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54篇
  免费   3638篇
  国内免费   3590篇
化学   10144篇
晶体学   178篇
力学   1590篇
综合类   146篇
数学   1456篇
物理学   9872篇
综合类   10296篇
  2024年   120篇
  2023年   375篇
  2022年   716篇
  2021年   810篇
  2020年   955篇
  2019年   748篇
  2018年   752篇
  2017年   855篇
  2016年   990篇
  2015年   989篇
  2014年   1418篇
  2013年   1850篇
  2012年   1570篇
  2011年   1705篇
  2010年   1406篇
  2009年   1643篇
  2008年   1619篇
  2007年   1805篇
  2006年   1667篇
  2005年   1352篇
  2004年   1185篇
  2003年   1163篇
  2002年   1005篇
  2001年   861篇
  2000年   831篇
  1999年   736篇
  1998年   616篇
  1997年   563篇
  1996年   465篇
  1995年   409篇
  1994年   392篇
  1993年   312篇
  1992年   303篇
  1991年   280篇
  1990年   238篇
  1989年   222篇
  1988年   175篇
  1987年   138篇
  1986年   88篇
  1985年   65篇
  1984年   44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36篇
  1981年   35篇
  1980年   29篇
  1979年   29篇
  1978年   13篇
  1977年   21篇
  1976年   12篇
  1974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了研究长径比效应对层状千枚岩力学特性、能量耗散及破坏模式的影响,文中选用4种倾角(α=0°、30°、60°、90°)下不同长径比(L/D=0.5、0.6、0.8、1.0、1.2、1.6、2.0)的千枚岩分别进行了静载单轴压缩和分离式霍普金森杆(SHPB)试验。结果发现,静载压缩试验条件下,不同倾角下千枚岩随长径比的增大,峰值强度和峰值应变均减小。通过单轴动态压缩试验,发现4种层理倾角千枚岩动态抗压强度与试样长径比呈二次函数关系,随着长径比的增加,动态抗压强度出现一个峰值后逐渐降低;千枚岩峰值应变与试样长径比呈指数函数关系下降;对动态冲击压缩试验进行能量分析,发现不同工况的千枚岩在同一冲击气压下,入射能、反射能、透射能均呈现出先缓慢上升再快速上升最后趋于稳定的三段式变化;随着试样长径比增大,千枚岩反射能比先增大后减小,透射能比先减小后增大;采用能量比值法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在长径比L/D=1.2时,千枚岩的反射能比达到最大,透射能比达到最小;对千枚岩的宏观破坏模式进行分析,发现动态冲击压缩下千枚岩的宏观破坏模式受长径比影响较大,长径比越小破坏越完全;长径比越大,破坏越不充分。  相似文献   
992.
采用紫外可见吸收、稳态荧光光谱和荧光衰减测量技术,观察了4-硝基-4'-氨基偶氮苯(NAA)在氯仿溶液中的光致变色现象及分子的跃迁能级和能级寿命。结果表明:NAA分子的顺反异构化反应并非一级反应;分子处于反式异构体和顺式异构体的跃迁能分别为255.6,240.2 kJ/mol;分子处于反式异构体的能级寿命为0.02 ns,处于顺式异构体的能级寿命为3.54 ns。顺反异构体的含量、NAA分子之间及NAA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NAA分子激发态的能级寿命。  相似文献   
993.
金属表面荧光增强的物理增强机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具有特殊形貌及构型的表面(如金属薄膜)能够使位于其邻近的荧光分子的荧光信号得到增强, 这种现象被称之为表面增强荧光(Surface Enhanced Fluorescence, SEF)。有关表面增强荧光效应的研究探讨已有许多报道,并先后提出了多种增强机理以试图理解和解释观测到的实验现象。本文将在总结归纳已有机理研究的基础上,从物理学的角度出发分析理解局域场增强、能量转移以及辐射衰减速率增加等理论模型,并对衬底表面与荧光分子之间的间距变化对增强效果的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94.
