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1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5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武夷山甜槠群落凋落物的产量及其动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主要讨论了武夷山先峰岭甜槠(Castanopsiseyrei)群落1992~1995年4年凋落物的产量和季节动态.甜槠群落1992~1995年的凋落物产量分别为556.26、379.20、364.35、258.70g/m2,凋落物量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4年的平均值为389.63g/m2,4年中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比为2.15∶1.1993年营养元素通过凋落物的归还量分别为:N3.645、P0.139、K1.282、Na0.057、Ca2.623、Mg0.548g/m2.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大叶栎(Castanopsis fissas)种子和苗木生长的种源差异及其地理变异模式,利用来自广西、广东、云南、湖南、贵州、江西6省(区)21个大叶栎种源开展苗期测定试验。观测种子的大小、百粒重、苗高、叶片数等性状并进行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种源间种子和幼苗生长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纵径、横径、百粒重、苗高的变异系数分别是22.43%、23.32%、75.33%,33.85%,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986、0.984、0.999、和0.949,种源生长受中等以上遗传控制。除百粒重与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叶片数与日照时数、年均温呈显著负相关外,其他性状与地理气候因子相关性不显著。聚类分析筛选出贵州黎平、广西昭平等8个苗期表现优良的种源,其苗高的表型增益和遗传增益分别达到了37.41%、35.50%。种源选择的增产效果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广西桂林灵田乡巨尾桉(Eucalyptus grandis×E.urophylla)、黧蒴栲(Castanopsis fiSSa)和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光合一光响应曲线研究,寻找高光效阔叶树种。【方法】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各树种光响应曲线。【结果】当光合有效辐射(PAR)开始增强时,各树种问净光合速率(Pn)差异较小,但随着光合有效辐射强度的增加,不同树种问净光合速率出现较大的差异。各树种的净光合速率随着光合有效辐射升高达到最高点之后稳定。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水分利用效率(WUE)和CO2利用效率(CuE)对光合有效辐射的响应趋势与净光合速率相似,胞问CO:浓度、光能利用效率对光合有效辐射的相应趋势则与净光合速率相反。3个树种的净光合速率为3.975~20.800/μmol·m^2·s^1,巨尾桉最高,黧蒴栲最低。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都是巨尾桉最高,黧蒴栲最低。【结论】综合各指标和光响应变化规律,确定巨尾桉为优良的高光效阔叶树种,可在水分和光照条件好的地方适当推广。  相似文献   
14.
采用2×2联列表,通过方差分析、x2-检验、OI指数及DI指数对井冈山甜槠(Castanopsiseyrei)群落样地中13个优势种群的种间相关性与联结性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井冈山栲属群落13个优势种群的总体种间关联性呈显著正关联,反映该群落处于稳定的顶极阶段;13个优势种群的种间联结关系中1个种对具有极显著正联结,8个种对具有显著正联结,13个种对具有负联结.78个种对中,绝大多数种对联结关系未达到显著水平,种对间的独立性相对较强,这种种间联结的松散性可能与目前群落的发展阶段及种本身的生态学特性有关.目前,群落处于比较稳定的顶极阶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凋落物是森林净生产量的重要组分,探讨森林凋落物生产及其养分归还量对氮磷添加的响应,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安徽池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包括甜槠(Castanopsis eyrei)老龄林和苦槠(C. sclerophylla)中龄林,开展氮磷添加试验,设置3个处理,即氮[N 100 kg /(hm2·a)]、氮+磷[N 100 kg /(hm2·a) +P 50 kg /(hm2·a)]和对照(CK,无氮磷添加)。采用凋落物收集框法,对林分凋落物生产量及其养分归还量进行了为期1年的监测(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结果】N+P处理下,苦槠林和甜槠林总凋落物量最高值分别为9.502、7.120 t/(hm2·a);其次是N处理,分别为8.393、7.041 t/(hm2·a);CK林分分别为7.724和6.697 t/(hm2·a),氮磷添加提高了总凋落物量,但不同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在N处理和对照条件下,两林分凋落物各组分所占比例由大到小顺序均为:落叶、落枝、碎屑、落花落果。但在N+P处理的苦槠林中由大到小依次为:落叶、落枝、落花落果、碎屑。N处理下,苦槠林和甜槠林凋落物年均氮含量分别为14.199和13.648 g/kg,N+P处理分别为13.863和13.650 g/kg,CK林分分别为13.384和13.094 g/kg。各处理下苦槠林和甜槠林凋落物年均磷含量由大到小顺序为N+P、CK、N处理。两林分凋落物的氮磷含量和年归还量不同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不同处理间的苦槠林和甜槠林凋落物的氮磷比均无明显差异。