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1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1篇
化学   15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28篇
综合类   3篇
数学   6篇
物理学   210篇
综合类   55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电源线弯曲试验机,兼容国家标准、IEC标准和UL标准。新型试验机采用数字控制技术代替传统的机械控制技术,摇摆角度和摇摆速度控制精确,调节方便,调节范围大;采用伺服电机传动技术,摇摆角度无死点限制;采用大速比涡轮减速器变速,实现了从高速小扭矩到低速大扭矩的平稳转换。  相似文献   
82.
将二茂铁甲酰丙酮与异菸肼缩合,生成金属有机多齿新配体,该配体(FCR)与闭式-十二氢十二硼酸稀土化合物反应,得到分子式为[Ln(FcR)2]2(B12H12)3·XH2O(Ln=La,Nd,Eu,Gd,Dy,Ho,Er,TmandLu)的9个配位化合物,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对其组成、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TG-DTA研究了它们的热行为.  相似文献   
83.
在磁与电转换器件生产中。都会有绕线工艺。绕线工艺已成为电器、电子、仪表生产中重要工序。本文对绕线工艺进行理论分析,建立绕线工艺参数的计算方法,为生产、技术和绕线工艺装备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4.
模糊控制已在一类缓变的过程控制中得到成功的应用,本文将它引入到柴油机这一高速系统的性能控制,研究了相应的模糊控制器的设计方法,研制了以微计算机为核心的增压空气泄放控制系统,并在B6135-ZG20涡轮增压柴油机上实现了最大爆发压力的闭环控制。这一研究进一步改善了增压系统的性能,也为模糊控制开辟了一个新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85.
车用涡轮增压器混流涡轮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改善高比转速下增压器的涡轮性能,本文为匹配J6110Z柴油机的HIF增压器设计了混流涡轮.设计中采用了结合叶轮准三元流动分析的涡轮性能预测新方法.混流涡轮的性能试验结果显示,与径流涡轮相比,混流涡轮流通能力更大,并且能在更低的速度比u/co下得到更高的涡轮峰值效率.  相似文献   
86.
我国石油焦煅烧目前仍然以罐式煅烧炉为主,罐式煅烧炉煅烧温度一般在1 300℃左右,冷却系统是其不可缺少的部件,其余热水仍有很大的回收利用价值。着重介绍了罐式煅烧炉可回收余热水的半闭式冷却方式设计应用。  相似文献   
87.
由于间接式功交换网络在工业上应用广泛,提出了基于超结构模型的间接式功交换网络综合方法.通过构建分级超结构,以年度总费用最小为目标建立了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根据设备操作曲线提出压力与流量的约束,实现了间接式功交换网络中流股间的可行匹配,得到了最优功交换网络结构.算例结果分析表明,最优功交换网络结构的年度总费用比未进行流股匹配的基础结构减少了29.04%,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与网络结构优化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8.
基于内乘波概念的TBCC进气道过渡模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BCC(涡轮基组合循环)在过渡模态的工作,是这种新型高速动力系统的关键问题。本文针对基于内乘波概念的内并联式TBCC进气道进行了其过渡模态流场的研究。首先,应用本团队自主提出的内乘波式进气道设计概念,提出一种新型TBCC进气道设计方案。然后,验证了其在设计马赫数4.0下实现全流量捕获,在模态转换时,分流板的分流是有效的。针对其在过渡模态马赫数2.5的性能,通过基于数值模拟的设计参数分析,发现在内参考收缩比为3.11时进气道流通面积合适可实现自起动、且综合性能较优。研究还发现,分流板偏转角度范围越小,分流段流动越好、通流出口总压恢复系数也越高。  相似文献   
89.
对将双射流引入高压涡轮导向器叶栅进行了二维数值研究。在叶栅出口为高亚声速和超声速条件下,对三种具有不同曲率尾缘的环量控制叶栅,采用在吸力面和压力面各加一股射流的双射流方式对叶栅的气动性能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叶栅出口气流马赫数为0.6和1.1时,采用双射流方案取得了好于单射流的出口气流角和膨胀比,但由于多加了一股射流,能量损失有所增加;马赫数为0.85时,单射流结构的环量控制涡轮叶栅气动性能已经比较好,再加入一股射流对叶栅的气动性能没有明显改善;双射流条件下,压力面射流后方存在低压区,使得在叶栅尾缘曲率较大时,吸力面射流也保持了较好的附壁效果。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