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综合类   25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本文从民间俗语出发,以诗歌、国画、赏花为例,论述中国两千多年来以自然朴素为关的传统审美观。  相似文献   
112.
自隋朝创立科举考试,历经唐宋直到明清,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是封建社会后期重要的选官制度。但是在科举历史上,有些人"金榜题名"做状元,并不是因为成绩特别优异,只是因为皇帝或主考官特别看中了他们的名字;有的人落第,也不是因为成绩低劣,只是皇帝或主考官讨厌他们的名字。历史上的状元常常出现"名字比成绩更重要"的奇闻趣事。  相似文献   
113.
我国乡村旅游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如生态破坏、管理低下等不容忽视的问题。通过对道家思想中蕴含的“道法自然”、“物无贵贱”等生态理论分析,提出了解决乡村旅游问题的对策,以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4.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家思想,具有丰富的生态思想,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出的宝贵财富。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如何将道家思想中的生态文明观赋予其新的时代涵义,使其为当前我国进行的生态文明建设服务,本文将进行一次尝试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5.
新道家哲学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当以继承、弘扬的态度对历史上的道家、道教思想进行现代诠释。道家、道教的本源论与本体论两者之间具有密切关系 ,两者的统一成为道家、道教哲学兼具价值意涵的形上学 ,新道家哲学本着体用一致的原则将这一形上学落实到形而下的各领域 ,并贯通了道家、道教的伦理观、政治观、功夫论、境界论 ,最终以“通”作为融贯道家、道教哲学的形式与内容的范畴 ,力图彰显出一个略具体系性的理论论纲  相似文献   
116.
作为一个有着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度,中国的法治思想文化在古代曾数度小幅变迁。特别在在政治和国家统治领域关于德与法的统治的争论始终是无休无止。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这两者的确也发挥了各自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汉代在德治与法治之间统治者试图探寻一种新的将两者相结合的模式,并且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这其中发挥重要影响的当属汉初的黄老思想。  相似文献   
117.
道家本体论对中国武术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道家的道论、气论、天人合一论等哲学思想的影响下产生了中国武术哲学的认识论思想,形成了独特的练功方法,发展了武术的和谐思想,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武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8.
台港地区的老庄道家研究以八十年代为最盛,涌现出了一批中青年学者,各类著作丰富,方法灵活多样,既有较为专深的学术著作,又有许多适合于学生和普通人阅读的普及性作品,出现了道家研究的高潮。据北京图书馆(现国家图书馆)及北京大学图书馆所见,自50年代初至1992年止,台港地区已出版的有关老庄道家方面的论文集、专著、博士论文,译著和语译等各类著作共有一百余种。  相似文献   
119.
苏辙融合老庄和禅学,尤其是惠能及其法裔的思想,形成了他的佛家思想的特色,他的特殊兴趣是梦、药与病。  相似文献   
120.
蒋桂磊  王志银 《科技信息》2009,(19):123-123
道家创建了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系统探讨世界“始源”问题的哲学理论体系。它涵盖自然、社会和人生诸领域,融生态哲学、政治哲学、生活哲学等门类学科为一体,深刻揭示并阐明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个体身与心相统一的终极理论,体现了人类思想和智慧的高度。对这些思想资源进行审视和梳理,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