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707篇
  免费   4163篇
  国内免费   6695篇
化学   29188篇
晶体学   1314篇
力学   791篇
综合类   232篇
数学   2079篇
物理学   9193篇
综合类   10768篇
  2024年   106篇
  2023年   433篇
  2022年   1092篇
  2021年   1047篇
  2020年   1260篇
  2019年   1239篇
  2018年   1033篇
  2017年   1435篇
  2016年   1489篇
  2015年   1432篇
  2014年   2004篇
  2013年   3194篇
  2012年   2497篇
  2011年   2997篇
  2010年   2524篇
  2009年   2891篇
  2008年   2829篇
  2007年   3043篇
  2006年   2809篇
  2005年   2587篇
  2004年   2261篇
  2003年   1896篇
  2002年   1604篇
  2001年   1382篇
  2000年   1329篇
  1999年   1145篇
  1998年   858篇
  1997年   804篇
  1996年   689篇
  1995年   665篇
  1994年   572篇
  1993年   503篇
  1992年   403篇
  1991年   312篇
  1990年   209篇
  1989年   195篇
  1988年   161篇
  1987年   97篇
  1986年   88篇
  1985年   69篇
  1984年   53篇
  1983年   33篇
  1982年   43篇
  1981年   47篇
  1980年   49篇
  1979年   43篇
  1978年   32篇
  1977年   27篇
  1976年   14篇
  1973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锰—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表面氧的性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氧化锰催化剂广泛用于一氧化碳常温氧化及汽车尾气的净化等,CeO_2是氧化物催化剂的优良助剂。非贵金属催化剂中添加CeO_2能提高催化剂的氧化活性已有很多报道,但有关Ce对氧化锰结构及表面氧脱附性能影响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运用XRD、DTA和TPD-MS等手段对共沉淀法制得的Mn-Ce复合氧化物进行了物相结构和脱氧活性研究。  相似文献   
982.
热处理对Co(Ni)-Mo/Al2O3催化剂加氢脱硫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富荣 《催化学报》1993,14(6):431-436
介绍了硫化Co-Mo/Al2O3催化剂的热处理方法及其结果。实验表明,硫化催化剂经热处理后,加氢脱硫活性明显增加,以塞吩转化率表示的催化活性随处理温度升高而变化,在450℃时观察到催化活性的极大值。  相似文献   
983.
用停流分光光度法获得反应的经验速率方程为R=k[y(H_2O~n)~(3+)]·[H_6R]·[H~+]~(-1)。参考Eigen-Tamm机理和测得的动力学参数,拟出了反应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984.
PHBV/HA骨修复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硝酸钙与磷酸钠的水溶液制备羟基磷灰石(HA),同时在HA生成过程中与聚羟基丁酸一戊酸酯(PHBV)复合,探索了HA增强PHBV使之适于作为骨修复材料的一种新途径。结果表明,HA的均匀分散增进了复合材料中两相问的相互结合,能明显地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985.
Nanoporous alumina membranes, loaded with palladium and ruthenium nanoparticles of various size, were used for gas phase hydrogenation of 1, 3‐butadiene and for oxidation of carbon monoxide, respectively. Those membranes contain 109 ‐ 1011 pores per cm2, all runn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surface. Membrane discs of 20 mm in diameter and only 60 μm thick, incorporated in a reactor in which the reactants can be pumped in a closed circuit through the pores, turned out to very actively catalyze hydrogenation of butadiene (Pd) and oxidation of CO (Ru). The activity of the Pd catalysts depends characteristically on the particles size, the gas flow, and of the educts ratio. As could be expected, larger particles are less active than smaller ones, whereas increasing gas flows in case of hydrogenation accelerates the reactions. Excessive hydrogen reduces selectivity with respect to the various butenes, but favours formation of butane.  相似文献   
986.
应用INDO/S半经验量子化学方法,对簇合物离子Mo3S和Mo3S4Mn+(M=Fe、Ni,n=4;M=Cu,n=5)分别进行分子轨道计算。根据计算得到的簇离子中的原子表观电荷和成键指标,说明Fe、Ni、Cu+与Mo3S成键作用的相对强度依次是Fe-Mo>Ni-Mo>Cu+-Mo。比较了用含组态作用的INDO/S方法计算得到的电子跃迁能与实验得到的电子吸收光谱值,并讨论了吸收峰归属情况。对于M为Fe、Ni的簇离子Mo3S4M4+,最低能量的电子跃迁吸收峰起源于异金属间电荷转移跃迁(MM’CT);而Mo3S4Cu(5+)簇离子观察到的吸收峰主要是Mo3S芯的局域内电荷转移跃迁。根据理论计算结果,由Cu+离子到Mo3S的电荷转移跃迁谱线,大约在46000cm-1以上才能观察到吸收峰。从Mo3S4Fe4+次低能量吸收峰的实验值16600cm-1和理论值16500cm-1与Mo3S的最低能量吸收峰的实验值16600cm-1和理论值16900cm-1比较,表明无论从理论上或实验上都能证实簇离子Mo3S4Fe4+在能量为16600cm-1处的吸收峰是起因于Mo3S芯的局域内电荷转移跃迁。  相似文献   
987.
用MNDO-PM3方法对沙蚕毒系化合物二氢沙蚕毒,硫氰酸酯,巴丹,杀虫单及其异构件的几何构型进行了全自由度优化,并计算了其电子结构,讨论了生物活性与几何构型和电了结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988.
红四氮唑作为电化学嵌合剂的核酸杂交生物传感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了一种以红四氮唑 (TTC)作为嵌合剂 ,采用石墨修饰电极监测核酸杂交过程和测定特定 DNA片段的灵敏的电化学方法 . TTC具有背景电流低 ,电活性强和对双链 DNA(ds DNA)选择性好等一系列优点 ,可在石墨电极表面形成 ds DNA-TTC层 .在电化学测定中 ,TTC的还原电流与靶 DNA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对 DNA的检测限可低达 6× 1 0 - 1 1 mol/L .  相似文献   
989.
The title reactions have been studied at room temperature by applying the discharge flow method coupled with laser induced fluorescence detection of methoxy radicals and resonance fluorescence detection of bromine atoms. The following rate constants were determined: CH3O + Br Õ products (1) k 1 (298 K) = (3.4 ± 0.4 (1)) × 1013 cm3 mol-1 s-1, CH3O + Br2 Õ products (2) k 2 (298 K) £ 5 × 108 cm3 mol-1 s-1.  相似文献   
990.
New 3-hydroximino-1-hydroxy-2-pyrrolidinones have been synthesized by the interaction of NH2OH and NH2OBn with the methyl esters of 2-oxo-3-butenoic acid derivatives. Some intermediate compounds have been isolated and identified and the reaction mechanism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