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80篇
化学   215篇
综合类   2篇
物理学   17篇
综合类   12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合成了一维分子梯状配合物{[Cu2(4,4'-bpy)3(p-Ab)2(H2O)2]·(NO3) 2·4H2O}n(4,4'-bpy=4,4'-联吡啶,p-Ab-=对氨基苯甲酸根离子),该配合物晶体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1.110 7(5) nm,b=1.550 4(3) nm,c=1.450 9(3) nm,β=104.81(3)°,V=2.415 5(12) nm3,Z=2.铜离子周围有3个氧原子和3个氮原子与之配位,其中2个氧原子由对氨基苯甲酸的螯合氧原子提供,另一个氧原子由配位水提供,3个氮原子分别由三个4,4'-联吡啶提供.这六个原子在铜离子周围形成一个畸变的八面体配位环境.配体对氨基苯甲酸只有一种配位形式--双齿螯合,第二配体4,4'-联吡啶的两个氮原子均参与配位,将配合物组装成一维分子梯结构.  相似文献   
12.
水热条件下,合成了三个新的配合物[Ni(en)3] (ndt) ·H2O 1, [Co(en)3] (ndt) ·H2O 2 和[Mn(en)3] (ndt) ·H2O 3。晶体结构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进行了表征。三个配合物均属于单斜晶系,Cc空间群。[M(en)3]2+阳离子、ndt阴离子和结晶水分子通过氢键自组装出相同结构的三维网。通过紫外-可见-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对这三个配合物的光吸收性能和能带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13.
The CuO-CeO2 catalyst prepared by chelating method has a superior catalytic performance for the preferential oxidation of CO in rich hydrogen, compared with the CuO-CeO2 catalyst prepared by coprecipitation method. The CO conversions over these catalysts, at 120℃and 120000 ml/(g-h) in the absence of CO2 and H2O, are 99.6% and 88.6%, respectively, and the selectivity of O2 over these catalysts is very close (i.e. 51.3% and 55.8%, respectively). The influence of certain factors such as hydrogen concentration, carbon monoxide concentration, H2O, O2/CO ratios, and space velocity on the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CuO-CeO2 catalyst prepared by chelating method is also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ddition of hydrogen and H2O has a negative effect on the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CuO-CeO2 catalyst, however, the variation of space velocity and the O2/CO ratio causes a comparatively slight influence.  相似文献   
14.
以腈纶纤维为起始原料,经乙二胺预交联后,以DMF作溶剂与硫化钠反应,合成了一种硫代酰胺功能基可达5.6mmol/g千纤维的含硫螯合功能纤维,利用红外光谱、硫含量测定等手段对这种功能纤维的结构进行了初步确定并探讨了溶剂、摩尔比以及时间、pH等对反应产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研究猪皮胶原肽-锌螯合物的制备工艺。以猪皮为原料,制备猪皮胶原肽-锌螯合物;以螯合率为指标,研究了猪皮胶原肽与锌质量比、pH、温度、时间对螯合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响应面法试验考察优化猪皮胶原肽的富锌工艺。结果显示,猪皮肽-锌螯合的最佳工艺为猪皮肽与锌质量比2:1,螯合pH 7.0,螯合温度50 ℃,螯合时间50 min,在此条件下,试验螯合率最佳,为69.27%,与模型预测值69.92%相近。该研究为新型生物肽 锌螯合物的研制、猪皮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天冬氨酸热缩聚得到的聚琥珀酰亚胺(PSI)为原料,与乙醇胺通过氨解开环反应,合成了聚天冬氨酸的接枝衍生物α,β-聚(N-2-羟乙基)-L-天冬酰胺(PHEA)。用红外光谱表征了产物的结构;用凝胶色谱测定了分子量分布。研究了PHEA用量、pH值和金属离子初始浓度等对Pb2+和Cu2+去除率的影响,在pH=5.0时,Pb2+的最大去除率为92.48%;在pH=4.5时,Cu2+的最大去除率为89.34%。Pb2+和Cu2+最大静态螯合量分别为25.64mg/g和17.68mg/g。通过XPS分析得知,PHEA与Pb2+螯合时,氮原子和氧原子参与了反应;与Cu2+螯合时,主要是氧原子参与反应。  相似文献   
17.
植物螯合肽(phytochelatins,PCs)在植物解除重金属的毒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以谷胱甘肽为底物,在植物螯肽合成酶(phytochelatin synthase,PCS)催化下合成的.作者已经克隆得到的长喙田菁(Sesba-nia rostrata)植物螯合肽合成酶SrPCS4 cDNA长为1035 bp,其ORF编码177个氨基酸,以pHANNIBAL及pART27为基础,构建了CaMV35S启动子驱动的SrPCS4基因植物表达载体pAM25,采用电击转化方法将pAM25导入根癌农杆菌EHA105,并通过改良叶盘转化方法用该菌株对烟草进行了转化,对转基因烟草进行了PCR与northern-blot检测,研究结果表明得到了表达该基因的烟草,但表达该基因的烟草不能够提高对Cd的抗性.  相似文献   
18.
以谷氨酸钠与二乙二醇双甲酸酯双酰氯制备新型螯合剂二甘醇双甲酸酯双酰谷氨酸,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质谱仪(MS)对其结构进行表征.考察谷氨酸钠与二乙二醇双甲酸酯双酰氯摩尔比、水与二氯甲烷的体积比等对反应的影响,得到较合适的反应条件为谷氨酸钠与二乙二醇双甲酸酯双酰氯的摩尔比2.1∶1、水与二氯甲烷体积比1...  相似文献   
19.
在15~85℃宽温度范围,研究了蛋白质在固定Zn2 金属螯合色谱系统中的热行为和变性热力学。实验结果表明,蛋白质在色谱过程都有一个固定的热转变温度:核糖核酸酶(RNase)、α-胰凝乳蛋白酶原A(α-Chy)的热转变温度约为55℃,细胞色素C(Cyt-C)和溶菌酶(Lys)约为65℃;,热转变温度的出现标志蛋白质构象发生变化;利用Van′tHoff作图测定了蛋白质在色谱系统热变性时的标准焓变ΔH°和标准熵变ΔS°,提出用标准熵变ΔS°和自由能变ΔG°判断蛋白质构象变化;利用ΔH°-ΔS°的线性关系估算了蛋白质热变性时的补偿温度,鉴定了蛋白质各变体在金属螯合色谱中保留机理的同一性,RNase、Cyt-C、Lys和α-Chy的补偿温度分别为55℃、65.8℃、65.2℃和54.8℃;根据蛋白质热变性时的补偿温度和构象变化熵变Δ(ΔS°)的大小,讨论了蛋白质在阳离子交换色谱和固定Zn的金属螯合色谱体系中的热稳定性。实验证明,在IDA裸柱引入Zn2 后蛋白质在色谱系统中的热稳定性减小,平均补偿温度从65.3℃降低到59.7℃,而构象变化熵变的绝对值大幅度升高。  相似文献   
20.
聚丙烯胺肟螯合纤维的合成及其对铜(Ⅱ)离子的吸附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利用预辐照接枝法合成了聚丙烯胺肟螯合纤维,研究了影响接枝率,胺肟基团含量及离子吸附的因素,该纤维对铜的离子的吸附容量达0.67mmol/g干纤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