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48篇
  免费   845篇
  国内免费   629篇
化学   2387篇
晶体学   81篇
力学   1261篇
综合类   50篇
数学   456篇
物理学   2386篇
综合类   5801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167篇
  2021年   193篇
  2020年   266篇
  2019年   171篇
  2018年   223篇
  2017年   267篇
  2016年   341篇
  2015年   341篇
  2014年   526篇
  2013年   500篇
  2012年   533篇
  2011年   620篇
  2010年   500篇
  2009年   589篇
  2008年   539篇
  2007年   693篇
  2006年   633篇
  2005年   585篇
  2004年   570篇
  2003年   479篇
  2002年   479篇
  2001年   423篇
  2000年   367篇
  1999年   344篇
  1998年   268篇
  1997年   214篇
  1996年   215篇
  1995年   197篇
  1994年   177篇
  1993年   155篇
  1992年   106篇
  1991年   124篇
  1990年   105篇
  1989年   104篇
  1988年   84篇
  1987年   63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13篇
  1973年   5篇
  1971年   3篇
  1957年   4篇
  195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1.
王晓平  胡海龙 《物理》2003,32(4):257-262
简述了高聚物薄膜玻璃化转变的复杂性,并结合文章作者的的一些研究结果介绍了扫描力显微术(SFM)在研究高聚物玻璃化转变中的一些方法,包括观察高聚物薄膜形貌的变化,测量其摩擦力、粘附力和弹性模量等物理量的变化,最后指出SFM是研究高聚物薄膜玻璃化转变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92.
Conventionally, surface roughness is predominantly determined through the use of stylus instruments. However, there are certain limitations involved in the method, particularly when a test specimen, such as a silicon wafer, has a smooth mirror-like surface. Hence, it is necessary to explore alternative non-contact techniques. Light scattering has recently been gaining popularity as an optical technique to provide prompt and precise inspection of surface roughness. In this paper, the total integrated scattering (TIS) model is modified to retrieve parameters on surface micro-topography through light scattering.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proposed modified TIS model is studied and compared with an atomic force microscope. Experimental results obtained show that the proposed technique is highly accurate for measuring surface roughness in the nanometer range.  相似文献   
93.
本给出了三种提高YBCO块材在外磁场中悬浮力的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增强外磁场,对于此方法,本研究了一块直径为30mm的圆柱状YBCO块材分别在圆柱状NdFeB永磁体和NdFeB永磁导轨上的悬浮力.测量结果表明在77K温度下YBCO块在圆柱状NdFeB永磁体上的最大悬浮力为50N,在NdFeB永磁导轨上的最大悬浮力为103.ON.第二种方法是提高YBCO块材自身的性能,包括临界电流密度、俘获磁通和块材尺寸,对于此方法,本仅研究了块材尺寸对悬浮力的影响.三块直径分别为30mm、35mm、40mm的圆柱状YBC0块材在NdFeB永磁导轨上的悬浮力被测量,77K温度下5mm悬浮间距时的悬浮力分别为103.ON、134.5N、175.ON.第三方法是将YBCO块材变成准永久磁体,此种情况下,直径为40mm的圆柱状YBCO块材在77K温度下5mm悬浮间距时的悬浮力高达218.3N.  相似文献   
94.
张毅 《物理学报》2003,52(6):1326-1331
研究非保守力和非完整约束对Hamilton系统的Lie对称性和守恒量的影响.分别研究了Hamilt on系统受到非保守力和非完整约束作用时,系统的Lie对称性保持不变的条件,同时给出了 系统的结构方程和守恒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以著名的Emden方程和Appell-Hamel模型为例进行 了分析讨论. 关键词: 分析力学 Hamilton系统 非保守力 非完整约束 对称性 守恒量  相似文献   
95.
在Brueckner-Hartree-Fock理论框架内, 研究了同位旋非对称核物质中质子和中子单粒子势的动量相关性及其随同位旋非对称度的变化, 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同位旋对称势, 并讨论了三体核力的影响. 结果表明同位旋对称势对于同位旋非对称度的依赖性很弱, 但对于动量和密度均有较强的依赖性. 当密度固定时, 同位旋对称势随动量增加而减小. 尽管三体核力对于质子和中子单粒子势的动量相关性有较大影响, 但对同位旋对称势的影响很小. 还与目前重离子碰撞输运理论模型中所使用的各种参数化的唯象对称势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6.
In this work, chemically and topographically nanopatterned surfaces were produced by a top-down processing approach for biosensing devices. The nanopatterning was the result of the combination of plasma polymerisation (pp) of biofunctional materials and colloidal lithography techniques. The morpholog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induced by the plasma deposition-etching treatment were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method combining ellipsometry and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studies. This method supported by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measurements, allowed the full opt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each step of the top-down process. The opt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end-up nanopatterned samples demonstrated that the chosen process is able to produce well-defined nanostructured surfaces with controlled chemical and morphological properties.  相似文献   
97.
提升普通高校学报影响力的措施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普通高校学报影响因子低、影响力小的原因,重点论述了提高普通高校学报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和影响力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98.
介绍一种采用机械式铣削方法(旋风铣)来切断螺旋焊管的移动式切管机,并在实验的基础上与其它方式的切管方法进行了分析对比,从而肯定了这种切管方式的较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9.
磁路参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议引出磁容、磁感、磁阻、磁导、磁动势等参量。建立了等效路上的对偶性定理。讨论了近十种重要的推理或应用。  相似文献   
100.
本文在阐述变极点最优控制原理及其在电液力伺服系统中的实施之基础上,又进行了变极点控制的离散化处理和离散降维观测器对系统的状态重构,解决了系统稳定性与响应速度的矛盾,为该系统微机控制软、硬件的实观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