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5篇
  免费   208篇
  国内免费   134篇
化学   773篇
晶体学   86篇
力学   407篇
综合类   22篇
数学   86篇
物理学   354篇
综合类   2239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172篇
  2013年   180篇
  2012年   213篇
  2011年   200篇
  2010年   147篇
  2009年   178篇
  2008年   181篇
  2007年   180篇
  2006年   193篇
  2005年   188篇
  2004年   165篇
  2003年   147篇
  2002年   124篇
  2001年   122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93篇
  1998年   87篇
  1997年   106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81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721.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一个崭新的城市空间单元,是带动现代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它的建设布局对所在城市经济社会空间结构的演变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从作为城市一个功能单元的空间属性出发,认为在城市经济空间方面,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对城市经济的不均衡增长、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与CBD的分离、分园建设整合以及城市经济空间重组会产生重要影响;在城市社会空间方面,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则会带来城市社会阶层分化以及城市社会空间的某些矛盾.  相似文献   
722.
采用真空等离子体喷涂技术(vacuum plasma spraying, VPS)在镍基高温合金GH3128基体表面沉积NiCoCrAlYTa粘结层,并在1 100 ℃进行不同时间的热处理。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能谱仪(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meter,EDS)等分析NiCoCrAlYTa粘结层与GH3128高温合金界面元素的互扩散行为。结果表明,在热处理过程中,互扩散区(interdiffusion zone,IDZ)和二次反应区(secondary reaction zone,SRZ)的厚度随着热处理时间延长而增大,且在SRZ中明显观察到拓扑密堆(topological close-packed,TCP)相晶粒的生长。Al、Ta、Co元素由NiCoCrAlYTa粘结层向GH3128高温合金扩散,Ni、W、Mo元素由GH3128高温合金向NiCoCrAlYTa粘结层扩散。依据EDS检测的粘结层/基体界面处元素成分,计算出上述元素在界面处的扩散系数,掌握了各元素在高温热处理过程中的扩散速率,揭示了VPS制备的NiCoCrAlYTa粘结层与GH3128高温合金界面处元素在高温下的互扩散规律。  相似文献   
723.
针对焊接锚垫板齿板锚固区配筋,提出了一种锚固区新型拉压杆模型。首先对齿板锚固区 6 种典型效应、主应力迹线以及力流平衡关系进行分析并建立新型拉压杆模型,其次通过美国国家公路与运输官员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tateHighway and Transportation Officials,AASHTO) Load-and-resistance Factor Design Bridge Design Specifications、Building Code Requirements for Structural Concrete and Commentary(ACI 318-19)、《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 JTG 3362—2018)和欧洲设计建议 Practical Design of Structural Concrete 进行拉压杆模型参数定量化设计,根据拉压杆几何关系推导出焊接锚垫板齿板锚固区劈裂力计算式,利用有限元分析,拟合出焊接锚垫板下齿板锚固区劈裂力合力重心计算式。 最后通过算例分析,按本文建议的拉压杆方法进行焊接锚垫板齿板锚固区结构配筋设计,能较好地控制锚下典型效应问题,相比《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3362—2018)给出的设计方法,拉压杆模型法能较好地反映结构传力机制且具备可行性和可应用性,可为焊接锚垫板齿板锚固区配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24.
苯二酚异构体电迁移行为预测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研究了邻、间、对苯二酚3种异构体在毛细管区带电泳中的迁移行为,从理论上分析了解离常数、缓冲液pH与迁移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预测。通过实验讨论了缓冲溶液类型及浓度、缓冲溶液的pH、分离电压等因素对三种异构体分离的影响,获得了优化的分离条件。结果表明,使用未涂层石英毛细管柱(50μmi.d.,50 cm,有效长度为45 cm),在检测波长225 nm,硼砂缓冲溶液30 mmol/L,pH为8.5~9.15,分离电压为10~25 kV的条件下,苯二酚3种异构体均可按对、间、邻的顺序得到基线分离,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测相符。  相似文献   
725.
