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10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4篇
数学   1篇
综合类   5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31.
子宫畸形是妇科较常见的生殖器官发育异常的疾病,其妊娠后,需终止妊娠时,手术难度明显增加,应引起妇科医生高度重视.文章总结了11例子宫畸形合并妊娠人工流产术时,在术前诊断、术中操作及术后处置等方面进行临床分析.认为必须做到术前明确诊断,术中精确操作,才能避免漏吸及子宫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32.
对647例已生育或未生育的人工流产患者,采用2%利多卡因2-3mL宫颈表面麻醉、宫颈3点及9点处浸润麻醉的不同局部镇痛方法及不采用镇痛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局部镇痛人工流产术在临床应用非常有效,特别是对未生育的人工流产患者更能减轻患者的疼痛,有利于人工流产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3.
本文对药物流产后宫内残留物的腹部超声检测及其对清宫术时机的指导作用进行了探讨。研究对象为2017年4月~2018年10月我院妇科收治的164例药物流产后宫内组织残留患者,所有患者均行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宫腔内异常回声团和宫内血流信号及频谱,并记录患者治疗情况和病理结果。依据患者保守治疗成功或转归清宫术分为成功组和转归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对保守治疗失败转归清宫术有影响的因素。结果显示,164例患者中,79例(48.17%)患者超声检查显示存在滋养血流,其中47例(59.49%)患者采取了清宫术治疗,其余32例(40.51%)患者保守治疗失败转归清宫术治疗;85例(51.83%)患者超声检查显示无滋养血流,其中73例(85.88%)采取保守治疗成功,其余12例(14.12%)患者保守治疗失败转归清宫术;成功组(n=73)和转归组(n=44)患者在就诊时阴道出血时间、阴道出血持续时间、流产次数、宫内残留物大小、滋养血流信号检出率等方面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结果显示,就诊时阴道出血时间、残留物大小、流产次数、超声检查存在滋养血流均为保守治疗转归清宫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本文结果证实,腹部超声检测显示宫腔内异常回声团块存在滋养血流信号,可作为药物流产不全患者行清宫术治疗的手术指征,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疤痕子宫人工流产术后落实避孕措施的方法。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疤痕子宫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固定式宫内节育器30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疤痕子宫人工流产术后放置固定式宫内节育器手术安全、避孕效果好,放置后的副反应低,继续使用率高。结论:疤痕子宫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固定式宫内节育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避孕措施,能有效促的促进妇女生殖健康。  相似文献   
35.
两种人工流产方式流产后继发不孕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术与药物流产术两种人工流产方式流产后继发不孕的原因及诊治方法。方法:对76例人工流产术或药物流产后发生不孕的患者采用宫腹腔镜联合下直视检查并对症治疗。结果:76例患者中盆腔炎性疾病59例,占77.6%,其中输卵管不同程度梗阻40例。既往有流产并发症的患者输卵管梗阻率高。经宫腹腔镜联合治疗后,36患者一侧或双侧输卵管通畅。结论:输卵管梗阻是流产后继发不孕的主要原因;流产并发症对再次妊娠存在不良影响;宫腹腔镜联合是目前检查及治疗继发不孕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36.
【目的】竹类植物极少开花。以箣竹属竹种木竹(Bambusa rutila)的花器官为研究对象,对木竹的花器官形态以及解剖结构特征进行系统的观察与描述,为竹类植物的分类学及生殖生物学研究提供新的理论信息。【方法】选择木竹不同发育阶段的小穗和小花为实验材料,采用外观形态观察结合石蜡制片的方法,对小穗与小花进行解剖结构观察,研究木竹花器官各部分的形态与解剖发育过程。【结果】木竹结实率极低。成熟小穗均长4.756 cm,宽4.0~5.0 mm。小穗顶生或腋生,每个小穗约含5~12朵小花,基部小花先开放,开花顺序由形态学的下端向上端依次开花,顶端的小花通常败育,小穗基部具潜伏芽。完整小花包括外稃1枚、内稃1枚、浆片3枚,雄蕊6枚和雌蕊1枚构成,成熟的小穗苞片与外稃尖端呈紫红色。木竹的小花为开放型小花,属于雌雄异位、雌雄同熟型。开放时花丝伸长,花药悬垂于小穗外,成熟的花药长6.0~6.5 mm,异花授粉。浆片呈卵圆形,半透明状上部具流苏状纤毛,偏紫红色,大小接近。雌蕊子房具棱,长2.5~3.0 mm,上部具绒毛,花柱短,柱头长,羽毛状3分枝柱头,呈紫红色。花药在进入减数分裂前的阶段发育同步,但减数分裂并不同步,出现二分体和四分体共存于同一花药室的情况。木竹的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四分体的排列方式为左右对称型,分裂方式为连续型。次生造孢细胞阶段,花药壁由外到内依次为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各由1层细胞组成,细胞质浓厚,细胞核显著,部分绒毡层细胞具有双核现象。次生造孢细胞时期,细胞排列紧密,细胞质浓厚,细胞核较大,核仁显著。造孢组织细胞发生游离,进入小孢子母细胞时期,花药壁中层细胞消失,药室空间增大。花药成熟后,花药壁仅有表皮和纤维层,绒毡层退化。成熟花粉粒为2细胞型。雄蕊的败育包括两种类型,第1种类型花药壁发育异常,第2种类型花粉粒发育异常。子房1室,双珠被,倒生胚珠,侧膜胎座,胚囊发育正常。【结论】木竹小穗属于混合花序,木竹花药很容易见到花粉粒败育,子房虽然发育正常,但多数都未受精,这可能是导致木竹结实率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7.
