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1篇
化学   97篇
综合类   1篇
物理学   28篇
综合类   19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了中国溲疏属32种13变种的种子形态,探讨了种子形态的分类学意义,结果表明,1该属植物的种子可分为两大类:①大型种子,较原始,包括小花溲疏组和溲疏组下溲疏亚组;②小型种子,较进化,包括溲疏组下大花溲疏亚组、狭萼溲疏亚组和聚伞花序溲疏亚组;2拥有相似的种子特征,支持溲疏属的单源性假设;3在种子形态上系间或种间差别不明显,而组间或亚组间却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变化;4种子形态支持长江溲疏隶属于溲疏亚组,恢复A.Rehder建立的大花溲疏亚组,以及将城口溲疏独立成种而非四川溲疏的变种的处理.  相似文献   
22.
不同品种鱼腥草中槲皮素含量的检测与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边清泉  刘家琴  李松 《光谱实验室》2005,22(5):1118-1119
建立鱼腥草中槲皮素的测定方法。90%乙醇为溶剂,索氏提取器提取,HPLC测定槲皮素的含量。Dia-monsilTMC18(4.6mm×150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CH3OH-H2O-HAc(48∶49∶3),检测波长为254nm。槲皮素线性范围0.00704—0.06336μg,平均回收率和RSD分别为98.9%和3.2%。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供鱼腥草原料选择和制剂质量控制的参考。  相似文献   
23.
Xu X  Ye H  Wang W  Yu L  Chen G 《Talanta》2006,68(3):759-764
Four flavonoids (rutin, hyperoside, quercitrin and quercetin) in Houttuynia cordata Thunb. and Saururus chinensis (Lour.) Bail. were determined by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with wall-jet amperometric detection. The working electrode was a 500 μm diameter carbon disc electrode and the detection potential was +0.95 V (versus Ag/AgCl). Effects of several important factors, such as the running buffer and its corresponding pH and concentration, separation voltage, injection time were investigated to acquire the optimum conditions for separation of these four flavonoids. Baseline separation for the four flavonoids was obtained within 21 min in a 60 cm length capillary at a separation voltage of 15 kV with a 60 mmoL/L Na2B4O7-120 mmoL/L NaH2PO4 buffer (pH 8.8) as running buff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ak currents and analyte concentrations was linear over about two orders of magnitude with detection limits (defined as S/N = 3) ranging from 0.02 to 0.05 μg/mL for all analytes. This method was appli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above four flavonoids in H. cordata Thunb. and S. chinensis (Lour.) Bail. with simple extraction procedures, and the assay results were satisfactory.  相似文献   
24.
Ⅲ型聚酮合酶即查耳酮合酶超家族,能催化生成一系列结构各异、具有不同生理活性、含有查耳酮合酶基本骨架的植物次生代谢产物。根据不同植物Ⅲ型PKSs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简并引物,采用RT - PCR和RACE技术,首次从传统中药材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中克隆到一种Ⅲ型PKS基因,其cDNA全长1228bp, 编码379个氨基酸,命名为FmPKS (GenBank登录号: GQ411431)。该基因含有三个内含子, 与迄今报道的绝大部分Ⅲ型PKS含有一个内含子不同,而与最近报道的虎杖中克隆的PcPKS2基因相同。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编码蛋白的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构建了系统进化树,并对其等电点、疏水性及二级结构、跨膜区域等理化性质进行了初步预测,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5.
建立了一种微波-超声波协同一步提取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快速测定中药材猫爪草中低含量脂肪酸的方法。以总脂肪酸的色谱峰面积为响应指标,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了主要工艺参数,其结果为: 猫爪草粉末5.0 g,正己烷50.0 mL,微波功率500 W,反应温度50 ℃,催化剂用量0.30 g,甲醇用量4.0 mL,提取衍生化时间8 min。以内标法定量各个脂肪酸的含量,一步提取衍生化法获得的总脂肪酸峰面积((3.327±0.023)×107, n=3)和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13.59±0.30) mg/g, n=3)明显高于传统方法((2.410±0.036)×107(n=3)和(12.05±0.34) mg/g(n=3))。该方法简化了复杂的样品处理过程,缩短了反应时间,降低了分析成本,改善了提取和衍生化效率,尤其是减少了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和分解。该方法具有简单、快速和实用性的特点,是一种极具应用潜力的中药材中低含量脂肪酸的快速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6.
