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7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91篇
化学   81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21篇
综合类   26篇
数学   262篇
物理学   113篇
综合类   207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187篇
  2011年   168篇
  2010年   157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130篇
  2007年   144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电力负荷预测线性相关方程的最佳权重加权最小二乘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电力系统负荷预测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提出了基于加权最小二乘法建立相关方程的最佳权重法,与传统的最小二乘回归法相比较,该方法综合考虑x及y方向误差确定相关方程,所求相关方程不会因坐标系的选取而改变,结果较为客观,可作为电力负荷预测的一种新的补充方法。  相似文献   
62.
节能建筑的结构设计选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能耗的分析,对比轻钢结构体系的节能优势,提出在节能设计中,结构选型过程应加强对轻钢结构体系的应用。  相似文献   
63.
电喷发动机油耗测量仪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一种不用油耗传感器的电喷发动机油耗测量仪器,安装时无需拆动燃油管路,无燃油损失,且测量方便、快捷.该仪器充分利用了电喷发动机电脑控制的精确供油信息,将各缸的供油信息进行采集、标定、运算后输出测量时间内的累计油耗和小时耗油量.该油耗测量仪由数据采集部分和控制部分组成,主要讨论数据采集部分.  相似文献   
64.
综述了近几年我国铜冶炼行业的生产、分布、贸易及供需平衡情况;阐述了国内产能规模在40万t以上的大型精炼铜生产商情况及发展动态;分析了过去10年中国精铜的价格走势及主要影响因素,对未来一段时期内的铜冶炼行业发展及价格趋势进行了初步预判,指出中短期内,我国铜冶炼行业将始终处于供大于求的态势,原料对外依存度提高、环保要求日趋严格、完全成本上涨等将成为制约我国铜冶炼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预计未来一段时期内铜价将继续保持震荡走低的态势.  相似文献   
65.
搭建了变流量空调系统实验台,对一次泵变流量空调系统在定干管压差控制策略下部分负荷工况的运行特性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负荷率的降低,冷水机组COP先升高后降低,且在60%负荷率时COP最高;水泵综合效率始终降低;冷水机组输入功率与水泵输入功率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水泵输入功率始终降低,而冷水机组输入功率先降低后升高,导致27.2%负荷率下冷水机组和水泵的总输入功率高于45.1%负荷率下的总输入功率;水泵的变频运行不满足相似定律,推导出水泵输入功率与流量的关系方程,得出其输入功率与定压差阻力和机房侧阻力所占比重以及水泵综合效率有关,实验中水泵的输入功率近似与流量的二次幂成正比。  相似文献   
66.
传统装载机的负荷敏感转向系统存在较高的溢流损失和节流损失,转向过程中能量损耗较大.为提高转向系统的能量利用率,提出一种电驱闭式泵控液压转向系统,采用电控方向盘代替原转向系统中的转向阀和方向盘直接控制同步伺服电机,同步伺服电机转速直接由电控方向盘控制,使液压泵输出转向所需的流量到转向液压缸中.研究中,为验证该系统的可行性,首先建立联合仿真模型;然后构建该转向系统的试验测试样机进行验证,并对比原负荷传感转向系统与改进系统在相同转向工况下的工作特性.由试验结果可知,电驱闭式泵控液压转向系统消除负荷敏感转向系统的溢流损失和节流损失,并降低了转向系统的待机能耗,比负荷传感转向系统节能约56%,提高了转向系统的响应速度,使转向过程更加平稳、迅速.  相似文献   
67.
