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数学   15篇
综合类   6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31.
企业应通过订立合法完备的劳动合同、建立健全企业的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劳动合同等预防劳动纠纷的发生,当发生劳动争议时,应通过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程序使劳动争议得到圆满解决。  相似文献   
32.
由于程序性质的定位错误及其导致的程序设置的非理性,中国仲裁裁决撤销程序出现立法缺失和司法混乱的局面,难以实现程序正义的立法理想,无法有效保障程序主体的合法权益,因此必须在对程序科学定位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构建,以期实现程序设立的目的。  相似文献   
33.
资源管理是智能空间关键技术之一,其研究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在Jini技术的基础上,以智能空间中的漫游打印为应用背景,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智能空间的资源管理解决方案.该方案中,资源被抽象为服务,由属性、接口等描述;空间中服务动态地加入或离开由发现和加入协议、异步事件通知机制和租用机制等来完成;资源的映射和冲突调度由资源映射和资源仲裁机制完成.最后给出了一个智能空间的漫游打印应用及其实现情况,并与相关工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4.
在商品消费领域,售后赔偿纠纷问题越来越普遍,解决这些纠纷问题常常耗时耗力,效率低下。本文针对这一情形,研究了如何使用最终报价仲裁方法来解决这类问题。在最终报价仲裁方法里,仲裁人有一个自己的理想裁决值。我们根据现实情况,讨论了协商双方认为仲裁人的理想裁决值所可能发生的三种情形;然后基于争议双方的期望效用最大化原则,从理论上分析了不同情形下协商双方的最优报价策略。本文提出的结论可对实际的仲裁问题提供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35.
基于酉几何的等概的具有仲裁的认证码的构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具有仲裁的认证码既要防止敌手的欺骗,又要防止收入和发方的互相欺骗,本文给出一种由酉几何构造等概的具有仲的认证码的方法,并计算了有关参数,分析了各种攻击成功的概率。  相似文献   
36.
基于CPLD的多单片机总线仲裁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多单片机系统的几种互联方案,并设计了公共总线方案,给出了系统的总体结构框图.在总线仲裁机构设计中应用了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固化了和总线仲裁有关的总线逻辑关系,从而节省了大量的元器件,保证了设计的高可靠性、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升级的能力,而且保证了总线模块在其它嵌入式多机系统中的可移植性,并给出使用状态机进行设计的详细过程及仿真结果,为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7.
较系统地分析了PCI总线的定义、分类及特点,论述了PCI总线的读写时序及总线仲裁问题,并将PCI总线应用在图象处理等方面,解决了数据通量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38.
《仲裁法》中树立了我国仲裁机构应当民间化的旗帜,但是现状却与之相反,仲裁机构逐渐行政化。然而,根据仲裁的私权属性。以及仲裁机构行政化所带来的弊端,我国仲裁机构应当重回民间化道路。也就是说,应当对行政化的仲裁机构进行改革,并加以完善,使其可以沿着民间化的方向走下去。  相似文献   
39.
现行的诉讼方式与仲裁方式对于解决商事争议各有其独特的优势。仲裁方式具有一裁终局、不公开审理及在域外可能得到承认和执行的优势;诉讼方式具有收费低、国内执行便利优势。对当事人而言,宜分析纠纷解决的侧重点予以约定。  相似文献   
40.
刘彩琼 《南昌高专学报》2011,26(3):13-15,18
近些年来,我国的劳动争议案件逐年递升且处理难度日趋加剧、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现行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不尽完善难以适应现实需要,劳动争议案件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不利于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也给社会的和谐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本文在认识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主要特点的基础上,从对我国现行体制存在缺陷的分析入手,提出适合我国国情和现实情况的劳动争议处理新体制——双轨制模式,并提议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使新体制的作用得以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