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2篇
  免费   434篇
  国内免费   277篇
化学   763篇
晶体学   4篇
力学   129篇
综合类   33篇
数学   82篇
物理学   821篇
综合类   2781篇
  2024年   77篇
  2023年   175篇
  2022年   432篇
  2021年   400篇
  2020年   280篇
  2019年   180篇
  2018年   142篇
  2017年   138篇
  2016年   132篇
  2015年   128篇
  2014年   169篇
  2013年   164篇
  2012年   183篇
  2011年   146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151篇
  2008年   147篇
  2007年   205篇
  2006年   158篇
  2005年   141篇
  2004年   122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微量元素锌在治疗Bell麻痹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急性早期应用补锌和综合疗法治疗Bell麻痹 ,将 1 5 8例Bell麻痹患者 ,随机分成两组 :(1 )补锌组 (补锌 +综合疗法 ) ;(2 )对照组 (单纯综合疗法 )。对其进行了观察对比治疗 ,同时检测了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发锌值 ,还对所有患者进行了定位诊断、面神经电反应测试、并对面肌功能进行评分。结果表明 ,对定位诊断其病变在D段、面肌功能评分在 1 1分以下、面神经无电反应患者 ,即使给予早期综合治疗 ,效果仍较差 ,而早期给予补锌加综合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 ,其它段内患者治疗次数和治愈天数也均优于对照组。可见微量元素锌在发挥免疫应答、免疫调控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2.
图像融合技术是指从不同的源图像中提取并融合互补的信息,生成一幅信息量更丰富、对后续高级视觉任务提供足够支持的图像.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Infrared and Visible Image Fusion,IVIF)是图像融合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在视觉计算领域表现出了良好的性能,尤其是基于自编码器、卷积神经网络、生成对抗网络等几种基于深度学习的IVIF技术得到了蓬勃发展.为此,对基于深度学习的IVIF算法的方法、数据集和评估指标等进行了总结和阐述;通过大量的实验,进行定性和定量的结果分析,对比了各类基于深度学习IVIF算法的性能;最后,讨论了该领域未来发展的一些前景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3.
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DDPG)算法在自动驾驶领域中应用广泛,但DDPG算法因采用均匀采样而导致低效率策略比例较高、训练效率低、收敛速度慢等.提出了基于优先级的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priority-based DDPD,P-DDPG)算法,通过优先级采样代替均匀采样来提升采样利用率、改善探索策略和提高神经网络训练效率,并且提出新的奖励函数作为评价标准.最后,在开源赛车模拟(The Open Racing Car Simulator,TORCS)平台上对P-DDPG算法的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相对于DDPG算法,P-DDPG算法的累积奖励在25回合之后就有明显提升而DDPG在100回合之后训练效果才逐渐显现,提升约4倍.P-DDPG算法不仅训练效率提升且收敛速度加快.  相似文献   
24.
针对传统命名实体识别方法无法有效利用实体边界信息的问题,提出一种联合实体边界检测的命名实体识别方法,即将实体边界检测作为辅助任务,增强模型对实体边界的判断能力,进而提升模型对实体的识别效果。首先,利用Bert预训练语言模型对原始文本进行特征嵌入获取词向量,并引入自注意力机制增强词对上下文信息的利用;其次,在命名实体识别任务的基础上,添加实体边界检测辅助任务,增强模型对实体边界的识别能力;再次,对比联合实体边界检测的命名实体识别方法与基线方法的有效性,并对测试结果进行消融实验;最后,进行样例分析,分析损失权重β对实体边界检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英文社交媒体数据集Twitter-2015上,联合实体边界检测的命名实体识别方法相较于基线模型取得了更高的精准率、召回率和F1值,其中F1值达到了73.57%;并且,边界检测辅助任务提升了基线方法的检测效果。所提方法能有效利用实体边界信息,从而获得更好的实体识别效果,促进了人机交互系统的发展,对自然语言处理下游任务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5.
