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9篇
化学   18篇
力学   3篇
综合类   6篇
数学   14篇
物理学   1篇
综合类   47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51.
油田生产中 ,各种动态指标的变化及相关性分析对开发方案的调整及部署非常重要 ,为了统计、分析并归纳总结油田开发中各种动态变化规律及彼此关系 ,文中将数理统计中的趋势分析法引入开发动态数据管理中 .在分析论证趋势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及其数学模型的基础上 ,应用于某油区注采区块产能变化形势预测 .结果表明 ,该方法结合计算机处理 ,效率高、准确性高、预测性强 ,是产能趋势分析从定性逐渐转向定量的一种有力手段 .  相似文献   
52.
基于鱼群算法的油田多级站定位优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决油田多级站定位优化问题,建立了该问题的大规模非线性MIP模型,该模型用传统方法求解相当困难.为了方便鱼群算法对该问题的求解和提高解算速度,对模型中的连续实型变量进行离散化处理,从而使整个优化模型变成纯0-1非线性IP模型.在解算过程中,用人工鱼体能累计和消耗程度来调度人工鱼行为;用海明距离度量人工鱼个体间的距离;采用随机步距移动的贪婪法描述个体追尾行为;采用鱼群规模、视野大小、拥挤程度和最低生存体能控制等方法实现局部最优解逃逸策略;采用最大迭代次数和迭代过程中最优解平均值变化程度来控制迭代终止时机.算例结果表明,该算法计算速度和稳定性有较大提高,可在微机上稳定地获取问题的最优解.  相似文献   
53.
柴达木盆地西部小梁山地区油田底层水,既富含我国紧缺的钾资源,又含有锂、硼、铷、铯、碘和溴等多种稀有元素,所合成分附加值高,特别适合综合利用.为了明确小梁山油田地层水中钾、锂、硼、铷、铯、碘和溴等多种稀有元素的含量,2011年8月9日,青海油田公司第一支钾盐试采队伍正式成立,利用XJ-250修井机做为动力设备,对地层进行射孔后进行放喷、抽汲作业,从而得出地层水产量,并投入小梁山油田地层水中提取钾盐的先导性试验之中.通过试水作业,发现试水具有一定的前景,为今后钾盐的大规模开采提前做好必要的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54.
为厘清苏北盆地王龙庄油田阜宁组三、四段砂体成因及发育规律,指导油气的高效勘探开发。本文采用岩心、测井、录井及分析化验等资料,对研究层段的沉积相进行识别,并阐明其时空演化规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有利砂体所在,并揭示其空间分布规律。分析表明:其泥岩的颜色以灰绿色、浅灰色为主,还可见薄壳腹足、双壳类等化石,指示浅湖沉积背景;砂体粒度细、成熟度高,发育小型交错层理、反粒序等沉积构造,是曲流河三角洲的典型沉积特征。共识别出曲流河三角洲前缘、前曲流河三角洲及浅湖3个亚相,以及水下分流河道、支流间湾等6个微相;湖平面经历了“下降-上升-再下降”的旋回变化,随之形成了一套“进积-退积-再进积”的多旋回沉积体,演化规律十分清楚。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是最有利的砂体,且其空间分布规律受到沉积演化的控制;E1f33和E1f4小层沉积时期是有利砂体最发育的时期。  相似文献   
55.
在岩心观察基础上,根据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压汞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南泥湾超低渗油藏的物性和孔隙结构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块属于典型的低孔、超低渗油藏,储层以粒间溶孔和残余粒间孔为主,孔隙组合为粒间孔-溶孔和溶孔-粒间孔.孔隙直径小,面孔率低,分布不均匀,平均配位数小于1.5.喉道类型以片状和弯片状为主,多为细孔喉,孔隙间连通性差,存在比较多的无效孔隙.储层岩性细、压实程度高以及重结晶作用是造成孔隙度小,喉道狭窄,渗透率低的主要原因.灰质含量对渗透率的影响也十分明显.研究成果为开发措施的实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6.
为更好地提高渤海湾油田的稠油采收率,对渤海油田首次采用的蒸汽吞吐技术进行稠油开采实例进行分析与研究。首先对热采作业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然后通过模拟优选蒸汽吞吐施工参数设计,再结合海洋生产平台的特点从燃料和水源上进行选取,最后分析了蒸汽吞吐热采效果。渤海油田首次蒸汽吞吐技术取得成功应用,为后续类似作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7.
本文将双河油田Ⅶ油组油层视为-个灰色系统,以各油层的评价参数构造-个标准的最佳油层。由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计算各油层与最佳油层间的关联度,根据关联度的大小对各油层进行分类评价。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甚好。  相似文献   
58.
The carbon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individual terpenoids in the heavy oils from the Karamay oilfield were determined by using the method of enrichment of terpanes with molecular sieve 13X and GC-IRMS technique. The terpanes, selectively enriched from the biodegraded oils with molecular sieve 13X, can meet the demand of GC-IRMS analysis. The carbon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the hopanoids (δ13C -31.7‰--37.8‰ ) infer that their main source is probably non-methanotrophic bacteria, and that the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of source rocks is a strongly reductive, rapidly depositional, and closed-semi-closed saline lagoon.  相似文献   
59.
目前大庆油田已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厚油层内剩余油的挖潜成为重要的研究内容。厚油层内隔夹层的存在使其内部非均质性更加复杂,进而严重影响剩余油的分布。本文以大庆油田北一区断东为研究区,研究厚砂劈分及隔夹层特征,为厚油层内剩余油的挖潜提供可靠的依据。首先利用研究区目的层的沉积特征和测井资料确定了复合砂体的可分性,其次确定不同期次河道砂体间沉积的隔夹层为复合砂体的劈分依据,最后根据成因和岩性将隔夹层划分为泥质夹层、钙质夹层和物性夹层三种类型。本文将复合砂体劈分与隔夹层结合研究。  相似文献   
60.
葡北油田已进入高含水、高采出程度的开发阶段,受到砂体展布特征的影响,剩余油分布复杂而零散,因此,在剩余油饱和度富集区寻找高效井及对控制高效井的因素进行分析与研究是挖潜这些剩余油的有效途径。通过研究葡北油田已有高效井的形成条件及分布特点,利用已定量的各类储层参数和开发参数,建立了高效井成因模式。经实际验证,方法可行、可靠,为下一步剩余油挖潜提供技术及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