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48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366篇
化学   696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115篇
综合类   38篇
数学   61篇
物理学   261篇
综合类   3918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120篇
  2020年   105篇
  2019年   151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139篇
  2016年   175篇
  2015年   204篇
  2014年   288篇
  2013年   294篇
  2012年   307篇
  2011年   298篇
  2010年   254篇
  2009年   234篇
  2008年   235篇
  2007年   217篇
  2006年   186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156篇
  2003年   156篇
  2002年   155篇
  2001年   135篇
  2000年   129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93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基于核壳荧光纳米颗粒的一种新型纳米pH传感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进了一种基于新型的荧光染料——二氧化硅的核壳荧光纳米颗粒的纳米pH传感器,以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羊抗人免疫球蛋白IgG为核材料,采用实验条件简单的油包水的微乳液方法制备荧光纳米颗粒,该方法有效地防止了荧光染料在二氧化硅壳层中的泄露。这种FITC的核壳荧光纳米颗粒对pH敏感,在pH值5.5—7之间呈线性响应,且能被单个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借此用于单细胞中pH的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92.
对黑液体系驱油过程中产出液的性质进行了分析,研究了黑液体系的驱油机理。利用滴质量法、落球法分别测定了黑液体系驱油产出液的表面张力、粘度,同时测定了pH值,由此得到相应的产出液分析曲线。分析结果表明,注黑液体系后,原油的采收率和含水率立即有所响应,产出液的表面张力、粘度和pH值有明显的变化,说明黑液体系驱油中存在低界面张力以及与此有关的乳化—携带和乳化—捕集作用。通过增加粘度,从而提高波及系数也可提高原油采收率。此外,从产出液分析曲线上还可以看到,黑液体系配制材料、浓度和饱和油性质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不改变驱油机理。  相似文献   
93.
应用土壤酶活性评价草原石油污染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相关和曲线拟合技术探讨了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石油污染强度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转化酶,蛋白酶和磷酸酶的活性与土壤含油量呈显负相关,多酚氧化酶的活性与土壤含油量呈显正相关,在此基础上,以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含油量为变量,采用Fisher线性判别分析对重度,中度和轻度污染的几组数据进行了处理,都获得了很发的结果,最后,初步提出了评价草原土壤石油污染强度的指标和范围。  相似文献   
94.
用半微积分伏安法研究了2,9—二甲基—1,10—菲罗啉(L)络合推动Ni(Ⅱ)离子在水/硝基苯界面的传递行为。在0.1mol/L NiCl_2(或NiSO_4)(W)—0.05mol/L TBATPB,L(NB)体系中,Ni(Ⅱ)与L生成NiClL~+(或NiL_2~(2+))络合离子,从而在W/NB界面发生离子传递。当C_(Ni~(2+))>>C_L,e_p与C_L成正比,线性范围为1×10~(-6)mol/L~5×10~(-4)mol/L,可作为L的定量分析。文中进行了理论探讨,测得了络合物的形成常数等。  相似文献   
95.
应用连续热力学方法,对实验测定的甲乙酮-蜡、苯-蜡、甲苯-蜡、丙酮-调合油、甲乙酮-调合油、苯-调合油、甲苯-调合油7个系统在常压下的汽液平衡数据进行了关联。将连续组分的密度分布函数F(I)分别用Γ函数和样条函数,并假定连续组分(油或蜡)间的相互作用参数、离散组分(溶剂)与连续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参数为常数,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并将该法与虚拟组分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连续热力学方法具有计算准确度高,计算效率高的优点,是一种值得推荐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96.
低伤害油基压井液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低伤害油基压井液的合成方法,及其在油田采油工艺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7.
聚合物驱后微观剩余油分布的网络模型模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网络模型研究了储层特性(孔隙半径、连通性、均质性和润湿性)对聚合物驱后剩余油含量及微观分布形态的影响.在模型中考虑了聚合物的非线性粘性、吸附和捕集等特性.将微观剩余油分为孤立状、条带状和网络状3种不同的分布形态.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孔隙半径的增大,孤立状剩余油增多,网络状剩余油减少.随着连通性的增强,孤立状剩余油增多,其他两种形式剩余油变化趋势复杂多样.储层均质性对孤立状和网络状剩余油的影响均比较明显.在3种影响因素下,网络状剩余油所占比例明显大于孤立状和条带状.随着储层润湿性的增强,剩余油饱和度降低的速度减慢.  相似文献   
98.
聚合物驱后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根据聚合物驱和聚合物驱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聚合物驱后地层残留聚合物的再利用、深部调剖、高效洗油3项提高采收率技术.地层残留聚合物的再利用技术由絮凝技术和固定技术组成,利用地层残留聚合物封堵高渗透层,提高水驱的波及系数;深部调剖技术对残留聚合物再利用后的地层进行补充调剖,进一步提高水驱的波及系数;高效洗油技术既弥补了聚合物驱机理的不足,也弥补了聚合物不可入孔隙体积所损失的那部分波及系数.地层残留聚合物再利用的矿场试验效果证实了该技术对注聚油田的适应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
通过对滴灌专用液肥和滴灌专用固体肥的对比实验,进行肥效分析.  相似文献   
100.
生态型木纤维吸油材料的制备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杉木为原料,经蒸煮、纤维帚化疏解、热解处理制备出生态型木纤维吸油材料.研究了吸油材料的吸油性能及其与热处理温度、抽出物的关系等问题.结果表明,经过350℃热处理试样的吸油量最大、吸水量最小,吸油量与吸水量比值高达77.5,是原料用蒸煮纤维的10倍以上.蒸煮纤维在200~500℃热处理时,试样的热水抽出物与1%NaOH抽出物含量随热解温度升高而减少,苯醇抽出物含量则在200~250℃时减少,300℃时增大,400℃后急剧减少.研究表明,纤维表面的亲油性物质对吸油能力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