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2篇
化学   29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109篇
数学   17篇
物理学   23篇
综合类   9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智能复合材料结构荷载自识别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智能复合材料自诊断结构实时识别荷载参量,是预估结构损伤、防止结构发生突发性和灾难性失效的有效方法。介绍了低速小能量冲击荷载识别问题在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工程应用背景;建立了荷载识别系统模型;综述了智能材料结构应变传感测量技术以及荷载识别方法;并探讨了智能材料结构荷载自识别技术在应用方面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2.
银行前台业务系统常采用Socket通讯技术通过中台业务渠道整合系统与后台核心帐务系统进行帐务交易处理,同异步通讯转换软件是其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介绍了一些转换软件在金融系统中的应用背景,并提出由前台系统通讯层、内部交易处理层和中台系统通讯层三层结构组成的转换软件体系架构;介绍了基于多线程的转换应用软件解决方案及其调度流程;对转换软件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3.
蒋振  文鹤鸣 《爆炸与冲击》2019,39(4):127-134
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层合板(fibre reinforced plastic composites,FRP)在航空、航天、交通、造船等诸多工程中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而其在冲击载荷下的响应和破坏特别是分层一直为学术界所关注。本文中对FRP层合板在冲击载荷下的响应和破坏进行数值模拟,并通过引入粘结层重点研究其分层破坏。首先,介绍一种基于改进的粘结区域方法的粘结层损伤模型;其次,详细介绍了有限元模型建模过程和建模细节;最后,对有限元模型进行验证,并分析分层损伤发生的原因。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不仅能准确预测FRP层合板在低速冲击载荷下的载荷-时间曲线和载荷-位移曲线,还能成功地预测其分层破坏。  相似文献   
74.
李鹏  黄争鸣 《力学季刊》2020,41(3):499-507
 轴向拉伸下的层合板在自由边缘附近存在奇异应力场,容易产生分层萌生进而导致结构破坏.而大多数基于材料力学方法的分层萌生研究对强度参数的确定有较强的主观性,缺乏合理解释.本文通过在层间插入一定厚度的树脂层,将分层萌生视为层间树脂层在三维应力状态下的强度破坏,根据有明确试验标准的树脂强度和Mohr 判据判断是否发生分层萌生.采用Pipes-Pagano 的均匀轴向拉伸模型计算应力场,对层间应力与树脂层面外应力进行了对比.取临界长度为4 个单层板厚度对T800/914 层合板的分层萌生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预测值与实验值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75.
In this paper, variational principels in elasticity are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s in the constraints used in these principles. It is shown in a previous paper [4] that the stress-strain relations are the constraint conditions in all these variational principles, and cannot be removed by the method of linear Lagrange multiplier. The other possible constraints are four of them: (1) equations of equilibrium, (2) strain-displacement relations, (3) boundary conditions of given external forces and (4) boundary conditions of given boundary displacements. In variational principles of elasticity, some of them have only one kind of such constraints, some have two kinds or three kinds of constraints and at the most four kinds of constraints. Thus, we have altogether 15 kinds of possible variational principles. However, for every possible variational principle, either the strain energy density or the complementary energy density may be used. Hence, there are altogether 30 classes of functional of variational principles in elasticity. In this paper, all these functionals are tabulated in detail.  相似文献   
76.
钢的高温氧化磨损及氧化物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Cr-Mo-V铸钢高温磨损过程中氧化物膜的形态和剥落方式,并探讨了磨损机理.研究结果表明:400 ℃高温磨损经短时间内形成一层致密的Fe3O4和Fe2O3的氧化物膜,避免了钢与钢的直接接触,降低了磨损.同时,脆性氧化物膜发生疲劳剥落,导致磨损.磨损率取决于氧化物膜的剥落方式,在氧化膜内部剥落及氧化物与基体界面处剥落,属于正常的轻微氧化磨损,磨损率较低;从基体内部开裂剥落,属严重磨损,磨损率高.  相似文献   
77.
