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9篇
  免费   178篇
  国内免费   145篇
化学   232篇
晶体学   6篇
力学   409篇
综合类   12篇
数学   120篇
物理学   326篇
综合类   139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35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141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110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21.
42CrMo钢离子氮化—沉淀强化组织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42CrMo钢离子氮化—沉淀强化的组织结构,结果表明,离子氮化层的组成为ε、r'a_N、Fe_3C和少量Cr_2N、Mo_2N、CrMoN_x及a";经时效处理后,ε相和a_N相弥散析出Cr_2N、Mo_2N和a" 。325℃时效,CrMoN_x消失;500℃时效,Mo_2N大大减少。a"、Cr_2N和Mo_2N弥散共格析出,必将使氮化层强化。  相似文献   
22.
在分析资料和室内试验的基础上,概括了提高水泥黄土强度有效措施,就水泥黄土硬化和外加剂对水泥黄土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3.
方腔内混合对流换热的数值研究与模型实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研究方腔内混合对流向受迫对流过渡的临界参数,通过数值模拟和模型实验,得到了不同工况下的流场、温度场,并将数值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通过一系列的数值计算,取得了均匀通风方式时混合对流处于受迫对流占优状态、自然对流受到抑制时的特征参数,指出描述方腔内混合对流的特征参数Gr/Ren中的n不等于2,并发现当自然对流引起的旋涡消失时,自然对流对换热仍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4.
混凝土复合外加剂复合理论和复合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蔡希高 《广西科学》1997,4(4):298-302
以分子结构有无条件形成氢键作为分类标准,将基准外加剂分成两类:一类能形成氢键;一类不能形成氢键,提出复合外加剂是由能形成氢键的基准外加剂和不能形成氢键的基准外加剂两部分组成的新观点,以此观点为基础,作者用数学模式表述复合外加剂和它的复合,将复合外加剂的“组成-结构-功能-名称”有机地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25.
Copolymerisation of methyl methacrylate with nine novel monomer compounds, triazinyl benzanthrone dyes, triazinyl benzotriazole stabilisers and their combined structures, was investigated. Chemical bonding of the compounds in the polymers obtained was confirmed spectrophotometrically. The quantity of the chemically bonded monomer compounds was determined to be over 50%, providing a colour and a fluorescence stable to solvents. Their influence on the rate of the copolymerisation was studied. It was found that the compounds under study did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rate of copolymerisation. A stabilizing effect towards photo-degradation of PMMA was achieved at 0.1 wt.%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the compounds, which made them suitable for “one-step” colouration and stabilisation of PMMA.  相似文献   
26.
将Ag(I)催化K4Fe(CN)6的水合反应与Luminol同Cu(CN)^2-4的化学发光反应相偶合,建立起一种新的灵敏测定痕量银的化学发光分析法,在所研究的优化条件下,该法测定银的选择性较好,检测限达到4.0×10^-13g/mLAg线性浓度范围为1.0×10^-12~1.0×10^-6g/mLAg对4×10^-11g/mLAg(I)溶液连续11次测定的RSD≤3.5%,用于环境水和岩矿中银的  相似文献   
27.
偶合反应化学发光法测定痕量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耿征  武竟存 《分析化学》1995,23(4):401-403
本将Ag(Ⅰ)催化S2O^2-8氧化Mn(Ⅱ)生成MnO^-4的催化反应与LuminolMnO^-4-OH^-的化学发光反应相偶合,建立起一种新的灵敏测定痕量银的化学发光分析法,在所研究的优化条件下,该法测定银的选择性较好,检测限达到3.2×10^-12g/mLAg线性浓度范围为1.0×10^-11-1.0×10^-5g/mLAg,用于水样分析,结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28.
总结了复载不同纳米尺度的复合载体及其CoMo催化剂的表面酸性及孔结构特性的表征结果。结果表明,负载型纳米TiO2与基载体γ-Al2O3存在着相互作用。当负载比较少量的纳米TiO2时,复合载体的总酸量随着TiO2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超过γ-Al2O3的酸量,但当 TiO2的含量比较高时复合载体的酸量又降低,纳米TiO2优先负载在γ-Al2O3的强酸中心位;负载了CoMo活性组分后酸量增加。不同粒径的纳米TiO2对复合载体和催化剂的酸分布没有明显影响,但对总酸量有影响。对不同尺度TiO2,随着TiO2负载量的增加以及负载金属活性组分的增加,表面积、孔容和最可几孔径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  相似文献   
29.
本文采用溶胶凝聚方法制备了超细氢氧化亚镍电极材料并通过在其中掺加适量碳纳米管的方法大大提高了电极的比容量并有效改善了电极材料的阻抗特性。掺有20%碳纳米管的氢氧化亚镍复合电极材料的单电极比容量可达到320 F·g-1。本文分别采用氢氧化亚镍/碳纳米管复合电极作为正极,活性炭作为负极,6 mol·L-1 KOH作为电解液制备了复合型电化学电容器。采用上述方法制备的复合型电容器工作电压达到1.6 V,电容器质量比容量达到60 F·g-1。复合型电容器能量密度达到20.11 Wh·kg-1,最大功率密度达到8.6 kW·kg-1,兼具高能量特性和优良的大电流放电特性。  相似文献   
30.
Storage-reduction of NOx by carbon monoxide was investigated over combined catalysts of Mn/Ba/Al2O3-Pt/Ba/Al2O3. Combination of Mn/Ba/Al2O3 and Pt/Ba/Al2O3 catalysts in different ways showed excellent NOx storage-reduction performance and the content of Pt could be reduced by 50%. Not only the addition of 5Mn/15Ba/Al2O3 to lPt/15Ba/Al2O3 could improve its storage ability, but also enhance the NOx conversion consequently. NOx conversion over the combined catalysts (the combined catalysts I and II) was increased under dynamic lean-rich burn conditions, the maximum NOx conversion increased from 69.4% to respectively 78.8% and 75.7% over two combined catalys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