【结论】氮沉降提高了苦槠和甜槠林凋落物产量,磷添加具有一定的增效作用,表明磷添加缓解了氮沉降引起的磷限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是武夷山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的一部分,主要讨论51年生甜槠[Castanopsiseyrei(Champ.exBenth.)Tutch.]群落的钾、钠元素的累积和循环.结果表明:甜槠群落的现存量中,含有的钾、钠总量分别为82.936g/m2和3.512g/m2,其中地上部分别为66.710g/m2(占总库存量的80.44%)和2.952g/m2(占84.05%);地下部分别为16.226g/m2(占19.56%)和0.560g/m2(占15.95%);各组分的库存量均是K>Na.该群落钾、钠的生物循环中,钾、钠的年吸收量分别为4.601g/m2·a和0.178g/m2·a;其中年存留量分别为2.989g/m2·a和0.092g/m2·a,而年归还量分别为1.612g/m2·a和0.086g/m2·a.甜槠群落钾的周转期65年,钠62年,钾元素周转比钠元素慢.51龄甜群槠落钾、钠的富集率分别为1.515和1.222,均大于1,说明了51龄甜槠群落中钾、钠仍在不断地吸收累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揭示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种子形态特征与营养成分的地理变异规律,为其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米槠天然分布区13个种源357个单株的种子,测定种子表型(种子长、种子宽、长宽比、体积、表面积和千粒质量)及其营养成分(可溶性糖及淀粉含量),并进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米槠种子6个表型性状在种源间和种源内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其中江西定南(JXDN)的种子长、宽、体积、表面积及千粒质量均最大,且与其他种源差异显著;而安徽祁门(AHQM)的千粒质量最小,仅为江西定南的66.23%,且种子长、宽、体积、表面积均较小。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质量分数)分别为31.80%和21.76%,而且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在种源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说明营养成分含量在不同种源间相差很大,存在丰富的变异,种源间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4.06%和30.62%。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28.15%,种源内变异是其表型特征遗传变异的主要来源。淀粉含量与千粒质量和种子宽呈显著正相关(P<0.05),可溶性糖含量与种子长和...  相似文献   
18.
福建小湖赤枝栲苗期生物产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四种不同的育苗方式对赤枝栲苗期生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赤枝栲一年生苗木的生物产量比二年生的低,在生物量的分配上,一年生的根(42.93%-56.48%)〉叶(33.27%-44.64%)〉茎(9.32%-13.98%);二年生的根(34.02%-40.34%)〉叶(27.71%-37.64%)≈茎(27.26%-38.27%);在不同育苗方式的影响下,生物产量发生很大的变化,用根蘸药物最佳  相似文献   
19.
福建甜槠林的地理分布特点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据闽西、闽中、闽北和闽南北部等6地区含26处样地、13260m ̄2具代表性的甜槠林调查数据,以地区间树种重要值相似性指数作地区聚类和排序分析,得到福建中亚热带中部亚地带的地区组合和北部亚地带与南亚热带的各一地区,它们依温度和降水量作有规律的分布格局,划分结果同福建植被区划基本相吻合。另据以上各地区甜槠林群落地理成分及树种多样性指数作统计,也取得和地区聚类、排序相对应的结果,这表明福建甜槠林的地理分布具较明显的纬度地带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西南桦与红椎"丛状行间"同龄混交林的生长动态和树干形质特征,为其大径材培育提供参考。【方法】以11年生西南桦与红椎"丛状行间"同龄混交林为对象,选取9株西南桦和10株红椎样木进行树干解析,分析混交林不同树种的生长动态、径阶蓄积构成、干形、冠高比和树干分杈率等。【结果】西南桦平均木和优势木的胸径生长速生期(连年生长量>1.0 cm)分别在第3~7年和第3~9年;红椎平均木的胸径生长速生期在第4~8年,优势木胸径生长速生期从第3年开始,直至第11年仍未结束。西南桦平均木和优势木的树高生长速生期(连年生长量>1.0 cm),分别在第1~7年和第1~8年;红椎平均木的树高生长速生期主要在第3~7年,优势木树高的生长速生期在第1~7年。西南桦平均木和优势木单株材积的生长速生期(连年生长量>0.01 m;)起始时间分别在第6年和第5年,二者直到第11年仍未结束。在造林后11年内,红椎平均木单株材积的生长量仍处于缓慢增长期。从第4年起,西南桦平均木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的总生长量开始显著高于红椎平均木对应生长量(P<0.05);西南桦优势木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的总生长量分别从第5、8、5年开始显著高于红椎优势木对应总生长量(P<0.05)。二元材积模型(V=a×10-4×Db×Hc)对西南桦与红椎的单株材积拟合及预测效果较好。在11年生混交林中,西南桦和红椎的径阶蓄积分布近似正态分布,西南桦和红椎优良级干形的林木比率分别为67.71%和97.31%,两树种树干分杈率均低于6.0%。【结论】在中幼龄期,西南桦处于混交林上层。西南桦与红椎的"丛状行间"同龄混交经营,有利于塑造西南桦与红椎的优良树干形质和林木生活力。西南桦与红椎优势木的胸径和树高生长速生期比其平均木的速生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