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3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111篇
化学   406篇
晶体学   18篇
力学   31篇
综合类   5篇
数学   13篇
物理学   215篇
综合类   27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采用插层聚合法制备了导电聚苯胺/钙基膨润土、聚苯胺/有机化膨润土复合材料.以电导率为考核指标,通过正交设计优化了苯胺的加入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参数.结果表明,苯胺的加入量影响较显著,反应温度对聚苯胺/有机化膨润土复合材料影响较聚苯胺/钙基膨润土体系明显,反应时间的延长,有利于聚苯胺/有机化膨润土复合材料电导率的提高.聚苯胺/钙基膨润土复合材料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苯胺加入量为70%,反应温度为0℃,反应时间为6 h;聚苯胺/有机化膨润土复合材料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苯胺加入量为70%,反应温度为室温,反应时间为8 h.利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和四探针技术表征了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膨润土经有机化后,晶面间距增大较多;苯胺单体与钙基膨润土插层聚合后,膨润土晶面间距增大不多;苯胺单体与有机化膨润土复合后,破坏了膨润土的晶格结构,形成了混杂复合体系,电导率达10-3S.cm-1.  相似文献   
42.
锂硫电池被认为是最有发展潜力的新型多电子反应的二次电池体系之一.单质硫与锂反应的理论比容量为1675 mA h g?1,质量比能量达2600 W h kg?1,远远高于现行的传统锂离子二次电池材料.同时硫又具有来源丰富、环境友好等优点.然而,仍然有许多问题制约了锂硫电池的发展与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3.
通过采用简易温和的水热条件制备导电聚合物@镍铝层状双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CP@NiAl-LDH),构建电子/离子的高速传输纳米通道,利用SEM和XRD对复合材料结构形貌进行表征。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导电聚合物为复合材料提供一定的赝电容,促进电荷的快速转移,使CP@NiAl-LDH的电容性能得以显著提升。PPy@LDH具有最好的电容性能,在1 A·g-1的电流密度下,其比容量高达3 010.3 F·g-1,当电流密度升高到20 A·g-1时,其比电容保持率为73.1%,表现出优异的倍率性能;同时,在10 A·g-1的电流密度下10 000次充放电循环后仍具有88.8%的比容量保持率,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这主要归功于NiAl-LDH与导电聚合物之间的协同增强效应。  相似文献   
44.
刁岩  谢凯  洪晓斌  熊仕昭 《化学学报》2013,71(4):508-518
由于汽车工业的持续发展, 对高能量密度二次电池的需求逐步增加, 锂硫电池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 锂硫电池的理论比能量高达2600 Wh/kg, 而单质硫的理论比容量达1680 mAh/g. 同时, 硫的储量丰富, 廉价, 并且环境友好. 虽然可充电锂硫电池相比于传统锂离子电池有诸多优势, 但目前其可实现的实际比容量远低于理论比容量, 循环寿命也较短等弊端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 作者从Li-S电池正极的工作原理出发, 对硫正极容量损失及衰减机理做了深刻的解析, 并结合本实验室的工作归纳总结了导致硫正极容量衰减的主要因素. 针对硫正极容量衰减因素, 从碳导电结构、聚合物包覆以及纳米金属氧化物添加剂等方面, 对近年来提高硫正极性能的主要研究方向及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最后对提高Li-S电池的整体性能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45.
逾渗阈值是表征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导电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但是由于影响因素异常复杂,逾渗阈值的预测存在不确定性.文中从导电复合材料的微观角度出发,分析了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的逾渗行为及机理,并基于Flory的凝胶化理论和Bueche的无限网链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预测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逾渗阈值φc的方法,最后将理论预测值与其它研究成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由此方法计算得到的逾渗阈值更加接近高密度聚乙烯/碳黑导电复合材料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46.
New functionalization methods of meta- and para-aramid fabrics with silver nanowires (AgNWs) and two silanes (3-aminopropyltriethoxysilane (APTES)) and diethoxydimethylsilane (DEDMS) were developed: a one-step method (mixture) with AgNWs dispersed in the silane mixture and a two-step method (layer-by-layer) in which the silanes mixture was applied to the previously deposited AgNWs layer. The fabrics were pre-treated in a low-pressure air radio frequency (RF) plasma and subsequently coated with polydopamine. The modified fabrics acquired hydrophobic properties (contact angle ΘW of 112–125°). The surface free energy for both modified fabrics was approximately 29 mJ/m2, while for reference, meta- and para-aramid fabrics have a free energy of 53 mJ/m2 and 40 mJ/m2, respectively. The electrical surface resistance (Rs) was on the order of 102 Ω and 104 Ω for the two-step and one-step method, respectively. The electrical volume resistance (Rv) for both modified fabrics was on the order of 102 Ω. After UV irradiation, the Rs did not change for the two-step method, and for the one-step method, it increased to the order of 1010 Ω. The specific strength values were higher by 71% and 63% for the meta-aramid fabric and by 102% and 110% for the para-aramid fabric for the two-step and one-step method, respectively, compared to the unmodified fabrics after UV radiation.  相似文献   
47.
本文报导了Ag_5I_2PO_4样品从非晶态向晶态转化时的内部结构变化模型;描述了部分晶化过程中离子传输的微观机制;根据弥散系(超微不均匀系)的特点,给出了相界面处高导电层存在的必然性与普遍性。  相似文献   
48.
本文提出超导体的导畴模型。在一些金属和化合物中存在着电子对波相位相干的小区域,即导畴。当温度低于超导转变温度时,这些小区域连接起来,形成超导体。超导电子对是电磁相互作用形成的部分束缚对,它们能随导畴的振动而振动。产生导畴内部电子耐波的相位相干由相干性引出孤波和约瑟夫森效应,证明理想导电性和迈斯纳效应的存在。本文还较好地解释了晶格振动对低温超导体和高温超导体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49.
50.
介绍了以丙烯酸酯共聚物为分散介质、以碘化亚铜为分散相的导电涂料的制备方法。着重讨论了共聚物和碘化亚铜性质及其相互配比对涂层导电性的影响,即碘化亚铜用量及粒度、共聚物中酸含量、共聚物玻璃化温度及交联密度对涂层导电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