目的 针对政府及相关部门通过大量发放消费券刺激消费的经济现象,探究消费券刺激消费者需求状态转移如何影响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采购与定价决策。方法 引入数量柔性契约并通过构建博弈模型,比较研究消费券刺激需求状态是否转移两种情形下供应链采购决策问题。首先,求解出不考虑消费刺激需求状态转移时的最优柔性采购量和最优批发价格,并阐述决策变量关于回购价格、库存成本、生产成本、零售价格等相关参数的相关性;然后,以消费券刺激需求适中转移至需求强烈状态为例,求解出考虑消费刺激需求状态转移时的最优柔性采购量和最优批发价格,并且发现最优柔性采购量与一步转移概率正相关,而最优批发价格却与一步转移概率负相关;最后,比较分析了两种情形下零售商以及供应商的决策结果。结果 研究结论表明:考虑消费券刺激需求状态转移时,零售商最优柔性采购量大于未考虑消费券刺激需求状态转移情形,供应商最优批发价格小于未考虑消费券刺激需求状态情形。结论 考虑消费券刺激需求状态转移进行采购与定价决策增加了零售商收益;引入数量柔性机制有利于提高供应链成员的应急能力。  相似文献   
68.
目的 为了了解马铃薯升华干燥效果和马铃薯的升华干燥时间,优化冻干过程,减少冻干能耗,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马铃薯切片进行模拟。方法 综合利用传热学、传质学和有关学科知识,建立马铃薯切片在升华干燥过程中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模拟马铃薯片的升华干燥过程。结果 冰质量与初始时刻冰质量之比随着干燥时间增加逐渐减少,脱水速率随着干燥时间增加逐渐减小。考虑模拟忽略了蒸汽从切片四周流出的实际情况,导致冰质量与初始时刻冰质量之比实际值小于模拟值,脱水速率实际值高于模拟值。实际上升华干燥能除去马铃薯切片85%以上甚至90%以上的水分,干燥效果较好。随着马铃薯切片厚度的增加,马铃薯切片的升华干燥时间逐渐增大。马铃薯升华干燥时所处的冻干仓温度越高,升华干燥完成时所用的时间越少。冻干仓压力越大,马铃薯升华干燥时间越长。隔板温度越大,马铃薯的升华干燥时间越短。结论 在对马铃薯进行冻干时,应尽量增加冻干仓温度,降低冻干仓压力,增加隔板温度,减小马铃薯厚度,以降低马铃薯在冷冻干燥过程中的能耗。  相似文献   
69.
为揭示该地区个人舒适系统(PCS)作用下的居民冬季热舒适特征和供暖能耗需求,以杭州市为对象,采用问卷调研和入户现场实测的方式得出冬季住宅开窗、遮阳、使用空调和PCS等典型热环境组合调节模式以及典型供暖模式和居民活动状态组合下的热舒适特征;在此基础上模拟得到冬季室内热舒适和供暖能耗特征。结果表明,冬季“无设备+静坐”“、空调+静坐”“、PCS+静坐”“、无设备+家务劳动”“、空调+家务劳动”、“PCS+家务劳动”等6种工况下的冬季中性温度分别是17.3、18.8、16.4、15.7、15.7、13.9℃,舒适温度区间分别是14.3~20.3℃、17.1~20.5℃、14.4~18.4℃、13.7~17.8℃、13.3~18.1℃、11.0~16.9℃。冬季室内热舒适水平受热环境调节模式影响较大,客厅在室舒适时间占比在43.74%~80.21%之间,卧室在室舒适时间占比均为70%以上。使用空调与PCS供暖时,典型建筑在冬初冬末的供暖能耗强度是1.28 kWh·m-2,在严冬的供暖能耗强度是13.06 kWh·m-2。  相似文献   
70.
为了提高混合动力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和控制策略的稳定性,以第三代普锐斯混联式混合动力汽车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等效燃油消耗最小策略(equivalent fuel consumption minimization strategy,ECMS)与深度强化学习方法(deep feinforcement learning,DRL)结合的分层能量管理策略。仿真结果证明,该分层控制策略不仅可以让强化学习中的智能体在无模型的情况下实现自适应节能控制,而且能保证混合动力汽车在所有工况下的SOC都满足约束限制。与基于规则的能量管理策略相比,此分层控制策略可以将燃油经济性提高20.83%~32.66%;增加智能体对车速的预测信息,可进一步降低5.12%的燃油消耗;与没有分层的深度强化学习策略相比,此策略可将燃油经济性提高8.04%;与使用SOC偏移惩罚的自适应等效燃油消耗最小策略(A-ECMS)相比,此策略下的燃油经济性将提高5.81%~16.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