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篇
化学   5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4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8篇
综合类   15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正>松毛虫脊茧蜂是马尾松毛虫幼虫常见的寄生性天敌,国内分布广泛。在苏皖地区对松毛虫幼虫的平均寄生率为1.8~20.1%。该蜂在苏皖地区一年发生2代,以幼虫在越冬代3~4龄松毛虫幼虫体内越冬。翌年2~3月寄主幼虫虫体缩小,两端微尖,中间隆起呈纺锤形,固定在树皮下或小枝、针叶等部位。越冬代及第1代成虫发生期长,幼虫有滞育现象,因此生活史不整齐,有世代重叠现象。蛹期19~24天。成虫在白天羽化、交尾、产卵,平均寿命7.7~24.7天,补充营养可延长寿命。成虫有较强趋光性,脊茧蜂的诱虫量与松毛虫发生数量密切相关。茧蛹期有5种重寄生天敌,全年平均重寄生率18.6%,其中以窄柄姬蜂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22.
马尾松毛虫防治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1983~1985年,在江苏省溧水林场对马尾松毛虫室内外取食针叶量、自然虫害和人工剪叶模拟虫害以及各种防治方法的效益等进行了测定和调查。结果表明,松毛虫自然为害与人工剪叶模拟处理对树木生长量的影响是趋于一致的。稂据松树损失针叶量与树木生长损失量的关系,提出了该地区马尾松毛虫的防治指标。  相似文献   
23.
<正>黑足凹眼姬蜂是马尾松毛虫幼虫重要的寄生性天敌,在江苏、安徽两省,对马尾松毛虫幼虫的平均寄生率为3.4~50%。该蜂在南京一年发生5代,以幼虫在3~4龄越冬代马尾松毛虫幼虫体内越冬。卵~幼虫期28d,蛹期10~20d,成虫在白天交尾、产卵。成虫寿命2.8~13.6d。无趋光性。雌蜂的平均怀卵量67~207。黑足凹眼姬蜂的茧蛹重寄生天敌有8种,平均重寄生率27.9%,最高重寄生率29.5%(越冬代),其中以次生大腿小蜂为主。  相似文献   
24.
<正>通过8代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幼虫室内饲养和野外调查,明确了该虫在宁溧山区一年发生2~3代,以2代为主,幼虫一生为害针叶量接近3000cm,折合鲜重13.4g,干重5.04g。不同性别的幼虫取食量和排粪量均有显著差异,末龄幼虫为害量占总为害量的70%以上。幼龄林上的幼虫越冬期大都在梢头针叶丛中。  相似文献   
25.
<正>本试验对用PEG处理的古船壳板(杉木、松木)进行了物理和化学测定,并以普通杉木和松木作比较。实验证明,PEG几乎可满足古木保存中的全部要求,用PEG处理古木是可行的最有效的方法。从稳定古木尺寸和抗湿的要求来看,以用PEG4,000较好。  相似文献   
26.
不同发育阶段阔叶红松林空间结构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受到不同程度干扰的阔叶红松林群落,以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应用空间结构参数混交度和角尺度描述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阔叶红松林的空间结构,结果表明由先锋树种占相对优势阶段→伴生树种占相对优势阶段→稳定群落结构阶段,群落整体的混交度不断提高;由先锋树种占相对优势阶段→伴生树种占相对优势阶段,群落的结构变化大.  相似文献   
27.
本实验主要研究20亿PIB/mL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防治马尾松毛虫田间药效.实验结果表明: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的致死速度与其剂量有关,在500倍液剂量处理区,在1周内的死亡率达到67.6%,各试剂量区均有明显的持效性.第15天的防效效果为83.5% ~90.4%;第30天的防效为85.6% ~95%;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1000倍液剂量与500倍液剂量区与Bt区防治效果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28.
为了解不同林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土壤碳储量的动态变化,选取广西横县镇龙林场不同林龄(幼龄林、中龄林、成熟林、过熟林)的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林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土壤碳储量的变化特征进行研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随着林龄递增,各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土壤碳储量总体表现为增加趋势,且不同林龄的同一土层之间均差异显著。不同林龄0—6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表现为过熟林(16.82±0.23)g/kg > 成熟林(13.47±0.14)g/kg > 中龄林(10.91±0.38)g/kg > 幼龄林(10.74±0.14)g/kg,且差异显著(P<0.05)。不同林龄0—60 cm土层土壤碳储量表现为过熟林(104.92±18.08)t/hm2>成熟林(100.52±1.18)t/hm2 > 中龄林(80.25±5.34)t/hm2 > 幼龄林(80.23±4.54)t/hm2,且差异显著(P<0.05)。各林龄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碳储量主要集中在0—20 cm土层,并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递减,表现为土壤碳表聚现象,表层(0—20 cm)土壤碳储量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其他土层,表明不同林龄主要影响马尾松人工林土壤表层的碳含量;不同林龄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碳储量与乔木、灌木层Shannon-Wiener指数、物种丰富度、凋落物层现存量、总孔隙度、土壤含水量、土壤pH值均无显著相关关系(P>0.05),与根系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与土壤容重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群落总生物量、地上部分生物量均与表层(0-20 cm)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土壤碳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与20-40,40-6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而与后两个土层的土壤碳储量均无显著相关。该结果为研究土壤碳储量动态变化提供科学依据,有利于实现尾松人工林多目标可持续经营。  相似文献   
29.
为了解不同气候条件下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林下木本植物群落的结构和发展趋势,以派阳山林场(北热带)、镇龙林场(南亚热带)和华山林场(中亚热带)三地的马尾松人工林幼龄林、中龄林和过熟林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林下木本植物生活型与叶相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广西不同气候条件下的马尾松人工林林下木本植物生活型均以中、小高位芽为主,大高位芽、矮高位芽和藤本高位芽占比较低;中型叶、单叶、全缘叶占比较大,叶质以革质、纸质叶为主,渐尖叶为主要叶尖类型。总体来看,植物生活型在不同气候条件之间存在差异,大、中、小高位芽植物占比随年均气温的升高而上升,矮高位芽和藤本高位芽植物占比下降。植物的叶相组成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存在差异,随着气候条件变化,中型叶和渐尖叶的占比随年均气温的升高而上升,革质叶的占比随之下降。  相似文献   
30.
寒温带杜香兴安落叶松林林分健康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构建寒温带杜香落叶松林林分级的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以内蒙古根河林业局境内的杜香落叶松林分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指标、确定权重、 构建评价模型,并用聚类分析法将杜香落叶松林健康等级分为4级,对研究区内原始林、渐伐林、皆伐林3种类型的杜香落叶松林进行了健康评价研究。结果显示,以林分生产力、 土壤养分、林分结构、抵抗力与恢复力4个方面的 22个指标,能够初步构建寒温带杜香落叶松林林分尺度的健康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结果表明:原始林健康水平最高,为Ⅰ级(健康) ;渐伐林次之,为Ⅱ级(亚健康);皆伐林最差,其中1/3的林分为Ⅲ级(一般健康),2/3的林分为Ⅳ级(不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