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1篇
  免费   174篇
  国内免费   318篇
化学   966篇
晶体学   9篇
力学   9篇
综合类   63篇
数学   22篇
物理学   416篇
综合类   1988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72篇
  2013年   143篇
  2012年   181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148篇
  2009年   176篇
  2008年   192篇
  2007年   194篇
  2006年   182篇
  2005年   151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172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115篇
  2000年   116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81.
利用液体法培养红曲霉生产脂肪酶过程中,培养基中的碳源浓度为6%~8%,氮源浓度为4%左右,发酵温度35℃,pH4.5,发酵时间控制在42~48h之间,脂肪酶活力可达到350μ/ml。  相似文献   
82.
检测121例各型肝炎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以及大部分患者的体液免疫功能指标,并探讨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1)各型肝炎患者及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RBCC3bRR均明显低于正常人。急性肝炎急性期和中-重度慢性肝炎患者RBC-ICR均明显高于正常人。中-重度慢性肝炎患者RBCC3bRR明显低于轻度患者,前者RBC-ICR明显高于后者;急性肝炎恢复期患者RBCC3bRR明显高于急性期患者,前者的RBC-ICR却明显低于后者;(2)急性和慢性肝炎患者血清CIC水平均明显升高,急性肝炎恢复期患者血清CIC水平较急性期降低。慢性肝炎患者血清IgM、IgG、IgA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中-重度慢性肝炎患者血清C3、C4水平均明显下降;(3)急性肝炎急性期和恢复期患者RBCC3bRR与血清CIC水平均呈负相关,而他们的RBC-ICR与之呈正相关。中-重度慢性肝炎患者RBCC3bRR与血清CIC水平呈负相关,与血清C3、C4水平呈正相关。相反,其RBC-ICR与血清CIC水平呈正相关,与C3、C4水平呈负相关。故临床上动态观察肝炎患者的红细胞免疫功能变化,有助于评估病情转归和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83.
利用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和电镜技术观察红螯螯虾感光器中Gq蛋白α亚基的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Gqα以膜结合形式定位于感杆束和以可溶性形式定位于细胞质中,Gqα定位的变化依赖于不同的光照条件.在暗适应后,Gqα主要分布于感杆束,细胞质中很少,感杆束与细胞质中胶体金颗粒的密度比为1.44±0.074;在(日)光适应后,密度比减少为0.61±0.021;在不同波长的光照处理后,Gqα定位有差异,感杆束与细胞质中胶体金颗粒的密度比由高至低,依次为绿光(1.64±0.046)、红光(1.28±0.036)、蓝光(1.16±0.111)和黄光(0.96±0.099).光调节的Gqα转位可能控制了能被视紫红质激活的Gq蛋白的数量.研究表明光波可影响感光细胞中膜结合和可溶性Gqα的比例,而这一结果可能是由被光激活的视紫红质的数量来控制的.  相似文献   
84.
比较多种细胞破碎方法、不同硫酸铵浓度对龙须菜藻红蛋白的提取、分离效果,探讨不同光照、温度、pH等处理条件对藻红蛋白粗提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组织捣碎破壁细胞,50%饱和度硫酸铵沉淀藻红蛋白提取效果较好;温度、光照和不适宜pH均会导致藻红蛋白粗提物清除.OH自由基能力降低甚至起促氧化作用.因此对龙须菜原料的保存、加工及藻红蛋白的提取分离等必须在低温、避光、中性环境下进行,以保证藻红蛋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5.
