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7篇
化学   89篇
综合类   5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32篇
综合类   47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1篇
  192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01.
为通过接菌发酵提高普洱茶的品质,将从普洱茶中分离鉴定到的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L1接种于灭菌和未灭菌的晒青茶中,分别进行纯菌发酵与强化发酵。结果表明:纯菌发酵后茶叶中茶多酚质量分数和5种儿茶素[儿茶素(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儿茶素没食子酸酯(CG)、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CG)]质量比较自然发酵显著降低(P<0.05),茶褐素质量分数显著增加(P<0.05)。与自然发酵相比,强化发酵中茶褐素[(6.75±0.13)%]、茶红素[(1.04±0.09)%]和可溶性糖[(5.76±0.10)%]质量分数显著升高 (P<0.05);而CG[(0.39±0.03)mg/g]、表儿茶素[(0.86±0.05)mg/g]、GCG[(0.20±0.03)mg/g]、 C[(2.28±0.14)mg/g]、表没食子儿茶素[(1.69±0.11)mg/g]、EGCG[(0.33±0.02)mg/g]6种儿茶素质量比显著降低(P<0.05)。强化发酵茶汤甜味(3.33±0.78)和厚重感(6.11±0.71)感官评分增加,苦味(1.33±0.50)、涩味(0.67±0.50)和酸味(0.33±0.44)分数降低。色差仪检测发现,强化发酵茶汤的a*值(25.70±0.68)、b*值(77.06±1.07)增加,L*值(71.58±0.83)降低。细菌16S rRNA和真菌ITS序列的扩增子测序发现,地衣芽孢杆菌L1在整个过程中并未一直是优势细菌(发酵中后期仅为0.2%~0.5%),但改变了微生物群落结构,表现在短杆菌(Brevibacterium)、食腺嘌呤芽生葡萄孢酵母(Blastobotrys adeninivorans)和Rogersella griseliniae的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而无色杆菌(Achromobacter)、伯克氏菌(Burkholderia)、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欧文氏菌足杆菌(Erwinia)、埃希氏菌(Escherichia)、克雷白氏菌(Klebsiella)和微小根毛霉(Rhizomucor pusillus)7种微生物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因此,接种地衣芽孢杆菌L1发酵普洱茶,可能通过与其他微生物的协同作用改变茶叶中的特征成分,从而提高普洱茶的感官品质。  收稿日期:2021-08-0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760225;32160728);云南省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专项(YNWR-QNBJ-2018-366);云南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202104BI090008)。 第一作者:刘琨毅,男,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传统发酵食品方面的研究。 *通信作者:赵 明,男,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茶叶生物化学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602.
基于Boschma提出的邻近性理论,以陕西泾阳茯茶产业为例,结合实地调研数据,利用ArcGIS空间分析法、IBM SPSS22.0描述性统计分析法、社会网络分析法并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究陕西泾阳茯茶产业集群的邻近性特征及邻近性对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社会邻近性对陕西泾阳茯茶产业集群创新的影响最为显著,其对促进集群内创新氛围形成、提高新知识及新技术在产业集群内部的扩散流通起着明显的正向影响作用;认知和制度邻近性对陕西泾阳茯茶产业集群的创新有一定正向影响,其影响效果高于地理邻近性,但弱于社会邻近性;而地理邻近性对陕西泾阳茯茶产业集群创新的影响不显著,过度的地理邻近还会导致企业出现一定程度的“路径锁定”,对产业集群创新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03.
茶藨子叶状层菌(Phylloporia ribis)是一种寄生于5年以上金银花活体根茎韧皮部的药食两用真菌,具有抗炎、抗病毒等作用。采用4种液体培养基对茶藨子叶状层菌进行人工培养,并探究不同培养基对生物量、三萜、多糖及腺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茶藨子叶状层菌在马铃薯液体培养基和忍冬马铃薯液体培养基中多糖含量较高,分别为2.910 mg/g和2.708 mg/g,在忍冬麦麸培养基中生物量为3.280 mg/g、三萜为6.426 mg/g、腺苷为3.182 mg/g,含量均高于其他三种培养基。本研究为大规模人工培养茶藨子叶状层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04.
对8个威宁短柱油茶林地的土壤理化性质、果实产量和种仁含油率进行了测定,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探讨了林地土壤肥力对油茶产量和种仁含油率的影响,为威宁短柱油茶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依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养分标准”,威宁短柱油茶林地土壤有机质和氮平均含量极高,全磷、全钾、速效钾平均含量中等,碱解氮平均含量低,而土壤有效磷平均含量极低。8个样地中土壤肥力Ⅱ(良)样地1个,土壤肥力Ⅲ(一般)样地1个,土壤肥力Ⅳ(差)样地2个,土壤肥力V(极差)样地4个。土壤肥力指标与油茶产量灰关联度为0.592~0.801,与种仁含油率灰关联度为0.505~0.722;其中有机质、全氮、有效磷、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对油茶产量影响较大,速效钾对种仁含油率影响较大。可见,威宁短柱油茶林地土壤肥力普遍较低,土壤肥力严重影响了油茶产量,但对种仁含油率影响较小,应根据油茶林地本底营养和需肥特性来制定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案才有助于油茶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