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化学   13篇
力学   1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5篇
综合类   5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501.
通过对苏仁诺尔油田S区块南二段油层组岩心观察、测井资料的统计分析,研究了主力油层南二段Ⅱ油组的非均质性特征.研究表明,其层内、层间及平面非均质性整体均较强,是导致开发过程中单层突进现象严重、稳产效果变差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02.
双台子油气田气顶驱开发中的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细讨论了辽河双台子油气田气顶砂岩油气藏在开发过程中气窜严重 ,导致大量气顶气过早采出 ,使该油气田中后期开发效果急剧变差的问题 .研究表明 ,该油气田气窜严重的原因 ,一是1 984年 9月以后 ,油井大幅度放大压差生产使气窜加剧 ;二是 1 985年以后频繁补孔使油井避气厚度减少致气窜更趋严重 .此外 ,该油气田加密调整效果不好 ,加密井与老井的井间干扰明显 ,说明油层连通渗流条件较好 ,原有 60 0 m井距已可有效控制储量 ,加密调整似嫌多余  相似文献   
503.
大庆油田密井网水平裂缝参数的优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三次加密后油层改造的实际需要,建立了五点和反九点井冈条件下三维两相带有水平裂缝的油藏数值模拟模型,研究了水平裂缝半径和导流能力对油井产量、无水期采收率和最终采收率等指标的影响,优化了水平裂缝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合理的裂缝半径应为井距的20%,导流能力为20μm·cm。该结果为油井经三次加密后的水力压裂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04.
在对三塘湖盆地牛圈湖油田原油物性分布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油气藏构造条件、运移条件和保存条件等,分析原油物性差异的原因,发现牛圈湖油田侏罗系与芦草沟组原油物性的特征在深度上有较大差别.侏罗系原油埋藏深度相对较浅,相对密度和黏度随深度增加而降低,主要是轻组分运移散失、水洗、氧化等作用的结果.芦草沟组原油埋藏深度相对较大,相对密度和黏度则随深度增加而升高,主要是油气藏中油气重力分异作用的结果.芦草沟组油气藏的保存条件总体要好于侏罗系.在分析原油物性时,还应注意采样、分析时间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05.
通过对海拉尔盆地苏仁诺尔油田南二段油层岩性组合、粒度分析、重矿物组合特征及断裂活动等方面的研
究,对南二段的浊积岩沉积特征及其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南二段油层浊积岩主要来源于凹陷东西
两侧的扇三角洲前缘砂体,以西侧物源为主;岩性组合以含砾细砂岩、细砂岩和粉砂岩为主,多呈正韵律,夹于深灰色
湖相泥岩中,与泥岩呈突变接触,常见鲍玛序列的B 段,底部常见冲刷面;粒度概率曲线和C–M 图均具有典型浊流沉
积特征;南二期,控陷断层活动强烈,地震活动为主要诱发产生滑塌的外界机制,处于同沉积断层活动区域的扇三角洲
前缘砂体容易向下降盘一侧深水区域发生二次搬运,形成一系列与断层走向相垂直的滑塌浊积岩砂体。研究结果为
海拉尔盆地进一步的勘探评价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06.
在国内外致密油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对川中地区勘探开发效益最好的桂花油田大安寨段油藏的解剖,认为桂 花油田大安寨段油藏虽然存在多产层特征,但主力产油层位尤以大二亚段最为发育,勘探、开发成效最为显著;烃储配 置分析表明,平面上处于相变带附近的介壳滩体是烃源岩生烃增压后油气运移和聚集的必然场所,即侧向近源运移、 充注是此类致密油的主要运聚方式:(1)相变带附近的介壳滩处于低压,是油气近源运移、聚集的有利场所;(2)相变 带增加了烃源岩与介壳滩的接触面积,使介壳滩体具有“包裹”特征,进一步增加了油气侧向聚集的效率;(3)发育的 低角度层裂缝,有助于烃源岩排出的烃类顺层向相变带附近介壳滩体疏导。结合最新钻探的GQ1H 井认为,处于烃源 岩突变带附近的介壳滩体中的低速异常体是下步有利的水平钻探目标。  相似文献   
507.