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对四种新型D-π-A分子(PKD,NKD,TKD和CKD)进行基态几何构型全优化,计算分子的电离势IP和电子亲和势EA等相关能量。用含时密度泛函(TDDFT)方法计算吸收光谱,用单组态相互作用方法(CIS)优化四种化合物分子的S1激发态结构,分析其能量与发射光谱的关系。根据化合物组成的不同恰当地选择泛函计算分子的发射光谱,并与实验结果对照表明,计算结果比较可靠。  相似文献   
995.
TRIUMF 的三期升级工程(ARIEL) 计划建造一个 50 MeV 平均流强为10 mA的电子直线加速器作为注入器,通过光裂反应生成放射性核素。电子直线加速器包括两个主要部分:注入器和后加速器,注入器完成电子能量从100 keV到10 MeV的转换,随后的后加速器将电子能量从10 MeV加速到50 MeV。电子源拟采用重复频率为650 MHz的热电子枪提供初始能量为100 keV,束长为 171 ps的电子束。束流动力学模拟了几种不同的设计方案以获得最优化的设计,模拟显示通过对腔体以及聚焦元件的仔细设计以及电子枪出射电子的参数选择, 电子束能量在达到50 MeV时束长可以被聚焦到 11.75 ps (对应于1.3 GHz 频率下5.5°) ,并且可以使电子束在超导低温柜中的尺寸保持在1.26 cm以下。  相似文献   
996.
苏毅 《物理》2011,40(02):107-111
文章分析和比较了几种高能激光器技术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挑战,以及各自可能适用的范围.特别对二极管抽运固体激光器和光纤激光器的几种束相干合成方法和光束质量评价方法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二极管抽运固体激光器和光纤激光器近十年来异军突起,被人们看作是继化学激光器后的第二代高能激光器.光纤激光器进展要比二极管抽运固体激光器滞后5到10年.对几十万瓦以上的激光器来说,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然要靠化学激光器.  相似文献   
997.
基于磁荷模型,在有限差分法基础上,推导了3维永磁体数值算法,结合全3维PIC/MCC粒子模拟算法,数值分析比较了外置型和“伞状”型两种特殊形态多峰磁场对电子能量沉积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二者都能对粒子起到约束作用且能过滤引出负氢离子,同时二者电子能量分布规律基本一致,都呈现了双电子能态,符合等离子体放电基本机理;外置型过滤磁场对粒子的约束能力更强,能明显产生更多的粒子,总粒子数大约是“伞状”型过滤磁场情况下的4倍;“伞状”型过滤磁场能有效地抑制由磁场不均匀所引起的电子漂移,使产生的负氢离子空间分布更均匀。模拟结果与国外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98.
为了用热图法测量高能激光强度的时空分布,设计了将半导体制冷片作为激光靶屏的测量方案。研制了由16个50 mm×50 mm的制冷片组装成的总面积为200 mm×200 mm、总制冷功率超4 800 W的靶屏, 屏四周安装了8个红外标定物用于校正红外图像的畸变。理论上用热传导方程建立了激光辐照半导体制冷片靶屏的加热模型;数值模拟了屏表面温度分布同光强分布的关系,论证了氧化铝陶瓷材料制成的半导体制冷片作为高能激光靶屏的可行性,以及制冷片的制冷功能对测试性能的改善;通过实验验证了研制的靶屏测量光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99.
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cerium ion(III) and levofloxacin is studied in a micellar solution of cetyltrimethyl ammonium bromide. A non-fluorescent 1:2 complex was formed between excited cerium ion(III) and ground state levofloxacin. The fluorescence of cerium ion(III) is quenched by levofloxacin with the quenching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tern–Volmer relation. The analytical relationship was established between the ratio of the fluorescence of levofloxacin present and absent cerium ion (III)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levofloxacin, which helped to estimate the content of levofloxacin directly.  相似文献   
1000.
A model of an autonomous isothermal Brownian motor with an internal propulsion mechanism is considered. The motor is a Brownian particle which is semi-transparent for molecules of surrounding ideal gas. Molecular passage through the particle is controlled by a potential similar to that in the transition rate theory, i.e. characterized by two stationary states with a finite energy difference separated by a potential barrier. The internal potential drop maintains the diode-like asymmetry of molecular fluxes through the particle, which results in the particle?s stationary drif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