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1篇
  免费   251篇
  国内免费   209篇
化学   993篇
晶体学   15篇
力学   92篇
综合类   28篇
数学   245篇
物理学   478篇
综合类   187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174篇
  2013年   224篇
  2012年   200篇
  2011年   223篇
  2010年   167篇
  2009年   198篇
  2008年   220篇
  2007年   279篇
  2006年   193篇
  2005年   156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133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Evidence for the “8.2 ka cold event” has been provided mostly from the circum-North Atlantic area. However, whether this cold event occurred in other places is a key to understanding its cause. Here, we provide the evidence for the “8.2 ka cold event” from the Guliya ice core in the northwest Tibetan Plateau, and it was found that the peak cooling (~8.3—8.2 ka) in this ice core was about 7.8—10℃, which was larger than the cooling in the North Atlantic region. The primary causes for this episode were diminished solar activity and weakened thermohaline circulation. Moreover, another weak cold event, centered about 9.4 ka, was also recorded in the Guliya ice core record. These two cold events were concurrent with the ice-rafting episodes in the North Atlantic during the early Holocene, which implies that the millennial-scale climatic cyclicity might exist in the Tibetan Plateau as well as in the North Atlantic.  相似文献   
962.
冀东变质核杂岩中银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赋存于中元古宙长城系常州沟组的洞子沟银矿床和尖宝山金矿床是由密云-都山变质核杂岩构造体系所控制的一组矿床.其成因为中元古宙火山岩浆活动形成的沉积矿源,后经中生代的变质核杂岩构造岩浆体系叠加改造而成.洞子沟银矿床具有层控迭加改造的特点;尖宝山金矿床则具有破碎蚀变岩型矿床的特点.两矿床的围岩蚀变类型以及微量、稀土元素特征也表现一定的相似性.它们是中元古宙大红峪期和中生代印支、燕山等多期次的伸展构造环境下岩浆活动的产物.矿床在变质核杂岩中所处的构造部位及其矿体赋矿围岩性质的不同决定了它们不同的矿化特点.对该类矿床的成矿机制也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63.
通过实验室塞状岩心、全直径岩心在常温常压和高温高压下水平渗透率和垂直渗透率的测试得到 ,由于碳酸盐岩成岩后生变化的差异性 ,从而导致其渗透率变化的无规律性 ,有别于砂岩储层渗透率变化的规律性 ,从而澄清了人们对碳酸盐储层渗透率的某些认识  相似文献   
964.
用全实加关联 (FCPC)方法计算锂原子的高角动量激发态 1s2 nl (l =4,5 )的能量及其精细结构 .非相对论能量用Rayleigh Ritz变分法确定 ;相对论修正和质量极化效应用微扰论计算 ;在能级精细结构的计算中不仅考虑了自旋 轨道相互作用还计及自旋 其他轨道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965.
利用线性微分算子的可交换性给出了一种把具有波纹型夹芯的夹层板的包含两个广义位移的控制方程组化为仅包含一个广义位移函数的单一方程的简单方法 ,并给出了四边简支矩形波形夹层板的固有频率和均匀纵向压力作用下临界力的精确解 ,并揭示了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  相似文献   
966.
为了更加真实地了解表面活性剂在地层岩石表面的吸附状况 ,对比研究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BS在抽提清洗前、后地层岩心表面的吸附情况。实验表明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BS在抽提清洗前、后砂岩 (分别称为油砂和净砂 )表面的吸附有很大程度的不同。与净砂相比 ,ABS在油砂表面达到平衡吸附的时间较长 ,饱和吸附量约降低2 1%。ABS在油砂和净砂表面的吸附等温线均呈典型的“S”型 ,但在油砂表面的吸附量在出现最大值后又大幅度下降。NaCl的存在将增加ABS在油砂和净砂表面的吸附量 ,而碱则减少其吸附量。  相似文献   
967.
基于大数据的南京市共享单车时空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享单车的兴起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短距离出行,利用单车大数据来挖掘和分析短距离的出行规律已成为智慧城市和智慧交通的重要热点.利用南京市的摩拜单车时空数据,研究了单车的时空分布规律与差异,并重点挖掘了早晚高峰时刻以及区域间单车流动规律等,研究表明:(1)南京市整体早、晚高峰时间分别为7:10-8:37和17:15-18:25;副中心早高峰比主城区早35min开始,且晚高峰持续时间长;(2)早、晚高峰高强度骑行主要分布在以新街口、百家湖等为中心的区域;主城区和副中心区有着骑行差异,短距离骑行主城区相对副中心具有更高的比例,副中心则具有更多的长距离骑行;(3)单车骑行围绕地铁站而显现聚集趋势,并且集中于地铁1,2,3号线区域.  相似文献   
968.
专业核心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重要地位.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建设及其教学模式将对创新型专门人才培养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专业认证是一个专业的合格评估,专业认证标准是一个基本质量标准,其核心是专业核心课程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基于专业认证的要求,明确了专业认证和专业核心课程概念,界定了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建设与专业认证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动物科学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建设的具体措施,包括专业核心课程的遴选、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建设、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大纲修订以及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研究和专业核心课程的双语或英语教学,为即将启动的动物科学专业认证做好前期准备.  相似文献   
969.
属性约简是粗糙集理论进行数据挖掘的基本途径, 相关算法主要基于核。 核的差别矩阵表示及相关求核计算具有重要意义, 但已有的差别矩阵及其求核算法还具有时空局限性。对此, 依据差别矩阵的稀疏性与大规模性, 提出基于决策分类的分块差别矩阵及其求核算法, 直接地将决策分类信息融入形式结构与问题求解。 首先, 基于决策分类来定义分块差别矩阵, 设计其计算算法; 其次, 基于分块差别矩阵, 确定核的内涵与算法; 最后, 进行实例分析与实验验证, 说明所建方法的有效性。基于决策分类的分块差别矩阵有效地实施了信息提取与维度降低, 相关的求核算法较好地减少了差别矩阵求核算法的时空复杂性。  相似文献   
970.
Analytic expressions for multicenter integrals over the general one‐particle operator xnylzm| r |k(1−exp(−αr2))n(n′, m′, l′, n≥0, k>2, α>0), employing Cartesian Gaussians, are presented. While until now only P. Schwerdtfeger and H. Silberbach (Phys Rev A 1988, 37, 2834) have succeeded in finding such expressions, using a Laplace transform, we shall show that one can also get them according to the method of L. E. McMurchie and E. R. Davidson (J Comp Phys 1978, 26, 218; J Comp Phys 1981, 44, 289). ©1999 John Wiley & Sons, Inc. Int J Quant Chem 73: 403–416, 19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