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9篇
化学   4篇
力学   3篇
数学   4篇
物理学   5篇
综合类   20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在施工工程地质勘测所取得数据的基础上,对恋思水库导流泄洪洞洞身段超挖做了施工工程地质评定。  相似文献   
102.
勘察了引水线路工程水文地质情况,计算、分析了管基土自重湿陷量及其总湿陷量,得到了湿陷量计算值,对地基的湿陷等级进行了划分评价,为设计施工提出了相应的地基处理建议。  相似文献   
103.
以福建可门火电厂取排水工程为例,介绍了物理模型试验的潮流模拟及热力试验情况,并通过原体的观测资料对模型的流速、流场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04.
白龙江引水工程最复杂的科学和技术难题是工程穿越西秦岭段深埋长隧洞的工程地质问题,西秦岭地质背景复杂,目前研究成果较少。通过采用室内试验、现场测试和工程地质类比分析,对西秦岭1#隧洞的高地应力、岩爆、高地温、隧洞涌水及突水、有害气体等工程地质问题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深埋长隧洞中地应力极高,易发生岩爆或软岩大变形,可能发生软岩型大变形洞段长度占总洞长的12%,可能发生岩爆洞段长度占总洞长的45%;地下水丰富,区域断层的最大涌水量可达8.5×104 m3/d,隧洞内具备形成涌水或突水的条件;存在一定的高地温和有害气体及放射性危害,研究结果对西秦岭地区的类似工程有借鉴意义,对工程地质问题进一步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5.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镉处理浓度为0~2.0mg/L,辣椒的生长反应和富集特征。结果表明:随着镉浓度的增加,辣椒生物量呈下降趋势;株高上,第Ⅱ号处理略有上升,其它呈下降趋势,说明高浓度镉抑制辣椒生长,低浓度对辣椒株高有促进作用。辣椒各部分镉含量关系,根>茎>叶,随着镉浓度的增加,镉在根、茎、叶中的富集系数和在茎、叶中的转移系数总体上逐渐减小;根、茎、叶和水培液中镉含量关系均为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6.
介绍了溯头水电站的工程概况和水文气象条件,从导流标准、导流方式、导流建筑物设计等方面着重说明了施工导流方案的设计。  相似文献   
107.
本文将围绕民事诉讼法对管辖权转移制度的规定,从适用状况以及随之而来的正反实践效果入手,分析其自身要件构建的需修正之处,并且在相关的协议管辖制度和管辖权异议制度共同作用基础上,得出笔者对管辖权转移制度的完善建议,即:在保留上级法院提审权的同时,拓宽当事人的自由处分空间,将管辖权转移的权利也赋予当事人。  相似文献   
108.
世界科学的发展总不是平衡的,它有一个地理中心,这个中心会发生变化。文化震荡.社会变革、政府支持、财力保障、机制优化是引起变化的主要因素。中国已具有成为世界科学中心的可能性。抓住机遇、努力工作,使可能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109.
在概述呼延调蓄工程地质条件基础上,比较了几种地基处理方案,详细介绍了强夯法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0.
Partially cross-linked polyacrylamides (PCPAM) were prepared, and their rheological property, gel content, swelling property, and suspension property in saline solution were analyzed in laboratory. The goal of the research was to study the flow mechanism of PCPAM as a novel oil displacement agent in porous media. The migration behaviors of PCPAM were studied by single and series connection of double-tube sandpacked core flow experimen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a critical pressure existing in the migration of PCPAM particles in porous media, and the migration was a dynamic process of plugging and flooding at the same time. When the pressure reached the critical pressure, the PCPAM particles would deform to pass through the pore throat and go ahead. Besides, the profile control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using a parallel connection of double-tube sandpacked core models, and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PCPAM could generate “fluid diversion” and enlarge the swept volume of the lower permeable core. Moreover, micro-visualization displacement experiments were also carried out and proved that PCPAM could plug the high permeable pore throat to enlarge the swept volume, leading to an enhancement in oil recove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