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80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65篇
化学   14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181篇
综合类   12篇
数学   44篇
物理学   69篇
综合类   7185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133篇
  2014年   252篇
  2013年   271篇
  2012年   433篇
  2011年   618篇
  2010年   733篇
  2009年   879篇
  2008年   875篇
  2007年   864篇
  2006年   456篇
  2005年   240篇
  2004年   204篇
  2003年   155篇
  2002年   130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准确地描述煤岩体压裂裂缝的形成与演化规律对煤层气井开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煤岩体压裂裂缝演化过程的微裂缝演化数目、裂缝尖端区域的径向应力与周向应力作为描述裂缝演化的特征指标,引入关联维数、最大Lyapunov指数和Ko1mogorov熵作为裂缝演化系统的混沌特征量,计算与描述煤岩体压裂裂缝的损伤演化过程.以黑龙江省某一煤岩开采区块岩体作为研究对象,计算分析煤岩体压裂裂缝的形成的混沌特征,为后续煤岩体压裂裂缝形成规律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2.
基于扩展有限元的页岩水平井多裂缝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页岩储层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簇间距优选是压裂技术的关键,建立了水力压裂流固耦合数学模型,基于扩展有限单元法模拟多条裂缝的扩展过程,研究多条裂缝同时扩展的转向规律,以及应力干扰、水平主应力差、裂缝间距等因素与裂缝转向角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应力干扰作用对裂缝宽度具有限制作用,单条裂缝张开宽度比两条裂缝的大;裂缝转角随应力差的减小而增大,随压裂时间的增加而增大.簇间距越小,应力干扰越强,转角越大,综合主缝均匀扩展、支撑剂填充以及复杂裂缝网络形成等条件,确定最优簇间距为30~40 m.多条裂缝同时扩展时,中间裂缝会受到两边裂缝的限制作用,簇间距越小,限制作用越强,裂缝发育时间越长,扩展速度越慢.  相似文献   
93.
考虑气体渗流、解吸附效应、储层压缩性和滑脱效应,建立了页岩裂缝系统产能的全耦合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求解基质和裂缝流场,计算结果与已有的研究结果吻合,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裂缝半长、条数、间距等参数对产能的影响以及解吸附效应对产能的作用.结果表明:裂缝参数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裂缝半长对产能的影响最大,裂缝条数的优化与裂缝半长有关;在生产中后期,解吸附效应可以提供相当可观的气体产量,对稳定产能有重要意义.该模型可以为页岩压裂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4.
煤层压裂裂缝三维延伸模拟及产量预测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针对煤层气井的压裂特点和产出机理,综合应用流体力学、线弹性断裂力学、传热学、计算数学和软件工程等方面的知识,提出了煤层压裂裂缝三维延伸模型和产量动态预测模型,其中裂缝三维延伸模型考虑了煤层、上下遮挡层之间的地应力和岩石力学参数变化的影响,产量动态预测模型考虑了煤层气先解吸扩散后渗流入井的产出机理。在此基础上研制了煤层气井三维压裂优化设计软件,并通过实例计算验证了其实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5.
复合材料焊接线出现裂缝的平面弹性基本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复变方法讨论了复合材料任意形状焊接线上出现若干条裂缝时的平面弹性第一和第二基本问题,把寻求复应力函数的问题分别归结为求解某种正则型奇异积分方程和正则型奇异积分方程组,并证明了其解存在且唯一。  相似文献   
96.
各向异性双重介质垂直裂缝井两相流体渗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英尔  刘慈群 《力学学报》2000,32(6):698-706
建立了各向异性双重介质中垂直裂缝井两相渗流数学模型,用有限差分法求得了其解,进行了算例分析。得到了含水饱和度沿径向、最大及最小渗透率方向的分布和水驱油前缘等饱和度面随时间的变化,分别讨论了各向异性、吸渗作用对这种介质中两相流体渗流的影响。结果表明:渗透率较在的方向,前缘推进速度较快,油井见水较早;吸渗使前缘推进速度减慢,使油井见水晚。注水开发这种油藏时,见水前注入率不能太大以充分发挥吸渗作用,存在最佳注入率。这对于水力压裂垂直裂缝井注水开发碳酸盐岩裂缝性油藏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7.
光弹贴片法研究砼在疲劳荷载作用下裂缝扩展过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研究疲劳荷载作用下砼裂缝扩展过程,本文采用光弹贴片法对尺寸为200mm×200mm×200mm的楔入劈拉试件预制裂缝稳定扩展直至失稳破坏全过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采用照相机拍摄了光弹贴片所显示的裂缝扩展全过程,得到了砼裂缝长度随疲劳次数的增加而稳定扩展的完整而直观的观测结果.根据光弹贴片所显示的彩色条纹序列,还测得了疲劳荷载作用下砼裂缝尖端附近的主剪应变差分布.试验表明,采用光弹贴片法可有效地测定疲劳荷载作用下砼裂缝扩展过程.  相似文献   
98.
针对现有的薄壁波纹管材料,从薄壁波纹管特性入手,基于测试试验、模型试验、有限元等方法进行了受力分析阐述并相互验证得出薄壁波纹管作为空心无梁楼盖内腔的可行性,并讨论了施加荷载后3个不同阶段裂缝和挠度之间的不同厚度薄壁波纹管关系,并分析出其弹性阶段强度和屈服强度供结构设计使用。在分析其不足之处的同时也对未来的研究工作做出了展望。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99.
页岩气和致密砂岩气藏微裂缝气体传输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页岩气和致密砂岩气藏发育微裂缝,其开度多在纳米级和微米级尺度且变化大,因此微裂缝气体传输机理异常复杂.本文基于滑脱流动和努森扩散模型,分别以分子之间碰撞频率和分子与壁面碰撞频率占总碰撞频率的比值作为滑脱流动和努森扩散的权重系数,耦合这两种传输机理,建立了微裂缝气体传输模型. 该模型考虑微裂缝形状和尺度对气体传输的影响. 模型可靠性用分子模拟数据验证.结果表明:(1)模型能够合理描述微裂缝中所有气体传输机理,包括连续流动,滑脱流动和过渡流动;(2)模型能够描述不同开发阶段,微裂缝中各气体传输机理对传输贡献的逐渐变化过程;(3)微裂缝形状和尺度影响气体传输,相同开度且宽度越大的微裂缝,气体传输能力越强,且在高压和微裂缝大开度的情况下表现更明显.   相似文献   
100.
针对复杂地质近井筒多裂缝起裂的难题, 结合岩体力学与损伤力学相关理论, 建立了近井筒地层流固——损伤力学模型, 采用数值求解获得了射孔壁面的应力及损伤状态, 计算表明:初始地应力最小值越小, 地层的起裂压力越低;射孔方位角越小, 起裂压力越低. 随着射孔方位角增大, 近井筒微裂缝为45° 夹角的拐折裂缝, 起裂压力增大, 基于此, 对于正断层及顺滑断层地应力类型, 取射孔方位角小于30°, 螺旋射孔夹角30°或45°, 对于逆断层地应力类型, 螺旋射孔夹角取45°, 可有效地实现多裂缝起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