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66篇
  免费   3031篇
  国内免费   5013篇
化学   6502篇
晶体学   813篇
力学   1563篇
综合类   347篇
数学   1385篇
物理学   3780篇
综合类   29720篇
  2024年   435篇
  2023年   1267篇
  2022年   1352篇
  2021年   1509篇
  2020年   1080篇
  2019年   1203篇
  2018年   717篇
  2017年   991篇
  2016年   1089篇
  2015年   1347篇
  2014年   2312篇
  2013年   2105篇
  2012年   2175篇
  2011年   2161篇
  2010年   2190篇
  2009年   2307篇
  2008年   2594篇
  2007年   2089篇
  2006年   1678篇
  2005年   1577篇
  2004年   1432篇
  2003年   1613篇
  2002年   1579篇
  2001年   1334篇
  2000年   1033篇
  1999年   765篇
  1998年   609篇
  1997年   559篇
  1996年   555篇
  1995年   497篇
  1994年   370篇
  1993年   273篇
  1992年   296篇
  1991年   275篇
  1990年   251篇
  1989年   200篇
  1988年   115篇
  1987年   62篇
  1986年   46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71.
电站锅炉系统性能仿真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燃料中的化学拥将近一半损失在锅炉的燃烧与传热过程中。因此,优化锅炉性能对降低整个火电机组的煤耗率具有明显效果。完整的锅炉系统由磨煤机、送风机、一次风机、弓讯机、炉膛、汽包、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等单元组成,这些单元之间的联结错综复杂。本文建立了锅炉系统中通用单元的性能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锅炉系统的结构特点进行了分析,利用过程系统工程中的序贯模块法建立了整个锅炉系统的性能模型。对单元的划分、回路的切断及断裂流股的收敛与迭代策略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最后根据生产厂…  相似文献   
72.
本文利用G分布曲线对农村彩电的增长率进行了预测,并在概率意义下对其增长阶段进行了划分.  相似文献   
73.
74.
张菊  王立 《化学物理学报》1995,8(2):170-175
用XRD,ESR和TPD等技术研究冲击波处理的结晶MgO后发现,MgO的晶格发生畸变,微应力值ε1/2D显著增大,有大量缺陷产生并形成F心,晶体的平均晶粒减小,且表现出各向异性,从而引起了催化剂表面碱中心强度增大,数目变化,在对乙烷氧化脱氢反应中表现出较高的活性和对乙烯的选择性,初步讨论了可能的结构模型和催化机理。  相似文献   
75.
对石培抗震性能的研究和设计取值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76.
77.
PACS的除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8.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内容包括总论,申报企业情况,项目的技术可行性和成熟性分析,项目产品市场调查与竞争能力预测,项目实施方案,投资预算与资金筹措,经济、社会效益分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说明等.  相似文献   
79.
掌握有机化合物性质的一个重要关键,就是必须了解分子中各原子间的相互影响。这种影响归纳起来主要是电子效应和立体效应。电子效应主要包括诱导效应、共轭效应和场效应。前两种效应是讨论分子中原子间通过σ键或π键的传递而产生的影响,后者是讨论非键合原子间通过空间传递所产生的影  相似文献   
80.
采用固相反应合成了四羟基苯基卟啉与与Fe^2+,Co^2+金属离子的配合物,在室温下,将其与分子O2作用,提纯后得到两种固态氧合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电导、热分析(TG/DTA)、紫外光谱(UV)等测试手段确定了氧合配合物的组成为[Co·THPP·O2](NO3)2·2H2O、[Fe·THPP·O2]Cl2·2H2O],可知1mol配合物吸收了1molO2,采用失重法测定了氧合配合物中的配位氧,确定1mol金属配合物吸收1molO2形成超氧配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