井震结合构造解释方法在应用过程中存在合成地震记录标定不准确、低级序小断层识别有误、大断层下盘构造假象、井震断点不匹配等问题。为此,通过VSP的时深关系对声波曲线进行校正,进而制作精确的合成地震记录;利用正演模型并结合分频等构造属性体信息,解决了小断层识别的难题;采用声波约束叠前深度偏移处理技术,进一步提高了构造成像精度,解决了时间剖面上的假构造和井震断点不匹配的问题。应用完善的井震结合构造解释技术有效指导对长垣油田典型区块断点的空间归位、断层的空间组合,断层解释精度得到进一步提高,深化了长垣油田断裂构造的认识,有效指导了断层附近新井部署及注采关系调整,为长垣油田的有效开发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508.
研究了日光/Fenton法对辽河油田采油废水处理效果,并分析了日光/Fenton法好于普通Fenton法的原因。辽河油田采油废水主要含有苯类和烷烃类化合物,日光/Fenton法对辽河油田采油废水处理效果与废水水层高度相关,水层高度升高,COD去除率降低,日光对本油田废水的穿透能力在1 m左右。废水水层高度为40 cm左右时,采油废水经日光/Fenton法处理后,COD由430降至63.2 mg·L-1。通过紫外可见光谱法、红外光谱法(FTIR)及X射线衍射法证明了利用日光/Fenton法处理辽河油田采油废水时体系中有聚铁生成,聚铁的形态与普通Fenton体系生成的聚铁基本相同。同时利用紫外光谱法研究了苯类及烷烃类的转化方式,结果表明: 烷烃类在日光/Fenton和Fenton体系中的转化方式基本相同;而苯类在日光/Fenton体系中的羟自由基作用下转化成具有光敏性的物质。芳香族中间产物的光敏性是日光/Fenton法比普通Fenton法高效的原因。  相似文献   
509.
本文研究了油田A类物资的市场价格预测。采用时间序列方法中的ARIMA模型,结合油田物资历史价格数据,分析并提出了一套针对油田A类物资的市场价格预测模式。该模式包括两个模块:样本集模块和ARIMA模块。样本集模块的主要功能是样本集的输入和实时更新;ARIMA模块包括了价格预测模型的拟合、检验、预测、评价、动态反馈和调整等主要环节。在该模式的指导下,以大庆油田A类采购物资中的小螺纹钢(20-HRB335)(天津、石家庄和沈阳3个产地)为例,对2011年各月的市场价格进行了模拟预测,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控制在2.13%,1.64%和1.82%,该结果得到了用户的认可。该预测模式的运用对大庆油田物资集团制定合理的物资采购方案提供了依据。结论部分对该预测模式的意义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510.
一株产表面活性剂的菌株的筛选及现场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胜利油田油水样中分离到一株高温条件下能够利用烃类产生表面活性剂的菌株A2,经鉴定属于Petrobacter.该菌株对两种原油的降解、降黏和降凝结果表明:对孤岛油的降解率较高,为39.81%,对甘17油的降解率达22.60%;对孤岛油的降黏率可达37.95%,对甘17油的降黏率为25.00%;A2可将孤岛油和甘17油的凝固点降低2.5℃.通过菌株作用岩石表面,表明该菌株对玻璃试片作用后其接触角降低最为明显,高达72%,接近于对照菌样的5倍;石英和灰岩的接触角也分别降低了68%和24%.表明A2具有一定的改变岩石表面性质的能力.增油效果评价实验结果表明:A2菌在中一驱Ng3油藏条件下,微生物驱提高采收率9.3%.现场实施后取得了降水增油效果,试验区含水下降2.1%,累积增油0.36×104t,提高采收率0.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