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7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450篇
化学   740篇
晶体学   5篇
综合类   11篇
物理学   63篇
综合类   38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掺杂聚苯胺溶致液晶相的产生和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苯胺(PAN)具有共轭结构,从理论上满足形成液晶相的基本条件[1,2].但由于聚苯胺难溶、难熔,长期以来对于聚苯胺溶液(尤其是浓溶液)或熔体的研究甚少.近年来,人们采用具有“增塑作用”的大分子功能质子酸对聚苯胺进行掺杂,获得可溶于多种有机溶剂中的掺杂态聚苯胺[3~5].然而,聚苯胺溶液的结构与性能的特点及能否产生溶致液晶相等问题目前尚未见报道.为此,我们研究了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掺杂聚苯胺在有机溶剂中形成液晶相的条件,探讨了不同掺杂方法对PAN-DBSA的溶解性及形成液晶棺的影响;采用差式扫描量热分…  相似文献   
22.
聚苯胺导电复合物二次掺杂的基材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十二烷基苯磺酸掺杂的聚苯胺与氯磺化聚乙烯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形成的复合物的二次掺杂进行了研究。二次掺杂的复合膜经反掺杂后的UV-Vis吸收光谱在580 ̄800nm处呈现宽的吸收,证实了二次掺杂后PAn主链的展开,同时表明PAn在CSPE中的展开较在SBS中更充分,ESR动态测试表明二次掺杂诱导主链的载流子间相互作用有2种方式;PAn/CSPE中的单极化子转变为双极化子;PAn/S  相似文献   
23.
本征导电聚合物涂层及界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我们实验研究结果及国外最近的研究进展,对在绝缘基质的表面本征导电聚合物涂层的形成、结构和性能作了扼要的分析,指出了化学反应法中通过单体向整体聚合物表层扩散聚合形成的导电膜、界面的偶联作用和电荷转移作用等几种新近证实的原理,在加速导电聚合物涂层的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4.
25.
利用紫外可见光谱研究了聚苯胺在水基胶体分散液中掺杂与脱掺杂过程,证实了PAn的掺杂与脱掺杂是完全可逆的过程。当pH=3.5时,开始脱掺杂,当pH=6.0时,掊掺杂已基本结束。PAn颗粒的大小也对紫外光谱有影响。当聚苯胺颗粒尺寸达到纳米量级时,复合膜光谱吸收峰明显半移,表现出表面效应和量子尺寸效应。  相似文献   
26.
聚苯胺尿酸酶电极研究了茶碱对固定酶的影响,结果表明,茶碱对固定尿酶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这种抑制作用是可逆的,在茶碱的存在下,PH对酶电极的响应电流影响与无茶碱存在时不同;在0.2-0.5V之间,酶电极的响应电流随电位加而迅速升高,当电位进一步升高时,其变化速度减慢,茶碱使尿酶酶催化反应的活化能从无抑制剂存在的时的29.9kJ.mol^-1提高到47.8kJ.mol^-1,即抑制剂改变了尿酸催化  相似文献   
27.
蔡沛祥  张润建 《分析化学》1997,25(11):1250-1254
由电聚合法用聚苯胺修饰碳纤维电极作为PH敏感电极。 把K3Fe(CN)6/K4Fe(CN)6体系填入医用注射针头内成为参比电极。把经聚苯胺修饰的碳纤维电极安置入该针型参比电极内构成复合针型微PH传感器。该传感器成功地应用于在体PH测定以及水果内微区PH测定。  相似文献   
28.
29.
溶剂对固相反应法制备H7PW12O42掺杂聚苯胺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固相反应法,分别以微量的水和乙腈作为溶剂,制备了磷钨酸(H7PW12O42)掺杂聚苯胺,并以红外光谱(FTIR),电子扫描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循环伏安(cyclic voltamogram)等测试方法对聚苯胺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固相反应法合成的聚苯胺分子链排列有序,晶化率较好,并且表现出有较好的电化学稳定性。而以微量的乙腈作为溶剂通过固相反应法得到的磷钨酸掺杂聚苯胺在颗粒形貌、结晶性、导电率等方面均优于相同条件微量的水作为溶剂时的掺杂聚苯胺。  相似文献   
30.
本文首次提出采用升华物质为模板,制备聚苯胺包覆的中空硫电极材料. 首先通过Na2S2O3和稀HCl反应,在具有升华特性的ADD(2,4,6-三异丙基-1,3,5-三氧杂环己烷)微粒表面沉积一层S,然后在S的表面再沉积聚苯胺包覆层. 在经60 oC干燥12小时后,其中的ADD自然挥发,得到聚苯胺壳体包覆的中空硫复合物. SEM、TEM和TG分析表明,制得的聚苯胺包覆中空硫的粒径约为2 μm,硫含量为61.1%. 在500 mA·g-1充放电电流下,首次放电比容量为776.2 mAh·g-1,库仑效率为95.9%. 100次充放电循环后,放电比容量为524.7 mAh·g-1. 由于聚苯胺包覆物的聚苯胺膜具有抑制聚硫锂向外的扩散作用,以及包覆物中的空间对放电时S的膨胀具有缓冲作用,聚苯胺包覆中空硫粉末的放电比容量和充放电稳定性均明显高于未包覆聚苯胺的中空硫和化学制备的硫. 这种制备导电聚合物包覆中空硫的新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有进一步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