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化学   13篇
力学   2篇
数学   7篇
物理学   11篇
综合类   33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41.
人之为人、审美之为审美、美学之为美学曾经是一个美丽的神话.在20世纪,这个神话已经破灭,并开始了人性自觉、审美自觉与美学自觉.这意味着美学的生命论的转向.美学开始了对于个体生命的关注,并且从对于主客关系的关注转向了对于超主客关系的关注,从知识论的美学转向了智慧型的美学.  相似文献   
342.
《易传》是阴阳理论衍生出的《易传》的宇宙创生模式,“道”是其核心内容,从“道”向下落实到人心、人性,最后贯通于“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道”是《易传》形上道德本体的内涵依据。《易传》的致思倾向与《孟子》、道家哲学稍有差异,对比之中凸显了自身的局限性。而《礼记》之《乐记》乃《易传》道德本体论的落实与延续。  相似文献   
343.
人类社会是在认识、利用、改造和适应自然界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马克思深刻总结了历代思想家们关于人与自然界关系的思想遗产,把自然界纳入人的实践活动范围进行考察,在人与自然界关系问题上提供了既不同于旧唯物主义又不同于唯心主义的思维方式.马克思在人与自然界关系问题上深刻阐述了下列基本思想: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是一种对象性关系;实践是联结人与自然界关系的纽带;社会性是人与自然界关系的一般性质;异化的扬弃是人与自然界和谐关系重建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344.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民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现。其主体性根基和人性根源是“以民为本”的思想,充分体现了事物辩证联系的特点和对立统一发展的规律。“五个统筹”从操作的层面具体揭示了在发展中需要把握好的关系及要解决的矛盾,体现了科学发展观鲜明的辩证特征——整体性、层次性、协调性。  相似文献   
345.
全人教育是充分发展个人潜能以培养完整个体的教育理念与模式.“全人”意指智力和人格真正全面协调发展的完善的人.20世纪90年代,全人教育已成为世界性的教育改革运动.适应这种教育改革发展的潮流与趋势,我国启动了建国以来力度最大的新课程改革,构建了以走向全人教育为终极目标的新的课程理念.为了使课程改革顺利推进,必须以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整合课程改革中全人教育的内涵,才能实现马克思所倡导的个人以及社会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346.
马克思恩格斯的伟大著作蕴藏着丰富的生态自然观,对人与自然的论述独到而深刻。人和自然之间是一种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靠自然界生活,劳动是人和自然的中介。在改造世界的劳动实践中,必须按自然规律办事,自然界才造福人类,否则,造成自然环境的破坏,激化人和自然的对立,必将遭到自然界的惩罚。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理论与当代可持续发展思路是一致的。只有实现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才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47.
从风水的含义及其哲学思想出发,分析了风水在传统村落建筑的选址、规划布局和营造等方面所包含的科学生态观念,通过发掘中国传统建筑的生态思想和手法,为发展、运用并推广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建筑提供了启迪.  相似文献   
348.
"我们"与"自然"的发展经历了这样的里程:1)"我们"与"自然"的浑然.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上带有朴素的和谐性质,人与自然处于一种"感性的和谐"状态之中.隐含有"自然性的人类中心"思想.2)"我们"与"自然"的分裂.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上带有改造、控制自然的性质,表现为"征服性的人类中心主义".3)"我们"与"自然"的和谐.这是一种"理性的和谐".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上带有创新的和谐性质,追求一种"共荣性的人类中心"价值观念,在此达到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的高度统一.这也是可持续发展理论所体现和追求的.  相似文献   
349.
曾云燕 《科技信息》2008,(16):205-205
“天人合一”是一种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整体自然观思想。在新形势下进一步领悟“天人合一”观所蕴涵的人类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文化理念,对于高校教务秘书树立协调意识,建立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有益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350.
学问与学风     
当前社会的潮流是,写书的人多,做学问的人少。因此有必要重温“乾嘉学风”,这是我国学术史上值得推崇和传承的高尚学风。现在要理解这种学风,应该不限于它严格的训诂和考据方法,更重要的是它所包含的学人应遵循的人格规范和做学问的品德准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