北苍术和茅苍术挥发油成分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北苍术和茅苍术的挥发油成分,分别鉴定出47和50种化学成分,并测定了其相对含量。 采用色谱指纹图谱八强峰法和分区法,根据色谱峰的保留时间把总离子流色谱图分为5个区,比较了北苍术和茅苍术的挥发油成分。 结果表明,在总离子流色谱图Ⅳ和Ⅴ区中,从北苍术和茅苍术中均检出苍术的主要药效成分β-桉叶油醇、苍术酮和苍术素,且相对含量较高。 这表明《中国药典》将北苍术、茅苍术统称为苍术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27.
采用中压柱色谱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中国传统民族药佛甲草(Sedum lineare Thunb)的甲醇提取物化学成分进行分离,从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首次对化合物山奈酚7-O-6″-O-丙二酸单酰-D-吡喃葡萄糖苷(1)的波谱数据进行了归属,用MTT法测试6个单体成分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和Hep3B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6个化合物均对HepG2和Hep3B细胞表现出抗肿瘤活性,并且IC50值在22.6~91.5 μg/mL之间,在浓度大于100 μg/mL时也没有表现出对人正常肝细胞L-02的抑制作用.相比于黄酮类化合物1、2,苯丙酸类化合物3~6(IC50=22.6~44.3 μg/mL)对HepG2和Hep3B细胞表现出更强的抑制作用.其中,顺式苯丙酸类化合物5对HepG2和Hep3B细胞的抑制作用最明显.其IC50值范围在22.6~28.2 μg/mL,能明显抑制人肝癌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28.
苏南丘陵山区森林中冬青幼苗更新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冬青幼苗更新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为苏南丘陵山区森林抚育和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方法】对江苏省溧水林场内4块有一定代表性的天然次生林样地进行详细调查,在分析不同群落中冬青幼苗的个体大小-密度分布特征的基础上,运用冗余分析(RDA)的方法对冬青幼苗更新状况与种内、种间、土壤因子的相关关系进行研究。【结果】随着群落中冬青重要值上升,冬青幼苗由“高密度-小株型”的分布特征,逐渐转变为“低密度-大株型”状态。3类环境因子对冬青幼苗更新总体表现为促进作用,但不同林层的林分结构因素间及不同种类的土壤因素间存在一定差异。当冬青重要值较高时,种内因子和种间因子组成的林分结构因素是主要影响因素,土壤因子影响较小,此时种间作用主要体现于上层高大乔木的影响。当冬青重要值较低时,土壤因子的影响超过林分结构因素,此时林分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较强的更新层种间作用。【结论】在苏南丘陵山区森林中,不同类型群落中影响冬青幼苗更新的主导因子不同,林分结构和土壤因子对冬青幼苗更新的作用因群落中冬青重要值高低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究不同品种北美冬青的抗寒性,为北美冬青新品种苗木的推广和研究提供参考。 【方法】以4个引进的北美冬青(Ilex verticillata)品种‘Red Sprite’、‘Gray’、‘Oosterwijk’和‘Winter Gold’2年生扦插苗枝条为试验材料,通过0、-7、-17、-27 ℃低温逐级降温分别处理24 h,研究4个品种北美冬青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及抗寒性差异。【结果】4个品种的相对电导率和MDA(丙二醛)含量均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加,都在-27 ℃时达到最高。‘Red Sprite’、‘Gray’、‘Oosterwijk’和‘Winter Gold’的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分别为-26.38、-24.26、-29.19和-20.04 ℃。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脯氨酸含量在处理温度>-17 ℃时都出现增加(‘Winter Gold’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点在-27 ℃),但各品种各指标峰值出现的温度点不同。H2O2含量与SOD(超氧化物歧化酶)、POD(过氧化物酶)酶活性同时在-17 ℃时达到最高,而CAT(过氧化氢酶) 酶活性在-27 ℃时急剧增加,说明3种酶对活性氧的清除存在温度效应。【结论】4个品种中‘Oosterwijk’与‘Gray’的抗寒性在整体水平上强于其他2个品种,通过隶属函数和权重综合分析,得出4个北美冬青品种的抗寒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Oosterwijk’、‘Gray’、‘Red Sprite’、‘Winter Gold’。  相似文献   
30.
半夏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夏采用块茎、叶片、叶柄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均可诱导成苗.块茎在培养基1.0mg/L 6-BA+0.1mg/L NAA中诱导率高为96.7%,在培养基2.0mg/L 6-BA+0.1mg/L NAA中增殖倍数高为8.5倍.叶片、叶柄在培养基3.0mg/L 6-BA+0.5mg/L NAA中小块茎的诱导率较高达86.7%,在培养基2.0mg/L 6-BA+0.1mg/L NAA中增殖倍数较高为5.4倍.半夏试管苗在增殖培养中同时分化出根,可免去诱根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