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化学   33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4篇
物理学   5篇
综合类   5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晚唐五代江浙隐逸文学的复盛,与中原文化第二次向南推移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杨吴、南唐及吴越政权的偏安与稳定,为地域性文学生态的改善提供了历史契机;九华山、西山、庐山、奉化、永嘉等地,相继成为隐逸作家聚集交流的胜地。由道士、僧侣及出世文人共同组成的创作群体,借助隐逸文学表达了独特的生活境遇和价值理想,同时呈现出一种乱世特有的静谧与安闲。不过,其作品时常体现出偏狭和无奈的情态。  相似文献   
72.
在科举制度的实行使庶族地主上升的大背景下,在大唐兼收并蓄的文化氛围中,武则天依靠个人权术,经历数次斗争,终于登上皇位,成为我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  相似文献   
73.
柳宗元、欧阳修、苏轼是创作山水散文较多的作家,他们的山水散文在表现主体、审美关照、抒情方式上经历了三种不同风貌的变化,而这三个不同的变化,正代表着唐宋山水散文发展和演变的痕迹。  相似文献   
74.
大量文献报道西安钟楼始于明代洪武年间,距今600多年。考察钟楼源于唐代。早在唐初,太极宫和大明宫已有钟楼。从名称、功能、作用,所悬之钟和钟楼的形制来看,唐代崇仁坊景龙观钟楼与金元明清的迎祥观钟楼及明清至今的钟楼有一脉相承的关系。因而西安钟楼已有1300年历史,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钟楼,也是规模最大,最完整的钟楼。  相似文献   
75.
本文针对历代对苏氏诗歌创新特点的指责,从题材、立意、构思、用事等方面全面考察了苏诗创新的优长。并且对唐宋诗之争作出了初步的合乎历史观的检讨,认为:宋代是唐代后最有成就的诗歌朝代,宋诗的成就在于没有学唐诗,后代所有学唐诗的唐诗派比起宋诗的成就相去甚远,所以苏轼不是使古代诗歌倒退的祸首,而是创造唐诗后又一座高峰——宋诗的功臣。  相似文献   
76.
<全唐诗>共收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计九百卷,对于研究我国唐代的历史文化与文学,无疑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唐代文人大多信手挥毫,所到之处不仅印染了他们的足迹,而且留下了流传千古的诗作.正是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唐代文人写作所用的文献载体:除了传统的像简牍、纸、石、壁等之类,非传统文献载体也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如树叶、屏风、扇等.  相似文献   
77.
唐律共同犯罪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唐律共同犯罪制度中共同犯罪的种类、对共同犯罪人的处罚等内容进行了分析论证,并就其中一些对现行刑法共同犯罪制度完善具有借鉴意义的做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8.
唐代妇女常服主要由:襦、裙、半袖和帔构成,在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各个时期显示出不同的特征。初唐妇女穿窄袖襦和长裙,显示出体态苗条。盛唐开始,妇女服饰显示出奢靡的风气,裙襦则向宽肥的趋势变化,这种趋势一直持续到唐代结束。初唐,半袖作外衣穿,盛唐以后,半袖穿在襦内。披帛在唐代应该称为帔或巾帔。帔的披挂方式有10多种。盛唐以后的帔也显示出比初唐更为宽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79.
为了消除细纱卷绕凸轮在运转中发生的桃顶处冲击和桃底处钢领板因链条张弛而运动呆滞的故障,凸轮廓线要作修正。在桃顶处凸轮转角φ=266°~272°区间内的理论廓线试用φ的多项式取代,而在桃底处φ=0°~6°区间内的凸轮廓线则使摆杆按余弦规律运动,实验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0.
摘要:汤正祖在其名剧《牡丹亭》中以道劲的笔墨塑造出一个生动独特而又丰满的“至情者”的形象——杜丽娘。在中国文化史上第一次在审芙领域里把“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的至情激扬到超越传统意识的高度.表现了人类对爱情幸福的渴望与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