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41篇
  免费   549篇
  国内免费   1861篇
化学   2572篇
晶体学   14篇
力学   99篇
综合类   126篇
数学   465篇
物理学   841篇
综合类   5534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43篇
  2022年   182篇
  2021年   230篇
  2020年   143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114篇
  2016年   140篇
  2015年   214篇
  2014年   453篇
  2013年   306篇
  2012年   391篇
  2011年   428篇
  2010年   437篇
  2009年   444篇
  2008年   554篇
  2007年   482篇
  2006年   426篇
  2005年   406篇
  2004年   362篇
  2003年   370篇
  2002年   325篇
  2001年   348篇
  2000年   269篇
  1999年   246篇
  1998年   286篇
  1997年   259篇
  1996年   232篇
  1995年   226篇
  1994年   207篇
  1993年   142篇
  1992年   171篇
  1991年   133篇
  1990年   97篇
  1989年   96篇
  1988年   64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71.
金鑫  王晓英 《化学学报》2019,77(4):340-350
口腔癌系头颈部癌,癌组织均位于口腔内,其非侵入性早期诊断是减少该病死亡的有效手段.唾液系口腔癌变相关物质首先释放进入的体液,取材方便,安全无创,是口腔癌普查筛选、早期诊断的首选指标.本文对唾液肿瘤生物标志物的种类、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检测方法进行概述,重点阐述新型电化学生物传感方法在口腔癌相关唾液肿瘤生物标志物检测方面的相关应用及其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口腔癌相关唾液肿瘤生物标志物电化学传感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展望,拟为其深入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2.
研究了水溶性钌-膦配合物催化肉桂醛选择加氢反应中,相转移剂和表面活性剂对反应转化率和选择性的影响,考察了表面活性剂CTAB(十六烷基三甲溴化铵)浓度以及影响两相界面性质的因素—水相和有机相体积比、有机溶剂的改变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转移剂可以促进反应进行,其中以季铵盐相转移剂最好;表面活性剂能够显著地加快反应,其中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效果最佳,且分子中含有长链烷基者(如CTAB)效果更好,非离子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效果较差;对于CTAB,其浓度的增加导致反应速度的明显加快,但CTAB浓度达到1.65×10-2mol/L之后,反应体系乳化严重,反应完成后,两相分离变得困难.而增加水相体积和加入适当的有机溶剂,有利于转化率和选择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3.
在催化量吐温-80和氯化亚酮存在下,十一种酚与1,2-二氯乙烷选择性单烷氧基化生成对应的醚,产率57%~90%。  相似文献   
174.
固-液相转移催化1,2,4-三唑N-烷基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相转移催化条件下的1,2,4-三唑烷基化反应。评价了几种相转移催化剂,结果表明PEG是合适的固-液相转移催化剂。在相转移催化剂作用下,用不同的烷基化剂制备了一系列N-1取代的1,2,4-三唑,并对实验的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5.
一种N-酰肌氨酸在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表面的吸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表面活性剂固液界面吸附理论和表面改性颗粒亲水疏水特性及红外光谱分析,提出了不同四条件和表面活性剂用量下不同的吸附模型。  相似文献   
176.
贾志胜 《大学化学》1997,12(2):24-27
有机取代反应的电子转移机理贾志胜(兰州大学化学系甘肃730000)在有机化学中,取代反应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其反应机理的研究已公认相当成熟。最新的研究对该类反应机理有了新的认识。自70年代末,对取代反应机理的研究,特别是对芳香取代反应、卤代烷的取代...  相似文献   
177.
相转移催化元素硫的歧化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工作将相转移催化(PTC)应用于元素硫歧化反应,大大降低了反应温度,提高了反应速度。该反应被证实与熔态硫在水溶液中的歧化相同,即4S+6OH~-=2S~(2-)+S_2O_3~(2-)+3H_2O。比较了四乙基铵、四丁基铵、十六烷基三甲基铵和三辛基甲基铵四种相转移催化剂及四氯乙烯、二甲苯和四氯乙烷三种溶剂的影响。讨论了本体系相转移催化的证据。为改进以元素硫歧化反应为基础的提取冶金过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8.
水溶性金属卟啉肿瘤靶向磁共振成像造影剂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显微荧光-阿达玛变换三维图像分析研究了Cu-TSPP,Mn-TSPP,Cu-TMAP,Mn-TMAP4种水溶性金属卟啉人细胞间质进入肿瘤细胞内的富集过程,对金属卟啉的自旋-晶格驰豫性能(R1)的天空结果表明,Mn(Ⅱ)卟啉配合物的R1、值结Gd-DTPA提高1.5-2倍。  相似文献   
179.
郭荣  魏逊  刘天晴 《中国化学》2005,23(4):393-399
In the system of SDS/n-C5H11OH/n-C7H16/H2O with the weight ratio of SDS/n-C5H11OH/H2O system at5.0/47.5/47.5, the upper phase of the system was W/O microemulsion, and the lower phase was the bicontinuous microemulsion. When the n-heptane content was less than 1%,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n-heptane content, the capacitance (Co, Cod) in the upper phase (W/O) dropped, the capacitance (CB1, CBld) in the lower phase (BI) raised. At the same time, the W/O-BI inteffacial potential (ΔE), capacitance (Ci), and charge-transfer current (ict) decreased.After the n-heptane content reached 1%,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n-heptane content, ΔE, Ci and ict demonstrated no significant change.  相似文献   
180.
A fluorescent aminoacid was designed for selective and sensitive detection of Cu(II) in aqueous solution. The designing of this Cu(II) fluorescent chemosensing molecule, N ± (1‐naphthyl). aminoacetic acid (NAA), was based on the binding of Cu(II) to aminoacetic acid and the novel charge transfer photophysics of 1‐aminonaphthalenes. The fluorescence of NAA was found quenched by Cu (II) and several other metal ions of similar electronic structure such as Co(II), Ni(II) and Zn(II). The quenching was shown to occur via electron transfer within the metal‐NAA complex, which required an optimal combination of high binding affinity and favorable redox properties of the components in the metal‐NAA complex and hence afforded selective fluorometric detection of Cu(II). The calibration graph obeyed Stern‐Volmer theory and was shown for Cu(II) over the range of 0–2.75 ± 10–4 mol/L. The quenching constant of Cu(II) was measured as 8.0 ± 103 mol/L that was two orders of magnitude higher than those of Co(II), Ni(II) and Zn(II). The 3SD limit of detection for Cu(II) was 8.00 ± 10?6 mol/L with a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of 1.65%. Linear range for quantitative detection of Cu(II) was 2.67 ± 10?5‐2.75 ± 10?4 mol/L. The method was applied to synthetic sample measurements which gave recoveries of 105%‐1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