目的研究正常早孕妇女和早期自然流产妇女之间绒毛滋养细胞中CXCL14的表达情况,探讨其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33例正常早孕妇女绒毛组织和37例早期自然流产妇女绒毛组织,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两组绒毛组织的形态学变化;采用免疫组化SP三步法检测两组绒毛滋养细胞中CXCL14的表达。结果HE染色下两组绒毛滋养细胞形态对比,见早期自然流产组绒毛组织滋养细胞层变薄、滋养细胞变性甚至坏死、滋养细胞嗜酸性增强、绒毛间质水肿坏死;免疫组化示正常早孕组绒毛滋养细胞CXCL14的表达量为0.07±0.05,自然流产组绒毛滋养细胞CXCL14的表达量为0.12±0.0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首次流产组CXCL14表达量0.116±0.067,多次流产组CXCL14表达量0.086±0.12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自然流产绒毛滋养细胞中CXCL14表达升高,可能在自然流产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8.
在可育花粉的发育中,功能叶同化产物运往花药合成淀粉和蛋白质,淀粉含量增加显著,颖壳和花药可溶性糖减少。长日下功能叶生理机能并未下降,糖也可运往颖花,但在颖壳中积累,不育花药中淀粉含量增加不明显,可溶性糖含量略有下降。单核晚期前可育花药蛋白质含量先是下降,但双核期后又迅速上升;不育花药中则基本上一直呈下降趋势。游离氨基酸总量与蛋白质含量变化相吻合,脯氨酸含量在可育和不育花粉之间差异不大。作者认为,淀粉和蛋白质的合成障碍是长日诱导光敏核不育水稻花粉败育的基本原因,这种障碍是由其底物供应不足引起的;游离氨基酸的变化与花粉败育仅有间接关系。  相似文献   
39.
目的 :评价抗精子抗体 (anti -spermantibody ,AsAb)与反复自然流产 (recurrentspontaneousabortion ,RSA)小鼠模型CBA/J×DBA/ 2生殖力特点的关系 .方法 :对CBA/J×DBA/ 2小鼠的生殖力特点做为期 6 0d的观察 ,与生殖力正常的BALB/c×DBA/ 2小鼠进行比较 ,并检测上述雌鼠血清AsAb水平 .结果 :CBA/J×DBA/ 2小鼠平均每窝产仔数和雌雄同笼至第 1窝鼠仔出生的平均时间均与BALB/c×DBA/ 2小鼠有显著差异 ,分别为 (3 0± 1 1)只与 (6 1± 1 6 )只 ,P <0 0 0 1,和 (33 5± 7 1)d与 (2 5 8± 3 2 )d ,P <0 0 1.在这些CBA/J×DBA/ 2和BALB/c×DBA/ 2组合的雌鼠血清中均未检测出AsAb .结论 :CBA/J×DBA/ 2小鼠生殖力的下降可能并非由于雌鼠血清中存在AsAb所致  相似文献   
40.
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与天蓝偃麦草(Agropyron glaucum)远缘杂交第一代无性繁殖第七年花粉败育表现完全不育。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中,能观察到单价体、落后染色体、染色体桥以及三分体、五分体、六分体,花粉粒呈教育型。这些异常变化是导致后代不育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