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8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2篇
物理学   107篇
综合类   5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绝缘子的沿面闪络制约着脉冲功率系统向高电压、大电流方向发展,总结了几种实际应用条件下的最佳绝缘子构型,并对不同角度下绝缘子表面的带电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表面电荷对不同绝缘子构型的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根据不同的应用条件来开展实验研究以确定最佳的绝缘子构型。  相似文献   
32.
介绍了一种由聚酰亚胺和不锈钢叠加而成的高梯度绝缘子的实验研究工作。该绝缘子样品的直径60 mm,厚度8 mm,在脉冲宽度120 ns(FWHM)的电压脉冲加载下最高获得了接近13 MV/m的绝缘强度。研究了测试方法以及绝缘层厚度与金属层厚度的比例对高梯度绝缘子绝缘强度的影响,并与相同尺寸的普通材料绝缘子的绝缘强度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高梯度绝缘子的绝缘强度明显高于仅由聚酰亚胺构成的普通绝缘子。  相似文献   
33.
搭建了真空沿面闪络实验平台,在实验平台上对聚苯乙烯交联材料进行了真空沿面闪络性能测试,探讨了材料的真空沿面闪络电压强度与材料结构、材料内部微量杂质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聚苯乙烯材料交联程度的增加,其真空沿面闪络电压强度先增加后减少;聚苯乙烯交联材料分子链结构对其真空沿面闪络电压强度有重要影响;材料的真空沿面闪络电压强度还与交联材料内部异质分子数量有关系,微量异质结构的分子将导致沿面闪络电压强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34.
超导带材的匝间绝缘能力是超导限流器中带材线圈绕制尺寸把握的一个重要依据。本文带材处于电流冲击状态下,通过改变带材通流大小及绝缘带尺寸,对带材匝间绝缘强度进行相关因素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大通流下使带材失超,产生大量气泡,且会使带材表面发生沿面闪络现象,研究发现可通过改变绝缘带宽度或高度来增加匝间爬电距离,以避免该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35.
本文报导把 He~ 注入玻璃表面增强了玻璃在真空中的面闪络电压,当注入剂量是4×10~(17)离子/厘米~2时,面闪络电压提高了68%.在讨论中分析了改进面闪络的原因。  相似文献   
36.
由于聚四氟乙烯(PTFE)具有优良的绝缘性、化学稳定性,因此常被用于航天器线缆制作。为了研究聚四氟乙烯材料沿面闪络特性,实验在正常大气压下对聚四氟乙烯材料两端施加直流高压,得到放电电压值以及电压、电流波形。通过整理、对比发现:随着闪络次数的增加,材料放电电压呈先增大后稳定的规律,闪络平均场强呈降低趋势。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认为介质表面粗糙程度的改变、材料表面化学变化是影响聚四氟乙烯沿面闪络电压的重要原因。根据闪络次数对电压的影响提出了较为准确描述PTFE闪络电压的方法。  相似文献   
37.
真空中交流电压下聚合物沿面闪络前的发光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聚四氟乙烯为例研究了交流电压下聚合物绝缘材料在真空中沿面闪络发生前的表面发光特性。观察到了两个明显不同的发光阶段:较低电压下的低发光量的稳定发光和稍高压下的剧烈,无规则的发光。  相似文献   
38.
高压断路器的绝缘问题直接影响到断路器的安全稳定运行,尤其是内绝缘件检测难度大,常规检修和测试不易发现,一旦发生绝缘故障,将造成设备损坏和系统故障,经济损失及社会影响巨大。本文通过实例阐述了北京某厂生产的220kV GIS断路器消弧室内绝缘故障的原因分析和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39.
何友辉  陈洪斌  李飞  宋法伦 《强激光与粒子束》2023,35(3):035004-1-035004-10
针对在高压设备中因沿面闪络现象而发生绝缘失效的问题,对沿面闪络现象中的基础特性测量手段、影响因素及其发生机制等关键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介绍了目前关于沿面闪络观测手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的主要进展,并对沿面闪络过程的具体机制以及表面电荷在沿面闪络过程中扮演的作用进行讨论。其中,外在因素、电极-介质界面层因素以及真空-介质表面层因素等三大类因素在影响沿面闪络的同时也对表面电荷积聚消散造成影响,其具体机制各不相同。在沿面闪络的主流机制中,SEEA理论较完整地阐述了沿面闪络的起始过程,ETPR理论则对沿面闪络的发展过程有着更好的解释。此外,表面电荷为沿面闪络发生提供了必要电荷,其积累与消散行为对沿面闪络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开发能够实现低二次电子发射系数与高表面电导的绝缘材料及表面改性技术将是该领域未来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0.
基于高温超导限流器终端的电场分布特点,开展了G10环氧在液氮中的击穿特性研究、G10环氧在低温氮气和液氮中的沿面闪络特性研究,以及液氮和低温氮气的击穿特性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击穿电压受施加电压类型、电极形状和电极间隙长度等因素的影响。利用Weibull分布得到了50%击穿电压和电极间隙的关系。实验结果可作为高温超导限流器终端设计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