在不损伤细胞条件下,采用分光光度法探求了产氢红杆菌(Rhod obacter sp.)R 7菌株光合色素合成规律,研究了供氢体、氮源和生长因子对R 7菌株细胞生长、类胡萝卜素表达和合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合色素的合成具有时序性,R 7菌株首先合成可吸收近红外光的细菌叶绿素,而370 nm和590 nm组分的细菌叶绿素的合成则晚于类胡萝卜素,426 nm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引起捕光色素复合体和光反应中心复合体比率的改变.与乙酸钠相比,苹果酸钠只在生长初期对细胞生长有促进作用,但最终细胞生物量无明显差异.在乙酸钠体系中,分别用酵母提取物和谷氨酸钠替代生物素和硫酸铵后可使细胞生物量提高37.9%和20.4%.乙酸钠供氢体可诱导细胞进行球形烯和球状菌素类胡萝卜素代谢,苹果酸钠和谷氨酸钠有利于426 nm类胡萝卜素组分的产生,但不利于450 nm类胡萝卜素组分的积累,苹果酸钠还可诱导产生556 nm类胡萝卜素新组分.酵母提取物可显著提高类胡萝卜素产量,并改变了类胡萝卜素合成途径.  相似文献   
86.
光电催化协同降解曙红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了光催化法、电解氧化法和光电催化法对模型污染物———曙红的降解效果,对光电催化法降解曙红进行了重点研究,考查了pH、电流密度和曙红浓度对降解效果的影响,并对在不同pH下光电催化降解曙红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光电催化法对曙红的降解率高于电解氧化法和光催化法,电解和光催化之间存在着协同效应;光电催化法对曙红的降解率随pH的升高而下降;在较低的电流密度范围内(低于10.0 mA/cm2)增大电流密度可明显增强曙红降解效果,而过大的电流密度则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曙红降解率随曙红初始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而降解浓度则随曙红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反应的初始阶段曙红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溶液在pH为4.0、7.0、11.0时,速率常数分别为k=8.335×10-2m in-1、1.69×10-2m in-1、1.0×10-2m in-1.  相似文献   
87.
通过野外调查、室内病菌的分离和室内外接种及田间化学药剂的防治试验,研究杨树红心病形成原因。结果表明,杨树红心病的产生是以杨树生理现象为主导,多种细菌、真菌共同作用引起的结果。只要杨树枝干上存在损伤,即可引起心材变色,在伤口上接种相关真菌、细菌则可使变色加重。此外,化学杀菌剂林间防治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88.
牦牛血清中分离纯化的转铁蛋白对人红细胞膜的抗氧化具有保护作用 .方法 :采用黄嘌呤 /黄嘌呤氧化酶、Fe2 + /H2 O2 两个体系产生的O·2 -、OH·对红细胞膜造成氧化损伤 ,通过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酶活性的测定研究牦牛转铁蛋白在抗氧化方面的作用与机制 .结果 :O·2 -和OH·可以造成红细胞膜丙二醛量的显著增加 ,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酶活性的下降 .当适量不同浓度牦牛血清转铁蛋白在黄嘌呤 /黄嘌呤氧化酶、Fe2 + /H2 O2 两个体系前处理可以抑制丙二醛的产生 ,保护红细胞膜免受丙二醛的氧化损伤并且使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酶活性升高 .提示 ,牦牛血清转铁蛋白对O·2 -和OH·自由基引起的氧化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9.
分析了反应混合物的室温陈化时间以及水热反应时间对酸处理红辉沸石制备X型沸石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混合物适当的室温陈化时间是制备纯X型沸石的关键;水热反应6 h是X型沸石的最佳制备时间;以酸处理红辉沸石为主要原料,采用水热反应晶化合成工艺,可制备出晶形完整、粒度2~3 μm且分布均匀的X型沸石粉体.图6,表2,参10.  相似文献   
90.
研究了二苯并吡喃类染料吡口罗红Y(PY)与核酸作用的共振光散射光谱,在pH11.5~12.0Tris-NaOH缓冲溶液中,1.75×10-5mol/L的PY溶液加入核酸后,体系的共振光散射增强,在364.0nm处,存在一共振光散射增强峰,其增强强度(△IRLS=I-I0)与核酸浓度呈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纳克级核酸的简便灵敏的方法.对于fsDNA,方法的线性范围为27.0~625ng/mL,检出限为8.1ng/mL;对于ctD NA,方法的线性范围为39.0~500ng/mL,检出限为11.7ng/mL;对于yRNA,方法的线性范围为59.0~375ng/mL,检出限为17.7ng/mL.建立的方法已用于六种合成样品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