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化学   17篇
综合类   3篇
数学   3篇
物理学   4篇
综合类   12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水蛭素是从医用水蛭唾液腺中分离纯化的一种多肽,分子量约为7 kD.它是天然存在的最专一有效的凝血酶抑制剂,无明显毒副作用,用量低,因此可作为抗栓药物用于治疗血栓性疾病.RGD 序列是纤维蛋白原等粘附因子上以 Arg-Gly-Asp 为核心的小肽序列,通过与活化血小板上纤维蛋白原受体 GPⅡb/ Ⅲa 结合而导致血小板聚集.因此外源 RGD 序列可通过竞争性结合该受体而阻断血小板的聚集,抑制血栓的形成.RGD 序列与水蛭素融合可获得同时具有抗凝血酶和抗血小板聚集双功能的新型抗栓剂.本文首次报道重组水蛭素 HV3与 RGD 序列融合蛋白基因克隆并在枯草芽孢杆菌中表达的结果.  相似文献   
52.
超声波频率功率和血栓消溶率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基于超声波原理,观察研究了超声波频率、功率、血栓凝龄与血栓消溶率之间的关系。实验采用3种不同频率的超声波(1MHz,27kHz,20kHz)在不同的超声功率下作用于凝龄不同的血栓。结果表明:血栓发生消溶,且功率一定时,低频超声作用于血栓,消溶率越高;高频超声作用于血栓时,消溶率却较低;当频率一定时,血栓消溶率随着超声功率增加而增大;同时发现随着血栓凝龄的增加,血栓消溶率依次降低。因此,可以肯定,超声波具有溶栓效应,这为利用超声治疗血栓类疾病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53.
为研究复杂性疾病患者在血栓前状态的共性并探讨其意义,采用流式细胞仪、ELASA法、放射免疫法、全自动血凝分析仪等技术方法,检测复杂性疾病患者血小板表面P-选择素(CD62p)的表达,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及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剂(PAI-1)、血清内皮素(ET-1)及凝血4项即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复杂性疾病组血小板表面CD62p的表达及血浆PAI-1水平明显升高(P<0.05);复杂性疾病组血浆t-PA的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肿瘤组血清ET-1水平明显升高(P<0.05)。上述指标与疾病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疾病组APTT时间明显缩短(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疾病组血浆FIB浓度明显升高(P<0.05)。其中肿瘤组血浆FIB浓度的变化比其他3个疾病组更为明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肿瘤组、糖尿病组及高血压组PT时间明显缩短(P<0.05);APTT,PT,TT进行疾病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由此得出结论:复杂性疾病患者血小板活化、凝血功能增强、纤溶功能减退,存在明显的血栓前状态。血栓前状态可能是贯穿于复杂性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共同病理生理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产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病因,提出早期预防诊断及治疗的方法。方法:对21例产后急性下肢DVT进行分析总结。结论:产生急性下肢DVT除生理性血液高凝状态及髂静脉受压外还与产妇年龄、体重以及产后活动少,剖宫产、产后感染等多种因素有关,因此,提倡产后早下床活动,降低剖宫产率,以预防DVT的发生,凝血四项检测可用于DVT的风险测定。  相似文献   
55.
为了开发一种stent涂层材料,使其具有一定的肝素缓释效果,以期对stenting技术中急性血栓形成的预防有所助益,通过对玉米醇溶蛋白-肝素微球的制备方法、微球粒径控制、体外肝素的释放动力学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玉米醇溶蛋白-肝素微球粒径可控,并具有一定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56.
57.
目的 观察葛根素对溶栓后再灌注微循环的治疗作用.方法 中国大耳白兔12只,体重2.5~3.0Kg,随机分为两组即生理盐水对照组(A组)和葛根素治疗组(B组),每组6只.电刺激法在兔右股动脉造成血栓,尿激酶(60000u·kg-1)+普通肝素(250u·kg-1)溶栓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立即分别给予生理盐水(5ml/kg)和葛根素(5ml/kg)静脉推注.通过对不同时间静脉血中TXB2和6-Keto-PGF1a含量及病理两方面观察来评价溶栓后立即给予葛根素对微循环再灌注的影响.结果 对照组和治疗组再通后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F1a(6-Keto-PGF1a)值均升高,但治疗组6-Keto-PGF1a升高更显著,而对照组TXB2升高明显;对照组观察到微血栓形成和明显组织损伤,治疗组未见微血栓形成,组织损伤减轻.结论 溶栓后立即给予葛根素可改善溶栓后微循环再灌注.  相似文献   
58.
预防性应用降纤酶致切口大出血2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例  病例1:男,80岁,因右斜疝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后第1d起应用降纤酶预防血栓形成。用法:降纤酶10U加生理盐水100mL静滴,每天一次,连续3d。术后第4d,切口出现大量渗血,急查出凝血功能,示凝血酶凝固时间(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纤维蛋白原含量(Fg)等项目明显异常并超出仪器可测定范围。再次手术探察,见皮下有大量渗血,约200mL,不凝,未见明显血管搏动性出血,重新缝合切口,加压包扎,效果仍欠佳,考虑为应用降纤酶致切口出血。予停用降纤酶,并补充纤维蛋白原,输同型血浆等…  相似文献   
59.
重组人尿激酶原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利用人血浆及其产生的血栓凝块 ,在试管中模拟纤溶酶原激活剂在体内引起血栓溶解的过程及麻醉开胸犬电刺激冠脉左旋支引起的冠脉血栓形成模型评价重组人尿激酶原的溶栓活性 ,并与尿激酶进行比较 .InVitro实验结果表明 :2 4 0IU /mL是 prouk血纤维蛋白专一的最大浓度 ,低浓度的重组prouk比天然 prouk具有更高的溶栓能力 ,这可能与其非糖基化结构有关 .当重组prouk浓度小于 1μg/mL时 ,它在血浆中几乎不降解任何纤维蛋白原 .犬静脉给予重组人尿激酶原 9× 10 4 、4 .5× 10 4 、2 .2 5× 10 4 IU·kg- 1 对冠脉血栓产生显著的溶栓效果 ,栓塞冠脉血管很快出现再通 ,残存血栓较溶剂对照分别减少了 6 9.2 %、5 7.0 %、4 3.1% ;心肌梗死范围明显缩小 ;与等剂量尿激酶溶栓作用相似 .血浆优球蛋白溶解时间明显缩短 ;溶栓不伴有明显的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 ,而尿激酶溶栓的同时 ,纤维蛋白原明显降低 .除高剂量组个别动物外 ,对伤口出血量增加出血时间无明显影响 .而等剂量的尿激酶组伤口出血量及出血时间明显延长  相似文献   
60.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溶栓后再灌注微循环的治疗作用。方法中国大耳白兔12只,体重2.5~3.0Kg,随机分为两组即生理盐水对照组(A组)和葛根素治疗组(B组),每组6只。电刺激法在兔右股动脉造成血栓,尿激酶(60000u.kg-1) 普通肝素(250u.kg-1)溶栓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立即分别给予生理盐水(5ml/kg)和葛根素(5ml/kg)静脉推注。通过对不同时间静脉血中TXB2和6-Keto-PGF1a含量及病理两方面观察来评价溶栓后立即给予葛根素对微循环再灌注的影响。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再通后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F1a(6-Keto-PGF1a)值均升高,但治疗组6-Keto-PGF1a升高更显著,而对照组TXB2升高明显;对照组观察到微血栓形成和明显组织损伤,治疗组未见微血栓形成,组织损伤减轻。结论溶栓后立即给予葛根素可改善溶栓后微循环再灌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