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7篇 |
免费 | 46篇 |
国内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2篇 |
力学 | 87篇 |
综合类 | 3篇 |
数学 | 4篇 |
物理学 | 21篇 |
综合类 | 21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21篇 |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8篇 |
2019年 | 12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14篇 |
2014年 | 22篇 |
2013年 | 12篇 |
2012年 | 18篇 |
2011年 | 16篇 |
2010年 | 13篇 |
2009年 | 30篇 |
2008年 | 34篇 |
2007年 | 20篇 |
2006年 | 14篇 |
2005年 | 13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城市雨水流域汇水区自动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汇水区划分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利用流域地形分割技术,通过专业的GIS地形处理软件,建立了城市雨水流域汇水区的自动划分方法,其划分过程主要由构建格网DEM、格网点流向定义、汇流网络提取、子汇流区域划分、子汇流区域生成城市流域汇水区和流域汇水区编码6步组成。实验证明,雨水流域汇水区的自动划分方法不仅操作性较强,而且大大提高了汇水区划分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62.
基于DEM的广东省平均气温空间插值Ⅰ——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东省为研究区域.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9.3,分别运用样条函数法、反距离权重法、普通克里格法对广东省及周边的60个气象站点2003—20|2年的月平均气温进行空间插值,并根据气温垂直变化规律利用数字高程模型对插值结果进行了修正.采用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对插值结果进行精度评估。试图探索最适合广东省气温空间插值的方法.并通过引入数字高程模型提高插值精度。 相似文献
63.
彭方思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07,27(4):612-616
针对普通电子地图中很难对地图要素进行三维量测的问题,提出了基于DEM的电子地图的概念。它实现了三维的DEM和二维的电子地图的垂直集成。两者优势互补,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电子地图的空间表现能力和量算水平,还大大地扩展了对DEM的应用潜力。探讨了用格网DEM与电子地图的集成方法,重点探讨了在基于格网DEM的电子地图上进行三维量算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64.
陈芬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189-192
利用GIS,根据气象站的实测资料进行回归分析,借助ARCGIS软件形成福建全省不同地形条件下水热资源各要素空间分布情况,生成热量区的分级、蒸发力、水热生长期分布图,可为农业气候区划、农业气候适宜性评价、农业生产等提供更为合理的水热资源空间分布数据. 相似文献
65.
通过对现有地面DEM各种不同观点的分析,阐明地面是多个单元曲面在复杂的地形结构线上拼接而成的确定表面;对把地面或其局部视为随机曲面的观点以及以随机误差概括DEM误差的流行观点和方法提出明确异议,并给出具体论据和分析.针对所有DEM生成方法均使用内插方法却大多避而不谈逼近理论和逼近误差的怪现象,分析了正确的地面现、数据观、逼近观三者之间互相依存的紧密关系.在此基础上,运用数值逼近理论量化地分析了DEM主要生产过程的误差及其作用机制,指出符合规范的测绘数据能在该分辨率上正确反映地形结构特征;给出了规范数据常用的线性、三角形上线性、双一次拟线性DEM内插方法的内插误差模型,以及偶然误差在该逼近函数下的传播模型,指出并证明了DEM最优线性内插模型及其卓越特性;运用这些模型解释了历史试验中若干引起困惑的问题. 相似文献
66.
利用DLG进行DEM的高程提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比例尺数字线划地形图(DLG)是目前我国建立数字高程模型(DEM)的一个主要数据来源,通过分析DEM的建立过程得出由DLG建立DEM的关键问题是从DLG中高效获取有效的高程数据。对提取高程数据工作中可能出现的数据格式多样性、数据提取效率和有效数据丢失等情况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67.
主要介绍了抗震救灾数字正射影像(DOM)的制作方法,充分利用了现有数据的优势,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为今后国土资源调查和应急性生产起到一些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68.
69.
以陕西省耀县1:5万比例尺的DEM为基准数据,以ArcView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为数据处理平台,研究DEM转化为TIN过程中的高程误差特征。试验的核心环节是测定剖面高差阈值对所构建TIN地形描述精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阈值的增加,高程误差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通过获得其误差分布模型,为利用TIN对该区进行空间分析提供了一定的精度参考。 相似文献
70.
COREX熔化气化炉风口回旋区是炉况顺行的基础,在冶炼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描述其形状和大小,建立了CFD+DEM(ComputationalFluidDynamicsandDiscreteElementMethod)耦合模型,对回旋区形成过程及大小进行了颗粒尺度的分析.得到床层高度为04m,气体速度1174m/s的条件下回旋区颗粒空隙度分布,当吹气时间为013s时,气体入口附近有颗粒被吹开,随着时间的推进,气体动能吹开的颗粒增多,019~021s时,形成的回旋区开始稳定.对入口处不同气体速度条件下回旋区及其附近颗粒速度进行了计算模拟.模拟结果显示,风口附近颗粒在做回旋运动,并且随着入口气体速度的增大,吹开的颗粒增多,回旋区空腔增大,当入口气体速度为1174m/s和1683m/s时形成的回旋区较稳定,当入口气体速度大于2190m/s时形成的回旋区不太稳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