数字式仪表常用于变电站、工厂等生产环境,是一种直观的设备监测仪器。然而当前数字式仪表的读取方式还依赖于人工巡检,手动记录等,这些传统的巡检方式来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大大降低了巡检效率。为了实现传统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本文提出基于轻量化深度学习的数字仪表识别方法,通过改进的YOLOv5的目标检测框架,针对数字仪表目标区域在整张图片大小不一致的情况,提出对于感兴趣区域(ROI)的迭代目标检测方法,首次检测将感兴趣区域进行检测并切割统一到相同的尺度,随后迭代检测网络针对感兴趣区域内的字符进行检测并分类,以达到精确读数的目的。为提升多尺度检测性能,本文采用Res2Net模块主干网络中的的残差模块。采用GIoU取代通用的IoU作为位置损失函数加速模型训练效果的收敛。实验表明,改进后的框架实现了99.62%的准确率和99.55%的召回率,相比基线网络分别提升了12.72%和5.85%。通过将框架在边缘计算平台上的终端部署,在实际生产中取代了人工巡检,实现了商业化运行。  相似文献   
26.
为实现对车辆异常行为的准确识别,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监督学习与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 term memory, LSTM)深度学习的交通异常驾驶行为双层识别模型。首先,对车辆轨迹数据筛除和滤波,构建异常行为数据集;其次,从异常行为轨迹特征中提取出特定异常行为的特征标签,并人为标定在训练集中;再次,构建SVM模型对训练集进行粗识别,基于SVM的二分法原理,从测试集中筛选出异常行为;最后,通过LSTM时间序列模型构建具体种类的异常行为模型,并通过深度学习的方法,从异常行为数据中细分为蛇形驾驶、急速变向、侧滑、大半径转弯、快速U型转弯、急刹车等具体的异常驾驶行为。本次实验选用下一代仿真(next generation simulation, NGSIM)数据中US-101高速公路和peachtree城市道路的数据集的轨迹数据验证SVM和LSTM双层识别模型的性能,包括均方根误差、识别准确率等。结果表明,构建的双层识别模型在第一层有98%的识别准确率,第二层有超过80%的识别准确率,可以较为准确地识...  相似文献   
27.
本文比较了107例脑胶质瘤的病理分级与磁共振影像表现,结果显示两者之间有密切的关系(P<0005)。高度恶性胶质瘤中,MRI诊断正确率为8810%,而低度恶性胶质瘤中为6462%(P<0005)。各单项MRI表现,如病灶强化程度、瘤周水肿程度、囊变、坏死等在高或低度恶性胶质瘤中出现率无明显差异(P值均大于005)。表明MRI表现可在很大程度上反映脑胶质瘤的恶性程度,但在低度恶性胶质瘤中,易出现“过诊断现象”。  相似文献   
28.
The shear-wave splitting was analyzed on the deep seismic sounding profile crossing the Dabieshan area. The direction difference between Sg and SmS fast wave polarization indicates that the modem regional tectonic stress field in the Dabieshan area exists only in uppcr crust, while the crack alignment caused by the Triassic collision between the North China and the Yangtze blocks had been preserved in mid-lower curst.  相似文献   
29.
30.
Because the Falck-Hillarp formaldehyde fluorescence method, which was superbly applied to identify catecholaminergic and serotonergic neurons, is not applicable to histamine, the first author (T.W.) developed an antibody to L-histidine decarboxylase (HDC) for identification of the histaminergic neuron system in the brain. The anti-HDC antibody was of great use for mapping the loc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this histaminergic neuron system. (S)-alpha-fluoromethylhistidine, a specific and potent irreversible inhibitor of HDC, was also very useful in studies on functions of the neuron system. The activity of HDC is increased by various agents, treatments, and physiological conditions. We found new compounds that increased HDC activity (i.e., tetradecanoylphobol acetate (TPA), other tumor promoters, and 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 A); and using mast cell-deficient mutant (W/W(v)) mice, we obtained evidence that this increase occurred in macrophages. To further characterize the mechanism of increases in HDC activity, the second author (H.O.) cloned human HDC cDNA and a human HDC gene. In studies on the regulation mechanism of the HDC gene, which is expressed only in limited types of cells such as mast cells, enterochromaffin-like cells in the stomach, cells in the tuberomammillary nucleus of the brain, and macrophages, CpG islands in the promoter region of the HDC gene were found to be demethylated in cells expressing the gene, whereas they are methylated in other cells that do not express the HDC gene. In collaboration with many other researchers, we developed HDC knockout mice. The resulting research is producing a lot of interesting findings in our laboratory as well as in others. In summary, HDC has been and will be useful in studies on functions of histami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