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化学   6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7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1.
采用不同的血吸虫抗原组分,经不同途径和方法免疫实验兔。结果显示微量免疫和Guo窝淋巴结内注射免疫的免疫效果好。Guo窝淋巴结内注射免疫,即使抗原被注入淋巴结附近仍可获得较好的免疫效果。抗甲基化载体蛋白可溶性成虫抗原抗体检测CSA的敏感度显著增高。甲基化载体成虫抗原加福氏完全佐剂和复合核苷酸钠佐剂的免疫成功率为8.50%,抗血清效价均在1:12800以上。  相似文献   
12.
为制定符合西昌地区特点的血吸虫病防制对策提供依据,调查了全市及试验区(川兴镇、大兴乡、磨盘乡)动物血吸虫病的流行规律;并在试验区进行了螺情调查。结果表明,疫情较严重的动物是牛,但猪、马、羊、犬均无感染;夏、秋两季为感染高峰期,尤其以5月份感染率较高。试验区共查面积36018m2,其中有螺面积占24760m2;钉螺阳性率平均为1.20%,其中封闭大山区的磨盘乡阳性螺率最高(1.29%),半封闭二半山区大兴乡次之(1.12%),平坝区川兴镇最低(0.65%);阳性螺主要分布在道路边沟、灌溉田及周边沟和房前屋后。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Barbour双宿主模型,并研究了该模型零解的全局稳定性,最后进行了数值模拟.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对间接血凝试验诊断日本血吸虫病的实验方法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实验证明:不论采用1%或2.5%鞣化红细胞,加入1%正常兔血清(Normal rabbit serum,简称1%NRS)后,可以消除鞣化红细胞的自凝现象.比较鞣化红细胞加入1%NRS后再致敏与致敏红细胞加入1%NRS后对间接血凝试验的影响,结果表明:二者对间接血凝试验的敏感性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致敏红细胞浓度对间接血凝试验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采用1%致敏红细胞试液可提高间接血凝试验的敏感性;采用2.5%浓度则可提高间接血凝试验的特异性.故在血吸虫病重流行区,为了提高间接血凝试验的特异性,可考虑用2.5%浓度的致敏红细胞试液,而在非流行区及轻流行区,为了提高间接血凝试验的敏感性,可采用1%浓度,以节省致敏红细胞的用量.温度与间接血凝试验反应速度的关系是:随着温度的升高,间接血凝试验反应速度加快,观察结果的时间可以相应缩短.  相似文献   
16.
目的:准确掌握永胜县血吸虫病流行现状,为制订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用分层随机抽样法确定调查点。用尼龙袋集卵孵化法、顶管孵化法分别对人畜进行查病,用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样法开展螺情调查。结果:人群感染率为3.74%;家畜感染率为1.59%;活螺平均密度为3.5只/框,钉螺自然感染率为0.026%,感染螺平均密为0.0009只/框。结论:重度流行区疫情有了大幅度的下降,轻度流行区的疫情有一定的反弹。  相似文献   
17.
简述了我国的血防历史,并对建国后五十多年血防工作进行了述评,将我国的血防工作分为3个阶段,1950年~1985年为积极准备,大规模防治阶段;1986年~2003年为探索新路、反弹相持阶段;2004年.2015年为以防为主,全面快速防控阶段。认为切断人畜传染源,净化环境是使我国血防工作从胜利走向最后胜利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An enhanced sensitive biosensor has been developed to detect biological targets by tailoring the localized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property of core–shell gold nanorods. In this new concept, a shell layer is produced on gold nanorods by generating a layer of chalcogenide on the gold nanorod surface after attachment of the recognition reagent, namely, goat IgG and antigen of schistosomiasis japonica. The bioactivity of these attached biomolecules is retained and the sensitivity of this biosensor is thus enhanced significantly. The plasmonic properties of the gold nanorods attached with the biomolecules can be adjusted and the plasmon resonance wavelength can be red-shifted up to several hundred nanometers in the visible or near infrared (NIR) region, which is extremely important to biosensing applications. This leads to a lager red-shift in the localized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absorption compared to the original gold nanorod-based sensor and hence offers greatly enhanced sensitivity in the detection of schistosomiasis japonica. The human serum infected with schistosomiasis japonica diluted to 1:50,000 (volume ratio, serum/buffer solution) can be detected readily. The technique offers enhanced sensitivity and can be easily extended to other sensing applications based on not only immuno-recognition but also other types of specific reactions.  相似文献   
19.
为评价和分析血吸虫病防控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的疫情效果。通过在示范区实施控制血吸虫病流行的综合措施,并开展血吸虫病疫情调查及相关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通过连续3年的血吸虫病防控技术的实施,居民血吸虫感染率由3.57%降至0.83%;耕牛血吸虫感染率由17.14%降至0;示范区洲滩未发现阳性钉螺。建立以控制传染源为核心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控技术新体系。  相似文献   
20.
我国江湖洲滩血吸虫病控制对策的思考和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介了我国江湖洲滩血吸虫病的流行概况、钉螺及血吸虫的生物学特性、动物血吸虫病流行特点,巧妙地设计出消灭病原、洪水涨落前后进行封洲禁牧等措施,使人畜下洲后不与水体中的钉螺接触,切断病原进入螺体和人(畜)体内,从而转变灭病必先灭螺的观念,做到有螺无害、净化草洲,达到控制血吸虫病流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