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66篇
  免费   415篇
  国内免费   292篇
化学   358篇
晶体学   6篇
力学   783篇
综合类   33篇
数学   1396篇
物理学   1662篇
综合类   2535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110篇
  2020年   112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128篇
  2016年   145篇
  2015年   185篇
  2014年   261篇
  2013年   377篇
  2012年   282篇
  2011年   315篇
  2010年   249篇
  2009年   304篇
  2008年   327篇
  2007年   398篇
  2006年   338篇
  2005年   263篇
  2004年   262篇
  2003年   267篇
  2002年   224篇
  2001年   232篇
  2000年   261篇
  1999年   198篇
  1998年   173篇
  1997年   155篇
  1996年   114篇
  1995年   111篇
  1994年   92篇
  1993年   90篇
  1992年   75篇
  1991年   75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57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3篇
  1977年   8篇
  1973年   12篇
  1972年   4篇
  196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Seismograms near source fault were synthesized using the hybrid empirical Green's function method where the discretely simulated seismic waveforms are used for Green's functions instead of the observed waveforms of small earthquakes. The Green's function seismic waveforms for small earthquake were calculated by solving wave equation using the pseudo-spectral method with the staggered grid real FFT strategy under a detailed 2-D velocity structure in Kobe region. Magnitude and seismic moment of simulated Green's function waveforms were firstly determined by us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ult length and corner frequency of source spectrum. The simulated Green's function waveforms were employed to synthesize seismograms of strong ground motion near the earthquake fault. The synthetic seismograms of the target earthquake were performed based on the model with multiple source rupture processe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synthesized seismograms coincide well with observed seismic waveforms of the 1995 Hyogo-ken Nanbu earthquake. The simulated Green's function method is very useful for prediction of the strong ground motion in region without observed seismic waveforms. The present technique spreads application field of the empirical Green's function method.  相似文献   
142.
143.
基于动作捕捉的计算机动画探讨与实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了动作捕捉 (motioncapture)技术 ,分析了运动数据的采集方法及其处理技术 ,剖析了 3DStudioMax文件的结构 ,并利用 3DStudioMax文件建立了计算机动画模型 ;在此基础上 ,利用处理后的数据文件驱动该模型 ,实现了计算机动画生成 .最后探讨了其在影视制作中的应用 .  相似文献   
144.
在场统一的基础上,提出并论证静电场E和磁场B1的统一体就是电磁运动所表现的“电磁空间”,万有引力场g和磁场B2的统一体就是机械运动表现的空间,称它为“牛顿空间”;明确磁场B1和磁场B2分别属电磁物质和机械物质的“动量场”;论证电荷属电磁运动的“电磁物质”;指出空间与物质是运动表现的矛盾的两个方面,都是运动存在的表现形式,肯定运动绝对性的概念,批评“唯物质论”者们坚持物质绝对化的错误;将物质的原概念进行必要延伸,给出物质新定义;又一次揭示空间的机械能势转换和守恒定律;根据空间和物质的本质关系,将力统一成矛盾的两类力,即“统一力”和“破坏力”;简述依据空间属性否定电磁波属物质的观点,强调应充分重视它传递信息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145.
在MPEG-2MP@HL(Main Profile at High Level)运动补偿的硬件实现中,需要运算的图像数据量非常大,该文采用双口RAM作为运动补偿的缓存器、流水线预测结构的方案,很好地解决了数据吞吐量大的问题.文中的方案通过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验证,给出了相关结果并与参考文献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该文的方案能满足MPEG-2MP@HL的实时解码要求,并用EDA软件进行ASIC设计.  相似文献   
146.
为减少视频编码标准 H.2 6 4中树状结构运动估计的高运算复杂度 ,将连续消除算法 (SEA )应用于树状结构的运动估计中。在性能完全相同的条件下 ,与 H.2 6 4整像素运动矢量全搜索算法相比 ,其块匹配运算量减少到原来的 1%~ 2 0 %。利用不同大小块之间因部分重叠 ,其运动矢量具有更强相关性的特点。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地确定运动矢量搜索初值的方法 ,并应用两种快速的目标运动矢量判定方法 ,改进了 SEA算法。在性能损失可以忽略的情况下 ,进一步将基本 SEA运算量降低到全搜索块匹配运算量的 0 .3%~4 %。  相似文献   
147.
研究了MPEG-21数字项适配DlA(Digital Item Adaptation)框架及媒体格式独立(format-independent)的资源适配机制,结合H.264/AVC视频感知运动能量模型PME(Perceived Motion Energy),提出了一套基于MPEG-21 DIA的H.264/AVC视频适配模型和系统,并设计了多媒体资源适配引擎,提出了相应的资源适配决策算法,即在满足网络可用带宽的约束条件下,丢弃低感知质量层的视频帧,而尽可能多地保留高感知质量层的视频帧.实验结果表明,大部分测试视频序列在丢帧率平均达到50%~60%的时候,其用户主观感受质量评分仍可以达到可接受的程度(一般),而视频传输速率平均有24%的减少.该系统不仅保证了视频适配后较高的用户视觉主观感知质量,而且实现了独立于媒体编码格式的视频适配机制,提高了多媒体适配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48.
在奇异期权定价中经常遇到具有漂移的布朗运动的最大值问题,通过布朗运动的反射原理和Girsanov定理给出了在有限[0,T]区间上的具有漂移的布朗运动的最大值分布及其与终值的联合分布.然后把其应用到阶梯期权,得到了阶梯期权封闭形式的解.  相似文献   
149.
水平井钻井、砾石充填及冲砂等作业都涉及到固液两相流动的固体颗粒起动问题。液流作用下颗粒的起动与其在床面上的沉没位置有关,沉没位置的随机性导致颗粒起动的随机性。引入颗粒无因次沉没度随机变量,将其概率密度视为均匀分布,考虑颗粒重力、水流推力、上举力、水柱静压力和粒间粘结力以及各力臂与沉没度的关系,通过力矩平衡分析,建立了考虑颗粒起动随机性的临界流速公式。结合无因次沉没度的概率分布函数,在临界流速与颗粒起动标准之间建立了定量关系,为一定颗粒起动标准下的临界流速计算提供了实用公式。用得出的公式进行了实例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已有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在0.001~10mm粒径范围内两者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50.
高速公路分车道荷载差异及其响应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我国高速公路各车型分车道行驶的交通规则对分车道荷载及其响应的影响,选取实测的单向两车道、三车道和四车道的动态称重(WIM)数据,首先统计了各车型对车道的选择概率;然后,对比了分车道交通流量及荷载分布的差异;最后从车重极值、荷载响应极值、荷载响应损伤累积三方面研究了分车道行驶对桥面结构局部设计、桥梁整体设计和桥梁疲劳设计的影响.研究表明,各车型对车道具有特定的选择概率,分车道在车型组成、交通流量及荷载分布上显著差别.不同车道数时,分车道的外推车重极值存在差别,桥面结构局部设计用车辆荷载模型应据此进行车道修正.分车道荷载响应极值的比值及等效应力幅的比值均不为1,说明分车道最不利荷载响应及疲劳损伤累积效应都不相同,桥梁的整体设计和疲劳设计应该考虑这些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