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6篇
化学   45篇
力学   4篇
物理学   4篇
综合类   3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周明华  陈涛  王岚  詹正坤 《合成化学》2002,10(5):434-437
用低饱和共沉淀法合成了不同Co/Cr摩尔比的水滑石类化合物,采用XRD,IR,DTA-TG,分光光度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以其为前体分别经350℃,450℃灼烧处理得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用乙醇脱水、脱氢为探针反应,研究了其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62.
硝基苯还原羰化反应制备氨基甲酸酯选择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俊  夏春谷 《化学学报》2003,61(3):427-429
在硝基苯还原羰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竞争中,使用高分了载体,加人第二金属 组分,升高反应温度有利于还原羰化反应的进行.并且实现了利用双金属效应,在 不含有机配体的体系中高选择性地进行硝基苯还原羰化反应.  相似文献   
63.
合成和表征了(dppe)Rh(μ-CO)2M(CO)3(M=Cr、Mo、W)异双核金属羰基化合物。考察了SiO2负载的这组配合物催化一氧化碳氢化反应和丙烯氢甲酰化反应的活性和选择性。记录了催化一氧化碳氢化反应的原位FT-IR谱  相似文献   
64.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Fe/Ni摩尔比(0、0.125、0.25、0.5和0.75)的Al_(2)O_(3)负载型NiFe单、双金属催化剂,并考察了它们在生物糠醛衍生2-羟基四氢吡喃(2-HTHP)还原胺化合成高附加值5-氨基戊醇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研究发现当Fe/Ni摩尔比为0.25时表现出最高的5-氨基戊醇收率(在80℃和2 MPa优化条件下达90%).利用N_(2)吸脱附、X射线衍射(XRD)、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_(2)-TPR)、透射电镜(TEM)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适量Fe的掺入可以提高催化剂的分散性和还原性,同时在还原活化催化剂中形成Ni-Fe合金相,继而使相应催化剂表现出更优异的催化活性.通过固定床对比考察了催化剂的稳定性,NiFe(0.25)-Al-O双金属催化剂表现出明显优于NiFe(0)-Al-O单金属催化剂的稳定性,运行120 h前者只有微弱失活而后者显著失活.对比反应后催化剂表征发现,金属Fe的修饰可以有效抑制金属活性颗粒的烧结和流失,从而显著提高其反应稳定性.  相似文献   
65.
探讨了淬火工艺对双金属带锯条齿部和背部材料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实际锯切寿命及断口形貌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淬火工艺对双金属带锯条背部与齿部材料的组织与力学性能有影响,尤其对背部材料的影响较明显.降低淬火冷却速率,使背部材料塑性以及抗疲劳性能有一定的下降,这主要是由于淬火后孪晶马氏体(含板条内微孪晶马氏体)量有所增加,回火后,使孪晶马氏体发生退化产生脆性片状碳化物,进一步增加了回火脆性  相似文献   
66.
乙烯基乙酸酯合成钯-金催化剂中金的助催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硅胶负载的钯-金双金属催化剂是乙烯乙酰氧基化制乙烯基乙酸酯(VA)的高选择性催化剂,本文应用平面和负载纳米颗粒模型催化剂体系研究金的助催化作用,应用低能离子散射谱、低能电子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反射红外吸收光谱及程序升温脱附等技术表征这些模型催化剂.结果表明,金的主要助催化作用是隔离催化剂表面的催化活性钯原子,形成孤立的钯活性中心,从而大大抑制或消除反应物和/或产物在毗邻多原子钯中心上的深度分解,提高VA合成的选择性及活性.同时由于形成了孤立的钯原子活性中心,反应副产物或中间物之一的一氧化碳吸附较弱,避免了催化剂表面的一氧化碳中毒,进而提高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67.
厚壁双金属复合管外胀成形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卸载理论对厚壁双层金属复合管在胀形成形后接触面上的配合性质与材料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利用内、外管周向应变的变形协调条件,得出了胀形力pi与内、外管之间残余接触压力pc′的关系式.根据成形过程中残余接触压力的不同,得出了胀形力pi的工作压力范围.采用MSC.Marc对厚壁双金属复合管外胀成形工艺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采用适当的胀形类成形工艺,可以在卸载后使不同材料的厚壁双层金属复合管材呈紧密配合状态.  相似文献   
68.
Novel graphene nanosheet(GNS) supported Cu-Ni bimetal catalysts were firstly synthesized and used for the direct synthesis of dimethyl carbonate(DMC).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GNS was an effective and convenient support for the fabrication of Cu-Ni/GNS bimetal catalyst.  相似文献   
69.
本文研究了分子筛负载双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和反应条件对CO_2加氢合成甲醇、乙醇的催化性能的影响。详细考察了活性组分、分子筛种类、稀土添加剂、pH值及Cu/Ru比等的影响。讨论了反应温度、压力和H_2/CO_2比对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并用XPS和FT-IR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70.
以Ag纳米颗粒为牺牲模板,H2PdCl4为前驱体,抗坏血酸为还原剂,聚乙烯吡咯烷酮为表面活性剂,在70 ℃下采用电偶置换法结合还原法制备出AgPd双金属纳米空心球。采用紫外可见光谱、粉末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结合能量色散等手段对由不同体积的0.01 mol·L-1 H2PdCl4溶液制备的产物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随着H2PdCl4溶液体积的增加,产物的空心化程度逐渐升高,晶粒的尺寸逐渐增大。当 H2PdCl4溶液体积为 120 μL时,合成的 AgPd双金属纳米空心球组成和结构较为均匀,其粒径约为 25 nm,壳层厚度 2~3 nm。双金属中,由于 Ag 和 Pd 电负性的差异,电子从 Ag 转移到了 Pd,使 Pd 表面出现电子富集区,显著提高了其催化效率。将所合成的AgPd双金属以及纯金属Ag和Pd作为催化剂,分别用于硼氢化钠催化还原4-硝基苯酚的反应,发现AgPd双金属的催化性能远高于纯金属Ag和Pd,其中AgPd-120纳米空心球(H2PdCl4溶液体积120 μL)作催化剂时的反应速率常数最高,是同等尺寸纯Ag纳米球的24.0倍,纯Pd纳米立方体的14.7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