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1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以往对《包法利夫人》的评论往往着眼于作品的社会批判指向 ,掩盖了男权话语对爱玛的“极度诱惑”和“本文骚扰”这一基本事实。从爱玛不仅能够看到了父权文化体制下话语本文对她“诗意的征服”,还能够察觉到体现在女性身上的典型的“书本的迷恋”和“语言拜物教”倾向。男权话语的本文诱使爱玛沉溺自己的“爱情妄想”,禁锢在自我羞辱之中 ,由此我们更深刻地意会到“使女人作为女人——而不是作为男人——去阅读”的必要和艰难。男性故事话语的本文给读者设置了迷途错径 ,女性阅读理论所做的就是在此竖起雷区标志 ,帮助人们尤其女性通过危险地带  相似文献   
102.
曹雪芹的《红楼梦》对向千年封建社会的男权意识进行了那个时代最深刻的批判。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作品主题批判了男尊妇卑的男权中心主义,表露了作者的女性主义思想,(二)通过宝黛爱情批判了潜藏着男权意识的才子佳人婚姻程式;(三)通过晴雯、鸳鸯这两个新女性形象对女性被男权制度压迫而导致女性意识“空洞化”的批判。  相似文献   
103.
互联网虽然是一个全新的电子空间,但它仍然是现实空间的延伸.它只是从技术层面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生存空间,并不能根本改变我们的社会性别结构和社会性别关系.由于现实社会中存在着根深蒂固的性别不平等关系,使得互联网在很大程度上也具有鲜明的性别特征,现实世界中的两性关系和两性交往模式不可避免地要反映在网络空间,女性的弱势地位在网络空间会延续而不是消亡.  相似文献   
104.
周大新的小说有意构造了女性形象新的想象模式,他通过对女性在历史变迁中的参与和创造、在性爱上的主体性、女性同盟的建立等的书写,表明了女性主体性的确立.  相似文献   
105.
200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奥地利女作家耶利内克,是一位颇受争议的作家。她的作品展现的是一个黑色的大陆——欲望、恐怖、暴力、荒诞的存在,被日常生活和理性遮蔽了的又一意识世界。她在没有希望、没有温情、没有怜悯的绝望境地,开始并延伸其精神的探险,那是心灵切近不毛之地的探险之旅。她的文字携带着密集的想象,以其富有乐感的、貌似诗化的语群彻底地颠覆了人们对文学的诗意期待。她新鲜的语言激活了当代日趋萎靡的文学叙事。  相似文献   
106.
热衷于写女孩成长的陈染,讲述着自己的那一种故事.她偏爱"不卑不亢"的女孩,这样的女孩很孤独,但她是主动孤独,漠视周遭的一切,当然包括男人,以此来寻求自我的独立.可回过身来她们又痛苦地发现,在成长过程中男人又占据着不可代替的位置,于是女性绝望地意识到,独立竟是一种奢望,寻求独立终将是虚妄.  相似文献   
107.
爱伦.坡一生沉醉于描写死亡,描写人面对死亡时肉体和精神刹那间的直觉。这使得“颠覆性”成了坡小说的重要的美学特征。坡小说的颠覆性包括三个层面:现实与梦幻的颠覆→理智与迷狂的颠覆→生命与死亡的颠覆。  相似文献   
108.
张抗抗一直宣扬自己是“非女性主义者”,她以理性的精神强调“我们需要两个世界”,性别的对立似乎掩盖在理想化的创作意图之下。然而,对照她的小说《情爱画廊》和《作女》,我们从中不难发现其创作意图之下隐藏着男权意识到女权意识的流变。但是,在整个“逻格斯”中心尚未被瓦解、消除之前,企图建立一种完全脱离男权传统的充满新意的“女性世界”是难以实现的。张抗抗性别意识的两极跨跃,显示出她对女性主义文学发展的大胆预测和迷茫心态。  相似文献   
109.
《紫颜色》是艾丽斯.沃克(Alice Walker)最著名的书信体小说。本文从文学伦理学视角探讨小说中所反映的男权、两性关系、同性恋等社会伦理关系。深入文本研究笔者发现小说中所呈现的伦理关系是黑人女性苦难的根源,而追求合理的社会道德关系是一种黑人女性反抗种族歧视和父权社会,发展和完善自我,追求幸福生活的路。  相似文献   
110.
从莎菲到杜晚香,丁玲塑造的女性形象经历了从张显女性主义到女性意识逐渐淡化乃至于泯灭的嬗变过程。这是女性在进入革命主流意识形态过程中受男权化思想作用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