海陆联测的大地电磁数据处理与综合解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研究区雷州半岛的实际地质情况,通过在陆上布置磁道,近岸的浅海-潮间带海水中布置电道,实现了海陆电场和磁场分离同步采集的大地电磁勘探,填补了海陆地震空白带.通过建立针对性的地电模型,利用正演模拟方法校正了海水对陆地测点的畸变效应影响,并通过大地电磁二维反演以及重力和磁力数据的正反演计算,进行了综合地质地球物理解释,证明了海陆联测数据的采集、处理和解释效果.  相似文献   
726.
 为安全高效回采冬瓜山铜矿盘区隔离矿柱,在充分利用矿山已有巷道工程的前提下,仍需在盘区采场充填体下开挖新的出矿巷道.基于松动圈理论,利用单孔声波检测仪测量巷道围岩松动圈范围,为确定充填体下开挖巷道的顶板安全厚度、选择巷道支护方式提供依据.现场测试表明,冬瓜山铜矿-760和-790m巷道的围岩松动圈为0.8~1.3m.根据圣维南局部效应原理,结合工程技术人员的实际经验,最终确定采场充填体下新开挖出矿巷道的顶板安全厚度为4m.此外,通过松动圈测定和工程借鉴,确定新开挖巷道支护采用喷锚支护,局部破碎地方采用喷锚网联合支护,经理论计算和现场实测,总结出新开挖出矿巷道顶板锚杆长度选取2.2m、锚杆网度选取1.0m×1.0m时,能够安全经济地控制巷道松动圈.  相似文献   
727.
介绍了知识产权的内涵和重要性,从专利的角度分析了广东省高新区自主知识产权发展状况,并提出了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728.
马岭油田中一区储层流动单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划分储层的流动单元可以深化对储层非均质性的认识,对预测剩余油分布、调整开发方案、提高采收率都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流动层带指标、孔隙度、渗透率、泥质含量以及粒度中值等参数,采用神经网络模型,将马岭油田中一区砂岩储层定量划分为4类流动单元;利用该区314口井的测井精细解释成果,研究了延安组Y9,Y10砂岩储层5个油层组连通体的流动单元平面展布状况;结合该地区的实际地质和生产状况,研究了各类流动单元的主要特征;分析了流动单元与储层吸水、产液以及剩余油分布之间的关系.指出流动单元Ⅰ,Ⅱ区仍是油田目前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区域,是油田挖潜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729.
根据相似原理,对高炉滴落带初渣流动进行了区域模拟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现代高炉操作条件下,初渣偏流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初渣在滴落带横截面上呈二次项分布。在正常操作条件下,铁液的滴落几乎不受横向气流的作用,因而,生铁一经生成便与初渣分离而垂直下滴,而初渣则主要集中在软熔带内边缘附近区域流动。初渣偏流影响到焦窗的透气性。提高焦炭强度,保证滴落带焦炭柱中大于20mm 的大顺粒组成高于80%,或对小颗粒焦炭进行分级整粒入炉,将减轻滴落带初渣偏流,改善高炉下部的透气性和透液性。  相似文献   
730.
将小净距隧道中岩柱塑性区不重叠的极限塑性区半径定义为塑性区贯穿半径,考虑中间主应力的影响,采用统一强度准则和Schwarz交替法,对小净距隧道的弹塑性状态进行分析,推导小净距隧道塑性区半径的解析表达式.通过算例,分析中间主应力、内摩擦角和黏聚力对理论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两隧道净距大于2.3倍的开挖半径时,两隧道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小,塑性区半径趋于一个稳定值,稳定值比单孔隧道塑性区半径大17.7%,可近似按照单孔隧道进行处理;小净距隧的塑性区贯穿半径随着统一强度参数、内摩擦角和黏聚力的增大而减小;与同不考虑中间主应力作用相比,考虑中间主应力作用的塑性区贯穿半径减小9.19%~20.71%,充分发挥围岩的强度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