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254篇 |
免费 | 3957篇 |
国内免费 | 918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2144篇 |
晶体学 | 201篇 |
力学 | 440篇 |
综合类 | 50篇 |
数学 | 119篇 |
物理学 | 14399篇 |
综合类 | 377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8篇 |
2024年 | 163篇 |
2023年 | 212篇 |
2022年 | 335篇 |
2021年 | 409篇 |
2020年 | 372篇 |
2019年 | 333篇 |
2018年 | 374篇 |
2017年 | 487篇 |
2016年 | 537篇 |
2015年 | 545篇 |
2014年 | 901篇 |
2013年 | 890篇 |
2012年 | 966篇 |
2011年 | 1240篇 |
2010年 | 821篇 |
2009年 | 940篇 |
2008年 | 1048篇 |
2007年 | 1222篇 |
2006年 | 1059篇 |
2005年 | 872篇 |
2004年 | 846篇 |
2003年 | 720篇 |
2002年 | 730篇 |
2001年 | 610篇 |
2000年 | 678篇 |
1999年 | 611篇 |
1998年 | 479篇 |
1997年 | 460篇 |
1996年 | 417篇 |
1995年 | 304篇 |
1994年 | 278篇 |
1993年 | 246篇 |
1992年 | 224篇 |
1991年 | 182篇 |
1990年 | 167篇 |
1989年 | 125篇 |
1988年 | 83篇 |
1987年 | 76篇 |
1986年 | 43篇 |
1985年 | 24篇 |
1984年 | 24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10篇 |
1981年 | 17篇 |
1980年 | 9篇 |
1979年 | 3篇 |
1975年 | 2篇 |
1974年 | 3篇 |
1973年 | 1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73.
74.
介绍了研制的小型脉冲高温超音速流场模拟装置。利用OH分子示踪速度测量技术,对实验室建立的小型脉冲高温超音速流场模拟装置产生的喷流速度分布进行了诊断。通过改变测量对应于喷流的空间位置光路调节,改变193 nm激光线相对于喷流的空间位置,分别得到了喷流不同区域的OH分子示踪速度图像,根据图像计算了测量位置喷流沿轴线方向的速度分量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喷流在压缩区的速度比在膨胀区低得多;在压缩初期区域喷流中心部分速度明显高于两侧部分,而在二次膨胀区域喷流中心部分速度低于两侧部分。 相似文献
75.
研究5和2 MeV质子对法布里-珀罗(FP)腔结构及分布反馈(DFB)结构的多量子阱激光二极管的辐射效应,结果显示:在5×1012~5×1013 cm-2质子注量范围内,随着注量的增大,激光二极管阈值电流逐渐增大,电流-电压特性的低压区电流渐渐增大。由60Coγ总剂量实验结果推断:质子对实验器件的损伤源于质子位移效应。采用Trim程序的模拟结果表明:在2 MeV质子射程以内,2 MeV质子要比5 MeV质子产生的空位数多。这使得相同辐照注量下,2 MeV质子要比5 MeV质子导致的阈值电流增大更多,损伤更为严重。激光二极管辐射损伤存在着正向偏置退火效应,FP和DFB结构的二极管具有相似的加电退火规律,均可拟合成指数衰减形式,退火曲线可以分成退火常数不同的几段进行拟合。正向偏置退火效应使得辐照期间,处于加电状态的激光二极管比处于短路状态的激光二极管退化程度有所减弱。 相似文献
76.
77.
78.
阐述了气体循环系统对高功率TEA CO2激光器的重要作用,分析了系统参数、结构组成及其设计。以体积流量法确定放电区气体流速,采用对称式的结构布局,选用轴流压气机和板翅式热交换器,加入系统附加阻力以确定风机静压参数。研究出的气体循环系统,放电区气体平均流速84.8 m/s,流速不均匀度纵向4.2%、横向0.38%;光学支架振动加速度4×10-2 m/s2,振动位移2.6×10-7 m。在放电体积2.5×10-3 m3、单脉冲注入能量276 J、放电脉宽150 ns条件下,实现了重复频率400 Hz均匀稳定的持续辉光放电,输出了高平均功率激光。 相似文献
79.
80.
对工作于扫描状态下的飞秒电子衍射系统电子枪偏转量的计算方法作了理论研究,讨论了超快电子脉冲的测量方法,比较了相对论效应对电子束的偏转量及对电子束脉冲宽度的计算结果的影响,并做了相应的数值计算。计算结果显示,在忽略了电场的边缘效应等因素后,电子束轴向速度的相对论修正与否对偏转距离和电子束脉冲宽度的影响分别达到61.4 mm和65 fs。研究结果对超快电子枪偏转扫描系统的设计、对超短电子脉冲宽度的测量方法,尤其是对超短电子脉冲宽度的测量过程中的同步实验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