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对音乐的教育产生的巨大影响已经渗透到音乐教学的各个领域。发展数字音乐制作技术和在高师视唱练耳课程教学中引用计算机多媒体系统的教学新模式,数字化音乐环境的不断完善即为高师音乐基础课教学的改革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对视唱练耳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探讨数字音乐制作技术和多媒体系统的应用对高师视唱练耳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作用,以及对高素质音乐人才的培养的意义。  相似文献   
22.
运用二十年来从事特殊教育本科视唱练耳教学的成功经验,把对盲人视唱练耳教学采用的、与普通高等院校音乐专业不同的教学方案,从教学课时安排、教学环节、教学实践、教学内容等方面作了认真细致的研究与总结,并对视唱练耳教学的链接与相关课程的安排作出了有意义的讨论。  相似文献   
23.
视唱练耳属于是音乐教学领域中的基础教学学科之一,同时还是一个多学科交叉教学学科,其中不但包括了视唱以及练耳,同时还包括了音乐基本理论等一些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因此视听练耳教学不仅是音乐专业学生的必须课,同时也是进行音乐学习的必由之路。下面本文就对视唱练耳的教学目的以及教学方法进行分析,最后又提出了几条教学措施提高效果。  相似文献   
24.
析音教专业视唱练耳教学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唱练耳课是音乐表演、音乐教育(音乐学)专业开设的基础专业课,其技术含量高,专业知识覆盖面广,视唱练耳课是学习其他音乐技能和学科的奠基石。目前音教专业的教学模式与师范类人才培养目标并不协调,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对现阶段音教专业视唱练耳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梳理和探讨,这有助于探究有效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25.
视唱练耳课程是进入专业层次学习的必备训练手段和技术性理论课程.笔者通过多个方面的阐述,指出视唱练耳课程对音乐学习者的意义。  相似文献   
26.
数字化音乐环境的不断完善既为音乐基础课教学的改革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对视唱练耳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从事视唱练耳教学的教师来说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探讨了在数字化音乐环境中运用多媒体系统提高视唱练耳教学质量,以及对从事视唱练耳教学者的要求.  相似文献   
27.
吴蕾 《枣庄师专学报》2006,23(4):123-124
分级教学是我国高等院校视唱练耳教学改革的重大举措,它的实施有利于高校视唱练耳教学由传统模式向现代教学模式的转变,让教与学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达到主客体的统一。  相似文献   
28.
时代赋予了高等音乐教育新的模式,新的发展契机,也让教育者背负了新的技术负担。面对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教育者及受教育者终身学习成为必须!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脑进入了千家万户,于此同时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得全世界利用电脑、互联网进行工作、交流、学习研究的人数不断增长。人们更方便、快捷地利用电脑从国际互联网上查询信息、收集资料、进行知识交流。人们的生活、工作与学习的方式正在发生历史性的变化!此时,高校音乐教育必须抓住机遇,利用科技迅速调整相关课程教学模式,将伴随着计算机发展而逐步成熟的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和多媒体系统引入教学中,改进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29.
视唱练耳是音乐专业中的一门重要基础理论课,对学生的音乐基本素质和专业修养有着很大程度的影响。视唱练耳中的听觉训练是视唱练耳教学中是一项重要的内容,是学生在音乐道路上必须要学习的课程,它可以给学生带来非常全面的练习。要从音程到和弦听辨再到旋律的听觉训练循序渐进的进行,增强和声音响的想象能力。  相似文献   
30.
高师视唱练耳是一门多元化学科,不仅是基础课,也是美育课。在我国,音乐审美教育的实践和认识有着悠久历史,然而,大部分高师音乐专业视唱练耳教学却忽视了其审美教育的核心地位,片面强调技能、技巧等基本功的教学。在新形势下加强审美教育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核心地位,关键要在视唱练耳教学中树立审美意识,把视唱练耳教学和审美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