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99篇
  免费   563篇
  国内免费   448篇
化学   355篇
晶体学   35篇
力学   1865篇
综合类   35篇
数学   462篇
物理学   1095篇
综合类   5363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152篇
  2021年   160篇
  2020年   190篇
  2019年   150篇
  2018年   149篇
  2017年   226篇
  2016年   277篇
  2015年   254篇
  2014年   356篇
  2013年   456篇
  2012年   392篇
  2011年   385篇
  2010年   287篇
  2009年   385篇
  2008年   359篇
  2007年   465篇
  2006年   443篇
  2005年   407篇
  2004年   360篇
  2003年   349篇
  2002年   292篇
  2001年   291篇
  2000年   278篇
  1999年   291篇
  1998年   211篇
  1997年   176篇
  1996年   179篇
  1995年   165篇
  1994年   142篇
  1993年   127篇
  1992年   134篇
  1991年   129篇
  1990年   107篇
  1989年   78篇
  1988年   87篇
  1987年   54篇
  1986年   40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4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31.
岩爆条件下的开采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在有岩爆危险的矿山所使用的采矿方法,并对岩爆的性质、危害、预报、防治作了较详细的阐述.为进一步开展岩爆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2.
露天矿山高陡岩石边坡失稳的三维离散元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对大冶露天矿边坡失稳的三维离散元分析,讨论了边坡失稳原因,不仅为滑坡防治提供了参考依据,对高陡岩岩边坡失稳机制的认识也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3.
基于行程控制的校直工艺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已有的校直工艺数学模型为压力控制型,在实际生产中难以实现,故需研究行程控制型校直工艺数学模型。通过研究弹区比在精密校直过程中的影响,建立了弹区比、力参量和应变比的方程,进而提出一种校直行程计算方法。实验表明,该方法对轴类零件的校直参数计算是有效的,对精密校直机的设计和制造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4.
文章阐述了国内外岩体质量分类研究的现状,归纳了水利水电工程中岩体质量分类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并对目前水利水电工程岩体质量分类研究中的若干问题,即对岩体质量分类的含义、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及如何建立岩体质量级别与相应岩体力学参数的相关关系等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35.
在液性塑料锁定机构设计制造中确定一个合理弹性套薄壁壁厚是关键之一,作者针对原计算公式的缺陷通过较全面的理论分析和计算推导得出确定弹性套薄壁壁厚的方法和计算公式,从而满足了结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36.
本文针对山区不均匀风化岩石中的墩基础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单桩承载力及桩身内力简化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7.
成层碾压混凝土结构的内部应力和位移对其设计十分重要。根据刚度矩阵法的基本原理提出了一个建立成层弹性介质二维基本解的一般方法,基于这一方法可以建立用于进行有限尺寸成层结构体应力分析的半解析数值方法。另外,用叠加法解决了在层体内部力作用点附近Fourier积分收敛性不好的问题。在对叠加法进行数值检验中,还得到了具有刚性边界的无限长条形介质在内部集中力作用下的解。  相似文献   
38.
建立了底部含水层疏排水固结引起上覆地层沉降过程中,端部固定桩的受力模型,并用弹性理论进行了求解,得到了桩的附加轴向力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39.
利用野外地质资料和室内分析资料,从成因类型和形成机理方面对盘车沟寒武系剖面中硅质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镘头组下部的硅质层是同生期生物化学作用成因的,形成于潮下低能浅水环境;中、下寒武统与泥质共生的硅质层是成岩期呈分散状的硅质沉积物溶解、聚集、交代成因的。在硅质形成过程中,粘土矿物对SiO2胶体质点起着吸附和提供部分氧化硅的作用。张夏组顶部硅质层是经过白云岩化作用之后交代成因的。  相似文献   
40.
讨论了岩层初始挠度对单层褶皱的影响;运用数理理论求出自由岩层褶皱的挠度微分方程以及临界轴向压力p与岩层弯曲的褶皱波阶数之间的关系,从而说明了在自由岩层受力褶皱时,与轴向力在同一平面上的初始挠度以一阶波影响最大.这对进一步研究岩层的褶皱变形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