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0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43篇
化学   12篇
综合类   27篇
数学   3篇
物理学   17篇
综合类   1587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43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以大丰市沿海滩涂湿地区域为研究区,以机载高光谱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冠层高度模型(canopy height model,CHM)数据为辅助数据,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对高光谱数据进行特征规则提取,实现了湿地植被的精细分类.结果表明:3种湿地植被分类结果的总体精度为90.3%,说明数据挖掘技术在处理高维数据时不仅可以提取重要程度较高的数据,而且可以减少数据量,提高数据处理效率与分类精度;与传统的支持向量机分类法(SVM)分类结果进行对比,基于数据挖掘的湿地植被精细分类总体精度比SVM分类方法高10.8%,表明数据挖掘方法在湿地植被高光谱遥感分类问题上具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122.
平台建设的目的是对鄱阳湖湿地重点区域进行生态安全监测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解决监测方法费时费力、监测成本较高、数据更新不及时和报告发布的时间较长等问题。平台由基础设施支撑系统、实时监控监测站点、综合数据库、预警分析管理平台多个部分组成。通过本平台的建设,可以丰富鄱阳湖区域环境安全的监测数据内容,完善湿地安全动态监测网,建立鄱阳湖预警发布平台。依托鄱阳湖湿地生态数据库平台,实现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数据时空信息的集成、共享和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23.
以位于典型喀斯特地区的黔西北高原区域为研究对象,选取1995、2005、2015年3期遥感影像,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应用景观格局指数对研究区近20年来的高原湿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特征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黔西北高原地区湿地景观类型发生了较大变化,湿地景观类型总面积呈下降趋势;(2)研究区湿地景观类型中河流、水库坑塘和滩地等湿地景观类型面积减少较为严重,而水田、湖泊等湿地景观类型在受到人类活动及政策等因素的影响,面积有所增加;(3)除滩地景观类型外,其他湿地景观类型的NP和PD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增加,水田景观类型的LPI基本保持不变,其他湿地景观类型的LPI则是不同程度的增加,从平均斑块面积(AREA_MN)来看,河流景观类型变化最为严重.(4)研究区在近20年内湿地景观异质性有所增加,不同景观斑块在空间上趋于离散,1995-2015年间研究区内景观蔓延度指数(CONTAG)总体呈下降趋势,SHDI和SHEI均呈现出持续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24.
湿地生态系统是地球的一种主要生态系统,其储存碳的功能对全球碳的循环和平衡机制具有重要作用,对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具有重要影响。对于湿地碳固存的含义以及影响因素已有一定研究,但对不同湿地恢复方式对碳固存影响的研究较薄弱,而恢复湿地的固碳功能是湿地碳研究和保护的前提。基于文献调研,从湿地碳固存的含义、湿地恢复与其他自然因素对碳固存的影响、相关的研究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综述了湿地恢复对碳固存影响研究进展;并分析了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趋势,为湿地碳固存的保护与恢复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25.
采用三维荧光光谱技术和平行因子分析,对北方某潜流-表流复合人工湿地水体中溶解性有机质(DOM)的光谱特征、演变过程及其来源进行研究,以期为深入理解人工湿地的作用机理和污染物溯源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人工湿地中各阶段的出水呈现相似的三维荧光特性,均出现明显的类腐殖质尖峰和类蛋白峰,但强度有所不同。混凝沉淀对类蛋白和类腐殖质两种DOM的荧光强度均有一定的削减作用;潜流湿地出水的荧光图谱显示,微生物代谢副产物和类色氨酸等类蛋白峰强度明显降低,而类腐殖质峰强度无明显变化,这表明潜流湿地对再生水中的类蛋白物质具有明显的降解作用,而对类腐殖质物质降解效果较弱;相反,在表流湿地出水的荧光图谱中发现类蛋白峰和类腐殖质峰的强度均削弱,而且在表流湿地下游3 km处的强度达到最低。这一趋势归因于潜流湿地中滤料表面生物膜对DOM的生物降解以及表流湿地内部活跃的微生物活动和水生植物的根系对DOM的吸附作用。平行因子分析结果显示,该湿地水体DOM中包含5个荧光组分,分别为类富里酸组分C1(240, 330/430 nm)、微生物活动相关的类腐殖质组分C2(285, 330/380 nm)、类色氨酸C3(230/350 nm)、微生物代谢副产物C4(280/320 nm)和陆源类腐殖质C5(270, 380/470 nm)。采用多种荧光光谱指数对湿地中DOM的来源进行解析,荧光指数和自生源指数均表明该湿地中DOM的来源以生物代谢输入为主,而陆源输入的影响较小;腐殖化因子则表明该湿地存在弱腐殖化的特征且生物来源占主导地位。斯皮尔曼相关性分析表明5个荧光组分具有同源性,而且与水中氮元素的迁移转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6.
婺源饶河源湿地公园处在饶河源头区域,具有涵养水源,保障饶河中下游及鄱阳湖水质的生态功能。面对社会经济及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的急剧扩大,湿地被侵占的压力日益增加,存在湿地功能受损,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完整性遭破坏等一系列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拦截外源污染,高压管控,更新添置湿地监测设备,加强科研对外合作,合...  相似文献   
127.
对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基质不同层次进行采样,测定了生物膜的空间分布、脱氢酶活性、呼吸强度、间隙水总有机碳、发育时间及五氯酚的去除率等指标.结果表明,基质生物膜发育良好,可挥发性固体均值达到0.0218.从下行池整体看,生物膜生物量、呼吸强度、脱氢酶活性及有机污染物去除能力都较上行池高,下行池为污水中有机物的主要降解空间.不同层次生物膜的空间分布存在着差别,生物膜主要积累在0~10cm表层,其脱氢酶活性、呼吸强度高于其他各层次,各指标在变化趋势上存在明显的一致性.生物膜的发育时间直接影响着其对有机碳的降解能力,从10天到70天,降解率提高了5倍.其生物膜基质对五氯酚的去除率是无生物膜基质的1.5倍.  相似文献   
128.
简要分析了干旱半干旱环境背景控制下发育的湿地所具有的高生产力、生物物种多样性、水陆生态系统过渡性、生态脆弱性等基本特征;以汾河太原段湿地系统为对象,结合较有限的历史资料,调查、对比、分析了该河流湿地系统的现状;揭示了汾河太原段湿地系统退化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汾河太原段湿地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29.
协调自然保护与地区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保护与开发是不容回避的一对矛盾,要协调并妥善解决这个矛盾,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尊重科学,因地制宜,走出一条更加适合本地区自然保护与经济发展互利共惠的新路子。本文以江苏盐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