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6篇
晶体学   1篇
数学   8篇
综合类   22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酒在《诗经》"二雅"及清华简《耆夜》的宴飨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作为一种媒介,沟通神人、君臣、宾主,是贯串宴飨礼的纽带。酒是宴飨礼的中介物,也是宴飨诗的关键意象,它是为礼乐文明服务的。酒是宗族血缘网络的纽带,也是祭祀祖先神灵的媒介。周人重德,在对酒的态度上重视酒德。周人饮酒是为礼乐文明服务的,德是礼的内化,酒德是周人对酒的态度的表现。周人不杜绝饮酒,但反对纵酒失德。从某种程度上说,宴飨诗是周人礼乐制度嬗变的镜子。《耆夜》展现了宴飨礼典尤其是赋诗的具体过程,反映了周公的"无逸"思想,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52.
《中华民俗大典》是“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重大项目之一,不仅抢救民间民俗文化,同时抢救老学者们20世纪的田野调查学术成果,是对中华民俗文化一次空前的大整理.  相似文献   
53.
荀子系统总结了先秦儒家各个学派的成就,构建了自己一套完整的诗学理论.荀子规范了"诗言志"概念的内涵,剔除了其中的情感因素,将儒家对理想人格的追求纳入到这一理论中,是春秋时期的赋诗言志说发展到汉代儒家诗教理论的中间环节.他不仅提高了<诗经>的地位,而且在讨论<诗经>时将礼贯穿其中,认为学习<诗经>是为了认识并实践礼.荀子引<诗>主要是为其礼义学说服务,是先秦儒家将<诗经>政治化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54.
结合语词产生的环境和具体运用情况,对“雨雪”、“窈窕”、“采采”、“愿言”、“薄言”等词语的意义作出较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55.
伴随着时代发展和教育环境的变化,《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受到一定冲击.以《诗经研究》为切入点,认为要实现《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优质化教学,可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两方面进行改革,具体包括主题教学、比较教学、课堂讲授、田野教学、互动教学等.  相似文献   
56.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诗经》与《楚辞》是沿着不同轨迹独立发展的产物。通过对二者的对比分析,使可以发现诸多因革的痕迹,从诗歌的形体要素上讲,从《诗经》到《楚辞》,展现出多层次、多视角、全方位的因革趋势。  相似文献   
57.
《老虎》是威廉·布莱克《经验之歌》的代表作,在直白易懂的文字上,蕴含着神秘的象征意义,留给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通过听觉视觉的双重描绘,使老虎不仅仅是画面中的一只普通的老虎,更是充满激情和富含反叛精神的革命新生力量。这种象征具有丰富的暗示性,这种在语言下未加明言的意念更让此诗带有神秘感。诗人将神秘主义、象征主义、浪漫主义等完美糅合,使不同时代不同文化的读者产生不同的解读,因而此诗才能历久弥新,经久不衰。  相似文献   
58.
屈原《九歌》,近人多以为其中有对唱。《九歌》中到底哪些篇是对唱,哪些篇是独唱;哪些诗句是男唱,哪些诗句是女唱;哪些诗句是巫唱,哪些诗句是神唱;对唱是巫与神的对唱,还是神与神的对唱,抑或是主巫与群巫的对唱;各家都根据自己的理解而定,纯粹“以意为之”,没有什么客观标准。事实上,《九歌》本是祭歌。祭歌中所反映的全部乐神活动,都是由巫师执司其事的。巫师在祭祀鬼神时、一身二任,既代表他(她)自己,又装神弄鬼.诡称鬼神已经附体,代表着鬼神。同样的,巫师所唱的祭歌,则时而以巫师的口吻唱,时而又以鬼神的口吻唱,但都出自巫师一人之口。作为祭歌的《九歌》,正是巫师的独唱或合唱(独唱者一人而兼神、巫两种角色),而不是男与女、神与巫或主巫与群巫的对唱。  相似文献   
59.
质直好义、淳厚素朴的古老风尚,在大巫山地区,自古以来一脉相承.这种古老风尚,连同生长、发育它的自然环境,共同铸就了大巫山民众的人文品格,构建出大巫山民众精神禀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0.
学界对邓小平的语言风格已作了不少研究,但对其语言风格中甚为突出的民俗特色却鲜有论及。源自大巴山母语母文化的民俗特色是邓小平语言风格的基调,中西文明融汇贯通的学识修养是邓小平语言民俗特色日臻完善的主要原因,对祖国人民始终如一的挚爱之情是邓小平终生保持民俗语言特色的核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