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4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24篇
化学   40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461篇
数学   104篇
物理学   253篇
综合类   48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81.
JP-10 (exo-tetrahydrodicyclopentadiene, C10H16) ignition delay times were measured in a preheated shock tube. The vapor pressures of the JP-10 were measured directly by using a high-precision vacuum gauge, to remedy the difficulty in determining the gaseous concentrations of heavy hydrocarbon fuel arising from the adsorption on the wall in shock tube experiments. The whole variation of pressure and emission of the OH or CH radicals were observed in the ignition process by a pressure transducer and a photomultiplier with a monochromator. The emission of the OH or CH radicals was used to identify the time to ignition.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over the pressure range of 151-556 kPa, temperature range of 1000-2100 K, fuel concentrations of 0.1%-0.55% mole fraction, and stoichiometric ratios of 0.25, 0.5, 1.0 and 2.0.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for the lower and higher temperature ranges, there are different dependency relationships of the ignition time on the temperature and the concentrations of JP-10 and oxygen.  相似文献   
182.
To study electron affinity kinetics, a shock tube method was applied, in which the test gas was ionized by a reflected shock wave and subsequently quenched by a strong rarefaction wave. As the quenching speed of 106 K/s was reached, a nonequilibrium ionization recombination process occurred, which was dominated by ion re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s. A Langmuir electrostatic probe was used to monitor variation in the ion number density at the reflection shock region. The working state of the probe was analyzed, and a correction was introduced for reduction of the probe current due to elastic scattering in the probe sheath. The three body electron affinity rate coefficient of the fluorine atom over the temperature range 1200 to 2200 K in an ambiance of argon gas was directly determined. The 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electron affinity rate coefficient wa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83.
高能通量脉冲电子束作用下钽靶破坏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使用Monte-Carlo程序MCNP在2维情况下模拟得到了高能通量脉冲电子束在钽金属靶中的能量沉积。根据能量沉积的模拟结果以及实验后靶上穿孔的大小和形貌,提出了电子束对不同结构钽金属靶破坏的物理机制。由于能量沉积的差异,1 mm实心靶中的热激波在一定时间内沿径向和轴向持续对靶材进行压缩,而在叠靶中这种压缩效果并不明显,因此实验后1 mm实心靶上穿孔的大小几乎是叠靶上的两倍。根据理论模型分析得到的靶材熔融喷射和层裂现象与实验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84.
状态参量相关性对实验数据不确定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主要讨论了激光状态方程实验测量中,标准材料冲击波速度和粒子速度的线性关系式中物理量的相关性对待测材料粒子速度的影响,以及待测量材料冲击波速度和粒子速度的函数相关性对待测材料压强不确定度的影响。通过激光状态方程实验数据实例计算,定量地给出了它们对实验精度的影响。经多发次实验数据统计表明:标准材料冲击绝热参数的相关性对待测材料粒子速度相对不确定度的变化小于0.7‰,待测材料冲击波速度和粒子速度的相关性对待测材料压强相对不确定度的变化在0.5%左右。  相似文献   
185.
用激波管方法研究了氟原子亲电动力学.利用反射激波加热获得离子化气体,随后经冷却速度达106K/s的强稀疏波冷却,离化气体将经历以电子复合为主的非平衡过程.用Langmuir静电探针监测反射激波后离子浓度随时间的演变,分析了探针工作状态,引入了探针鞘层内的弹性散射修正.测定了温度在1200~2200K以氩气为碰撞第三体的F原子与电子复合速率系数,讨论了温度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86.
用MCR液体变分微扰理论计算了苯冲击压缩曲线,计算中苯分子间相互作用势采用EXP-6等效两体势模型,势参数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拟合优选,计算中采用了Tang修正后的硬球径向分布函数.计算结果在未反应段与Dick等人的实验数据符合较好.计算结果表明苯的振动激发对其冲击物性有着重要影响,选α值为13.4能更准确地反映苯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87.
一类非线性方程的激波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匹配渐近展开法讨论了非线性方程的激波解及其位置,并得出了它们与边界条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8.
         下载免费PDF全文

We consider multi-dimensional shock waves. We study their stability in Hadamard's sense, following Erpenbeck and Majda's strategy. When the unperturbed shock is close to a Lax shock which is already -d unstable, we show, under a generic hypothesis, that it cannot be strongly stable. We also characterize strong instability in terms of a sign of an explicit quadratic form. In most cases, the instability under 1-d perturbations, which occurs for exceptional shock waves, characterizes a transition between weak stability and strong instability in the multi-dimensional setting.


RÉSUMÉ. Nous considérons la stabilité des ondes de choc multi-dimensionnelles, en suivant la stratégie d'Erpenbeck et Majda. Lorsque le choc non perturbé est proche d'un choc de Lax longitudinalement instable, nous montrons, moyennant une hypothèse générique, que des ondes de surface sont présentes, empêchant ainsi la stabilité forte. Nous donnons aussi un critère d'instabilité forte en termes de signe d'une certaine forme quadratique. L'instabilité -d d'un choc est en général facile à établir, car elle revêt un caractère exceptionnel. Elle apparaît comme une transition entre la stabilité faible et l'instabilité dans le contexte multi-d.

  相似文献   

189.
以流动模式(flow mode)多极板之电流变阀(electrorheological valve) 进行避震器阻尼力特性的研究.由于电极板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流体流动的剪力及避震器的阻尼力,因此使用多极板型式来探讨避震器的特性.设计有1~5个流道之并联及1~3个流道之串联多极板电流变阀的电流变避震器,并使用自制的电流变液进行实验.由研究结果显示,流动式并联极板之电流变避震器,一个流道之阻尼力最大,流道极板增加则阻尼力反而下降,而流动式串联多极板之电流变避震器之阻尼力则随极板数递增,故需要高阻尼力之避震器较适合使用串联多极板型式.  相似文献   
190.
辐射场非平衡性对CH薄膜烧蚀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辐射场非平衡性对ICF内爆靶丸辐射烧蚀效果的影响,在普朗克谱的高频区(Au的M带)叠加高斯谱人为地构造辐射源的能谱,利用1维多群辐射输运流体力学程序RDMG模拟CH薄膜的烧蚀过程,考察烧蚀压、预热、压缩比、冲击波速度等物理量受辐射场非平衡性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Au的M带辐射有明显的增强预热、减小冲击波压缩比的作用,从而间接地影响了烧蚀冲击波的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