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物理学   4篇
综合类   4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Protein profiles of leaves in four maize inbred lines with different disease resistance to pathogen Curvularia lunata(Wakker)Boed were studied by 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2-DE)and mass spectrometry.Proteins were extracted from the forth leaf of maize seedlings 24 h after fungal inoculation,and fractionated by polyethylene glycol to precipitate the most abundant leaf protein,Rubisco,before gel separation.Protein profiles from 2-DE showed that total numbers of protein spots were increased in all four inbred lines inoculated with C.lunata CX-3 strain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The numbers of changed protein spots in abundance were higher in resistant inbred lines than in susceptible ones,which implied that resistant inbred lines were more sensitive than susceptible ones to pathogen infection.Among proteins identified by MALDI-TOF MS,germin-like protein GLP and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eIF-5A were supposed to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maize resistance against C.lunata infection.  相似文献   
22.
【目的】报道柳树痂囊腔菌(Elsinoë murrayae)的全基因组序列,与甜橙痂囊腔菌杨树致病型的基因组进行比较分析,为阐述柳树痂囊腔菌的致病和适应性机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Illumina HiSeq 2500 测序仪对柳树痂囊腔菌的全基因组序列进行测序,预测蛋白编码基因,筛选与致病相关的碳水化合物活性酶基因、小分泌蛋白基因和次生代谢产物基因簇。根据痂囊腔属真菌基因的直系同源关系,筛选柳树痂囊腔菌和甜橙痂囊腔菌杨树致病型之间共有特异性的基因和二者之间差异基因,并进行GO富集分析。鉴定柳树痂囊腔菌的交配类型位点,使用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检测分离株的交配类型。【结果】组装获得了1个20.7 Mb基因组,完整度99%;预测出8 256个蛋白编码基因,其中包括486个碳水化合物活性酶基因,193个小分泌蛋白基因和16个次生代谢产物基因簇 (GenBank登录号:NKHZ00000000)。系统进化和共线性分析显示柳树痂囊腔菌和甜橙痂囊腔菌杨树致病型亲缘关系最近,两者之间具有12个在其他痂囊腔菌中没有的共有特异性基因。两个真菌的比较基因组分析,筛选出752和1 746个差异基因,主要参与碳水化合物代谢和毒素代谢的生物学过程。已有分离株的交配类型均为MAT1-2。【结论】获得柳树病原真菌-柳树痂囊腔菌的基因组,筛选出痂囊腔菌中负责寄主适应性的候选基因,分析了柳树痂囊腔菌交配系统,这可为柳树病害防治和柳树-病原真菌相互作用研究提供关键信息。  相似文献   
23.
金叶女贞似尾孢叶斑病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叶女贞在6-7月和9-10月间大量落叶,研究结果表明系叶片上发生叶斑病所致,其中一种为假尾孢菌。该菌的分生孢子宽为7.1-9.6μm,明显不同于已报道过的发生在木犀科中7种假尾孢菌,在发病初期连续3次喷施多菌灵、甲基托布津,可有效地控制叶斑病发生为害。  相似文献   
24.
为了明确玉米弯孢叶斑病菌的侵入机理,对农杆菌介导法(ATMT)转化弯孢叶斑病菌的条件进行了探究。以农杆菌AGL-1为侵染菌系、pCAMDGFP作为转化载体。结果表明,玉米弯孢叶斑病菌的ATMT最佳转化条件为:分生孢子萌发12 h后,与农杆菌在25℃黑暗条件下共培养48 h,共培养介质为微孔滤膜。转化效率可达到100~1...  相似文献   
25.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径向基网络的水稻胡麻斑病严重度估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植被病害严重度的精确预测是采取植保措施的关键,同时对减少农药使用量也具有积极意义。该研究首先对叶片光谱反射数据进行重采样和求一阶、二阶微分,再用主成分分析PCA技术对上述变换光谱进行分析,最后结合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N对水稻胡麻叶斑病严重度进行预测。将全部的光谱数据和病害严重度分为两组,75%用于网络训练,25%用作网络性能测试。文中对预测结果准确性有重要影响的径向基函数扩展速率和不同的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讨论,研究发现,一阶微分光谱经PCA压缩后,获得主分量光谱,输入RBN,病害严重度的预测均方根误差仅有7.73%。表明:主成分分析和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PCA-RBFN)相结合,可以对水稻胡麻斑病严重度进行快速、精确的估算。  相似文献   
26.
27.
28.
库尔勒香梨病毒病多重RT-PCR检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立PVYV和ACLSVRT-PCR优化体系的基础上,主要研究了多重PCR中2套引物的浓度和退火温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多重PCR体系中引物Tm值越高、长度越长浓度就需越高;如果Tm值相差不大,退火温度的确定要以Tm值高的引物为准。应用该体系可以节约成本、缩短时间。  相似文献   
29.
作者用电子显微镜法、X 射线衍射法、密度法和光学双折射法等,研究了山西胡麻和东北亚麻的组织形态结构、大分子聚集态结构和结晶结构,并进行了纤维物理机械性能的测试。分析结果证明两种纤维的组织形态结构略有差异。单纤维根、中、梢不同部位的平均支数,胡麻为3.28dtex(3046支),亚麻为3.29dtex(3042支)。胡麻纤维的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和模量分别为61.08 cN/tex(6.92g/d)、3.62%和1835.63 cN/tex(207.98 g/d)。该值与亚麻纤维的对比测试值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30.
大连市银杏叶斑病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杏(Ginkgo biloba L.)是常见的城市园林观赏绿化树种,并具有极高的材用、食用和药用价值.近年来,大连市银杏树发生了一种不明病因且较为严重的叶斑病,查明病因、为病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迫在眉睫.从病害发生严重区域采集叶斑病病叶样本,采用感病叶片单斑分离法,对分离菌株进行致病性测定、形态学鉴定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等,对大连市银杏树发生的叶斑病进行了病原菌鉴定.结果表明,大连银杏叶斑病致病菌有2种,分别为链格孢属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ma)和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迄今为止,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ma)侵染银杏导致其发生叶斑病鲜有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