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化学   8篇
综合类   1篇
物理学   7篇
综合类   15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1.
为了探明进口和国产苜蓿总体矿质差异,以国产和进口苜蓿为对象,采用石墨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分析干草中磷、钾和锌等17种矿质元素的含量特征,并对矿质元素含量进行了相关性、主成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苜蓿干草中矿质元素种类丰富而含量变异较大,平均含量最高的是K元素,其次是Ca>Mg>Na>P,Al元素含量显著高于其他11种微量元素。Cu、K、Mg、Al、K、Ca两两元素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Ca、Cu、Mg、K、Zn、Co和Na是苜蓿干草的主要特征矿质元素,累积方差贡献率达74.90%。进口苜蓿中K、Ca、Mg、Cu含量显著高于国产苜蓿,而国产苜蓿中Na和Co含量显著高于进口苜蓿。针对国产苜蓿营养缺乏,应在选种和肥料管理中重视增施钾肥和其他微量元素,合理利用苜蓿草产品。  相似文献   
62.
利用RT—PCR的方法克隆了蒺藜状苜蓿尿卟啉原Ⅲ甲基转移酶基因MtSUMT1,(GenBank登录号:EF520735),经核苷酸序列测定分析,发现该基因的完整阅读框共1086bp,推测其编码361个氨基酸,由核苷酸推导出的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该蛋白与UPM1(Arabidopsis thaliana)、ZmSUMT1(Zea mays)的一致性分别高达70%和63%.对其编码的蛋白序列进行了结构域和功能预测.用半定量PCR方法检测不同组织,发现该基因是普遍表达的.  相似文献   
63.
提出出了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快速无损测定苜蓿秋眠类型的新方法.应用近红外光谱漫反射技术测定苜蓿样本的光谱并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PCA),根据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选取前10个主成分建立支持向量机(SVM)分类模型,并对其参数及核函数类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试验结果表明,当c=0.339 2,g=32时,测试集的预测准确率可达98.182%,可以作为初步测定苜蓿秋眠类型的手段之一.同时,与主成分回归分析、偏最小二乘法、BP神经网络、LVQ神经网络等方法相比较的结果表明,PCA-SVM模型可以有效地解决小样本问题,且可以避免陷入局部极小.  相似文献   
64.
利用RT—PCR扩增拟南芥螯合肽合成酶(AtPCS1)基因全序列.进一步构建AtPCS1的植物表达载体pBI121-AtPCS1,转化农杆菌EHA105;然后用转化的农杆菌EHA105以叶盘法侵染苜蓿甘农一号叶片,在50mg/LKan的筛选压下,经过约80-100d的筛选,获得57棵再生苗.随机取其中9棵再生苗进行PCR检测,其中6棵为阳性.初步鉴定表明AtPCS1基因已整合到苜蓿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65.
高效的苜蓿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保定苜蓿为实验材料,从外植体的基因型、培养基的选择,激素(KT)、水解酪蛋白的浓度等方面探讨了影响保定苜蓿组织培养的因素.结果表明:下胚轴比子叶作为外植体获得的效果更好;改良的SH培养基相对于UM培养基对愈伤组织的诱导更有效;在含有0.2mg/L KT和2 g/L水解酪蛋白的UM培养基上,得到了最大的胚状体诱导率;水解酪蛋白的加入提高了胚状体的质量和成熟率.  相似文献   
66.
苜蓿叶蛋白的营养及其功能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模糊识别法和氨基酸比值系数法,以鸡蛋蛋白质为标准蛋白和以WHO/FAO氨基酸参考模式为评价标准,对苜蓿叶蛋白营养价值进行了全面评价,并对苜蓿叶蛋白的功能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苜蓿叶蛋白中粗蛋白为55.06%,蛋白质中氨基酸种类齐全,必需氨基酸(EAA)占总氨基酸量的41%,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赖氨酸,氨基酸比值系数分为81,功能特性较好,是一种值得开发利用的优质植物蛋白。  相似文献   
67.
聚乙二醇和聚乙烯醇渗调处理对苜蓿幼苗抗冷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聚乙二醇(PEG)和聚乙烯醇(PVA)渗调处理的苜蓿种子不但发芽率高于对照组,而且幼苗的抗冷害能力也得到提高。两种渗透调节剂提高了苜蓿幼苗子叶的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物歧化酶(SOD)的活性,降低了丙二醛(MDA)的积累水平和电解质渗漏的程度,说明聚乙二醇和聚乙烯醇渗调处理不但可以缓解低温吸胀对种子的伤害,而且还提高了幼苗抗冷害能力。  相似文献   
68.
从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 litura mukieapsid nucleopolyhedrovirus,Splt MNPV)日本株(C3)基因组中克隆了p10基因.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该克隆片断涵盖了318bp的读码框及5’端启动子区191bp和3’端终止区62bp的序列.在起始密码子ATG上游-63~-59bp处有一杆状病毒晚期和晚晚期启动子基序TAAG.联配分析表明,Splt MNPV日本株(C3)的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与其它9种核多角体病毒的同源性有较大差异.以p10基因为基础绘制的杆状病毒分子进化树将家蚕核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nuchopolyhedrovirus,BmNPV)与苜蓿丫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Autographa californica multicapcid nucleopolyhedrovirus,AcMNPV)归到同一分枝,这与以gp37基因和egt基因为基础绘制的杆状病毒分子进化树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69.
苜蓿干燥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红外水分分析仪研究了干燥温度在80-230℃范围内紫花苜蓿的干燥过程,分析了不同干燥因素对其茎、叶和茎叶相连情况的干燥速率的影响以及干燥前后茎、叶的收缩率。在自制的压扁实验台上进行了苜蓿茎的压扁实验,对不同压扁度茎的水分损失和干燥特性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苜蓿茎、叶以及茎叶相连部分具有不同的干燥特性。干燥温度是影响苜蓿茎、叶干燥速率的重要因素。苜蓿叶的干燥速率是茎的4—5倍。干燥温度每升高10℃,苜蓿叶的干燥速率增加40%-61%,苜蓿茎的干燥速率增加31%-72%。干燥温度对苜蓿叶的干燥速率的影响大于对苜蓿茎干燥速率的影响;干燥温度对直径较大的苜蓿茎和压扁度较小的苜蓿耋的干燥速率影响较大。苜蓿茎的直径每增大1毫米干燥速率减小23%-27%。当苜蓿茎的长度小于100毫米时,越短的茎的干燥速度越快。干燥过程中叶短轴的收缩率最大。干燥温度100℃和80℃时,压扁度为1.5苜蓿茎的干燥速率与叶的干燥速率接近干燥温度100℃时,长度50毫米的茎与六片叶子相连时干燥速率和叶的干燥速率很接近,这对于减少干燥过程中叶的脱落和营养损失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还给出了压扁度的定义以及牧草压扁压强与压扁度之间的对应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70.
陈仰国 《甘肃科技》2008,24(8):146-149
对3个主抗霜霉病的苜蓿新品系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定西安定区进行了生物学性状及植物学性状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3个苜蓿新品系对定西地区的气候和土壤都具有较强的适应性,霜霉病的发病率为0,白粉病发病率仅为7.55%,分别比陇中苜蓿和阿尔刚金苜蓿低72%和84%。2号、3号和4号品系(第二年)的鲜草产量分别达56.73 t/hm2嫡6、3.8 t/hm2嫡和58.6 t/hm2嫡,3个品系的平均产草量较陇中苜蓿和阿尔冈金产草量分别提高30.5%(P<0.01)和17.5%(P<0.05)。抗病苜蓿将成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适宜推广种植的几个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