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7篇
化学   1篇
力学   9篇
数学   4篇
物理学   68篇
综合类   9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1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利用核物质理论研究气–液相变结果表明,气–液相变中临界温度Tc随系统质量的增加而增加,但随碰撞系统同位旋的增加而减小.利用改进的同位旋相关的量子分子动力学模型,研究了中能重离子碰撞过程中同位旋分馏强度随碰撞系统的同位旋和系统质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同位旋分馏强度与气–液相变临界温度Tc有对应的关系,特别是气–液相变和同位旋分馏都发生在正常核密度以下低密度的spinodal不稳定区.这表明气–液相变和同位旋分馏具有相类似的动力学行为和内在联系,也预示着可以通过对同位旋分馏强度的研究和测量来揭示中能重离子碰撞过程中气–液相变的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152.
等截面超-超引射器流场结构及引射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考察超声速引射器直接引射超声速二次流时的性能,采用纹影技术和压力测量手段对一等截面超-超引射器的流场结构及其引射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一、二次流交汇后在混合室前段形成了复杂的超声速流场结构。根据二次流在混合室入口流动状态的不同,可将超-超引射划分为非饱和超-超引射和饱和超-超引射两种工作状态;二次流在混合室入口处产生的激波提高了引射器的压力匹配性能;在给定的引射系数下,引射器的增压性能随二次流马赫数的增大而降低,而引射马赫数对引射器压力恢复性能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53.
A chemical oxygen-iodine laser (COIL) is an electronic transition, low pressure, high throughput system. The field use of this laser demands the development of suitable pressure recovery systems. Ejector based pressure recovery systems form a potent alternative for open cycle COIL operation. The two possible configurations of motive gas injection in ejectors are peripheral and central. The present paper focuses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a central injection low pressure ejector operated with a small scale supersonic COIL (SCOIL). The ejector handles a motive flow of nearly 120 g s−1 and an entrained laser flow of nearly 3 g s−1. The predicted geometry using integral methods has been validated numerically by employing Fluent 6.1 software in a 2-d axisymmetric viscous turbulent flow formulation. The numerical predictions have been experimentally validated, which indicate a pressure recovery of 63 Torr at design conditions. The results also show that the recovered pressure improves to 75 Torr for an off-design condition of higher motive flow rate.  相似文献   
154.
热管喷射式制冷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讨论了一种新型的制冷装置-热管喷射式制冷,描述了其工作原理,讨论了关于喷射系数和系统性能系数COP的计算方法,分别采用R22和水为制冷工质,进行多次计算取得最大喷射系数,并对系统性能系数COP作了定量的计算,分析计算结果得出喷射系数和COP随蒸发温度和发生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冷凝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同时得到R22为制冷工质的系统性能系数COP在te=10℃,tc=35℃和tg=80℃时可达0.38,明显优于水为工质的系统,结果表明该系统有广阔的运用前景,尤其在太阳能利用领域。  相似文献   
155.
 为了研究扩压器喉道长度对直排型连续波DF/HF化学激光器起动特性的影响,建立了一套化学激光器气流通道双喷管小型实验模型。在无二次流的条件下,通过选用喉道长度不同的扩压器进行实验,分别得到对应的起动压力和工作压力,并将起动压力和工作压力的大小作为评价扩压器喉道长度优劣的依据。实验数据显示,对于该特定结构的直排型DF/HF激光器气流通道双喷管实验模型,扩压器喉道最佳长度为等效直径的17倍。  相似文献   
156.
带喷射器的跨临界CO_2热泵热水器系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设计了一套带喷射器的跨临界CO_2热泵热水器系统实验平台,开发了相应的计算机测控系统.进行了改变冷却水体积流量和进口温度对系统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分析了制热系数、制热量、压比、喷射系数、升压比、喷射器效率等参数的变化趋势.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冷却水体积流量减小或进口温度增加,喷射系数增加的同时,升压比也增加,而喷射器效率却降低;在测试工况范围内喷射器效率最高达到34%,升压比最高达到1.165;在蒸发温度为-5℃时,制热系数达到3左右.带喷射器的跨临界CO_2热泵热水器循环的压缩机压比与传统循环相比减少了12%~14%,喷射器的引入有效地提高了跨临界CO_2热泵热水器循环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7.
为了得到气-液水合反应系统中气体水合物生成驱动力,给出气-液水合反应系统驱动力公式,分析气-液水合反应驱动力的求解过程,就压力对纯水中一元气体生成水合物驱动力的影响做定量研究.结果表明:等温条件下,随着压力的增大,气-液水合物系统摩尔吉布斯自由能变梯度由负值逐渐增大,丙烷水合物系统和硫化氢水合物系统的摩尔吉布斯自由能变梯度甚至由负变正,即水合反应存在"驱动力极大值".研究结果纠正了"压力越大,气体水合反应越快"的传统看法.  相似文献   
158.
热管喷射式空调系统中喷射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热管和喷射器复合所组成的空调系统是一种可利用太阳能和备类余热的无泵型新型空调系统。该系统利用喷射器代替压缩机,利用热管内的毛细芯实现工质循环。本文分析了喷射器的流动特性,采用一个简化的一维模型计算了喷射器的喷射系数。设计了一种专用的小型内置式喷射器,对一太阳能热管喷射式空调系统的制冷特性和性能系数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计算表明,喷射器的结构和运行特性对热管喷射式制冷系统的性能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9.
利用发动机废气能量的通风散热除尘技术,考虑到动力舱空间限制的制约,为某型重载车辆优选设计了一种排气抽尘引射器.利用流体动力学数值仿真技术进行数值模拟计算,探讨引射器结构对引射系数的影响,得到了关键结构参数对引射系数的影响规律.据此,改进设计出5种排气引射器型式,使其引射性能得以改善;考虑到紧凑性、轻量化的设计要求,在满足通风散热要求的前提下,给出针对混合室工作段长度参量不同的设计方案的对比结果:混合室工作段长度在125mm附近时,引射器可达到最优引射效果.  相似文献   
160.
不同释放力组合下小型外挂物投放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嵌套方法和结构网格相结合,提出了一种高效的时间精确数值计算方法,对不同释放力下小型外挂物的投放进行了数值模拟.该模拟在有实验验证算例的基础上进行.首先对马赫数Ma=0.95下从机翼上挂载投放弹体过程进行了分析,并将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二者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表明该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利用上述方法对一小型弹药在不同释放力组合下的投放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投放物和释放力的参数特性对投放后物体的运动影响较大,尤其是前端释放力的大小和作用位置对该弹药投放后的俯仰角影响显著.对同一投放物来说,释放力参数的准确程度决定着数值模拟的准确性.计算结果为气动设计及有控投放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