激光处理对2Cr13不锈钢微动磨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于显微镜分析了激光相变硬化、激光熔凝渗碳和未经激光处理的2Cr13不锈钢的相组成和显微组织,用显微硬度计和SRV型微动磨损试验机分别测量了两种激光处理硬化层的显微硬度沿层深的分布及其与基体2Cr13不锈钢的相对耐磨性,并且结合对微动磨痕表面形貌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激光相变硬化和激光熔凝渗碳处理可以分别使2Cr13不锈钢的微动耐磨性提高4.48倍和1.81倍。这两种激光处理之所以都能够大幅度地提高2Cr13不锈钢的微动磨损性能,是因其使这种不锈钢的主要微动磨损机制由粘着擦伤和严重的塑性变形转变成了氧化磨损和脱层损伤。  相似文献   
78.
本文研究了具有任意位置透型脱层的复合材料梁的屈曲问题。基于弹性理论建立了复合材料脱层梁的基本方程式。对脱层梁进行了分区处理,利用B样条函数作为位移型函数的基函数,方便地描述了脱层长度、脱层位置。考虑边界条件、区间位移连续性条件和弯矩剪力的平衡条件以及纵向内力的附加条件,对基本方程式进行了求解。得出了脱层位置不同,脱层长度不同的屈曲荷载的变化规律,并与轴对称脱层时的屈曲荷载进行了比较,认为层合梁考虑脱层对屈曲的影响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79.
东秦岭—大别地区中生代岩石圈拆沉的岩石学证据评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岩石圈拆沉是碰撞造山带物质成分调整和构造演化的重要方式之一。构造地质研究、地球物理探测和地球化学分析等都已揭示东秦岭-大别造山带曾在中生代发生岩石圈拆沉,但有关中生代变质作用和岩浆活动与岩石圈拆沉的内在联系研究却较为薄弱。通过全面评述该区变质岩研究成果,作者认为:超高压变质岩的形成和剥露经历了240~200Ma的板片冷俯冲冷折返和196~163Ma的岩石圈拆沉热折返;热折返伴随了广泛而强烈的区域变质作用和中酸性岩浆活动,指示板片断离拆沉的发生;超高压变质岩p-T-t轨迹由两部分组成,即反映板片冷俯冲冷折返过程的发夹状曲线和指示板片断离拆沉热折返过程的新月形曲线。通过对花岗岩类同位素年龄统计和前人研究成果的评述,初步确定在200~100Ma之间发育大量花岗岩类,并集中在150~100Ma为主(即侏罗纪—白垩纪之交),高峰时间为130Ma左右;花岗岩类大量发育指示了岩石圈拆沉的存在,且滞后于根据变质岩研究所揭示的拆沉时间。羌塘地体、拉萨地体和西太平洋古陆在侏罗纪与欧亚大陆拼贴碰撞的远距离效应使东秦岭—大别造山带长期处于挤压环境,伸展作用被抑制;白垩纪的碰撞晚期伸展和西太平洋沟弧盆体系的远距离效应使东秦岭—大别地区的外部挤压消失,导致造山带岩石圈迅速强烈拆沉伸展和减压增温熔融,从而形成大规模早白垩世花岗岩类和中酸性火山岩。总之,东秦岭—大别地区岩石圈拆沉所导致的岩浆活动主要发生在J3—K1的挤压伸展转变期。  相似文献   
80.
A study of postbuckling and delamination propagation behavior in delaminated stiffened composite plates was presented. A methodology was proposed for simulating the multi-failure responses, such as initial and postbuckling, delamination onset and propagation, etc. A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n the basis of the Mindlin first order shear effect theory and the von-K6rm~n nonlinear deformation assumption. The total energy release rate used as the criteria of delamination growth was estimated with virtual crack closure technique (VCCT). A self-adaptive grid moving technology was adopted to model the delamination growth process. Moreover, the contact effect along delamination front was also considered during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process. By some numerical examples, the influence of distribution and location of stiffener, configuration and size of the delamination, boundary condition and contact effect upon the delamination growth behavior of the stiffened composite plates were investigated. The method and numerical conclusion provided should be of great value to engineers dealing with composite structur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