现中原城市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6.
地下铁道列车运行时对环境影响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下铁道的运营对环境的影响已越来越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主要从减振减噪的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现对该领域目前的研究现状、研究手段及方法,指出了该领域的发展所需解决的课题,如荷载的不确定性、计算模型的改进、计算方法、钢轨磨耗的影响、振动和噪声的预测方法及各种减振减噪措施的进一步开展等.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合肥地铁车站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地铁车站安全施工,通过分析比较,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定性分析法与综合评价法分别对合肥地铁车站施工进行风险识别、风险估计与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合肥地铁车站施工时,应注意的风险主要有地质风险、环境风险和施工技术风险.地质风险主要是膨胀性土和地下水的影响,环境风险主要是临近的居民住宅小区的影响,施工技术风险主要是基坑支护不及时、排水措施不利的影响,对合肥地铁车站的施工具有一定的工程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竖井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稳定非常重要,同时其工程的经济性也是十分必要的.主要的研究方法是根据现场施工情况,结合监测手段,将监测数据与预测值比较,可以判断上步施工工艺和施工参数是否合理,同时实现对下步施工工艺和施工进度控制.青岛某区间竖井采用矿山法施工,对施工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表明,竖井的设计与施工方法适应所处的地质条件,取得了安全、经济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北京地铁十号线苏州街暗挖车站“PBA”洞桩法施工中的关键技术——扣拱施工技术,包括施工难点、施工方法及施工注意事项等,可为类似工法施工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地层是轨道交通的载体,带状三维地质模型亦是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分析研究的对象。利用VBA技术,提出了一种使用多源数据构建带状三维地层模型的方法,该方法以钻孔资料作为地层建模的硬数据,将地质剖面图进行手工编辑修改并提取相应关键点作为“半硬数据”,将虚拟钻孔及带状边界限制点作为“软数据”,结合克里金插值,较好地修正了以往单纯依靠钻孔“硬数据”建模而导致的带状地质模型结果不精确等问题。最后结合上海某轨道交通工程实例展示了该方法的实际建模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